神话时代的不周山神战 从两虎相争到三足鼎立
在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之后的几百年,黄帝所统领的华夏部落进入了很长一段时期的休整期,诚然,这对于连续经历了两场战争的先民们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修养机会。然而,这也给黄帝部族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试想一下,在那个还没有进入信使时代的原始社会,部族间松散的联盟,加上部族间的不时迁徙,依靠着祖辈间口耳相传来传递信息的先民们,在那个宽松的环境中,曾经对黄帝部族的认同感必然变得越来越小,而这个认同感跌落到一个临界点之后,那些日益独立的部族产生“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经过了几百年的休整后,黄帝的曾孙颛顼登上了政治舞台,在他统治的南部,有两个日益强盛的部族,逐渐走进了历史的舞台,颛顼与他们之间,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而这场战争,就是继板泉之战和涿鹿之战之后,上古神话时代的历史上第三次大战,特别说明一下,所谓的神话时代,以帝尧为分界线,神话时代的主线故事往往以创世、造人、妖神鬼怪的纷争为主,所以,古籍中对不周山之战的描述有着很大程度上的神话色彩。
首先,讲述不周山之战,我们要先了解两个部族:祝融氏和共工氏。严格意义上来说,祝融氏、共工氏和颛顼,共同导演并策划了不周山之战。
先说祝融氏,之前我们提到过,上古时代的耕种,需要依靠一颗名为“大火”的星星,每个春分前的黄昏,“大火”都会在东方升起,提醒先民们春耕时刻的来临。后来,先民们根据这颗星的运行规律,创造出火历,满足日常的农业生产,而祝融氏便是最早负责观测“大火”并指导先民们的,他们在那个刀耕火种的年代,在先民的心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到了战国的时候,火历由于精确度不能达到当时农业生产的要求,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除了一些研究天文历法的专业性人事,很少有人再提起火历,渐渐地,人们望文生义,以为是祝融氏发明了使用火和留火种的方法,是以官居火正,最后更想当然的认为他是上古火神。
共工氏呢?我们先从他的名字开始分析。要知道,古人起名字,并不是什么附庸风雅的行为,一般它们的名字是和他们平时生活紧密相联的。
“共”在上古时代有好几种说法,一种是双手交叉,向天高举,应该是膜拜神灵的一种姿势。另一种是双手环抱于胸前,估计也是膜拜神灵的姿势,由此衍生的汉字有“供、恭”等。“工”,是上古时期建木观测日影的工具,由此可见,共工氏最早应该是从事巫师一类的职业。再来看金文的“共”,好像很多人一起托举起石头,应该是从事建筑一类的职业,中国汉字中,举凡和建筑有关的字都离不开“工”,比如抬重物是“扛”;用力工作是“功”;盛水的陶器是“缸”……上古时代,需要修建的大型建筑,大概有两方面,一是一些祭祀场所,二是治理水患所必需的堤坝。
由此可见,共工氏族应该是一群极度虔诚、世代守护天柱的宗教狂热份子,而且他们还掌握着先进的建筑技术。古籍中记载,共工氏的定居之地是在一个叫做共山的地方,据考证,应该是如今的河南辉县。那里南临黄河,北靠太行山,河流两岸有肥沃的田地和丰富的水源,是定居的好地方,可是这里一到汛期,便成水患,共工氏世代居住在此,修炼出一套治水的好本事自然不在话下。也正因为如此,共工氏逐渐被后世成为上古水神也就不奇怪了。
好巧不巧,祝融氏和共工氏两个部族都处在黄帝部族的南方,当年炎帝与黄帝在板泉开战,炎帝落败,臣服了黄帝之后,便率领着部分族人迁徙到了南方。在这里,他遇上了早已定居此地的祝融氏和共工氏,面对这两个身份高贵的部族,炎帝自然乐意将他们变成“自家人”,于是他又祭出了炎黄部族百试不爽的一招大旗:联姻!
然而,随着黄帝部族在南方的统治力日益减弱,炎帝部族在南方的统治也开始举步维艰,反而是祝融氏和共工氏日益强大,而因着有了炎帝的血脉,他们也就有了号令各部族的资本,这两族实力相近,又都想成为老大,自然,一场争霸之战就不可避免了。
祝融氏和共工氏的战争打的还是很激烈的。随着战事的扩大,共工氏占据了黄河中上游,他们善于治水,自然也善于利用水,发动水攻,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史记·补三皇本纪》中记载:“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断出,当时的共工氏已经建立起了上古时代的第一支水师。
水师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顺流直下,飘忽不定,先民们都是逐水而居,祝融麾下的部族自然很容易收到共工氏的攻击,等祝融氏反应过来,集结反击的时候,共工氏则弃岸等筏,扬长而去了。
如此反复,祝融氏即使再强大,都快抵挡不住了。就在共工氏快要取得这场争霸战的胜利之时,颛顼来了,本来的两虎相争,变成了三足鼎立,历史,似乎和共工氏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