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西楚霸王项羽过了乌江 他会得到天下吗?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无数的英雄,西楚霸王项羽就是其中一个。秦朝覆灭后,项羽与刘邦为争得天下,多年征战,最终刘邦在垓下之战中胜出,项羽被逼乌江自刎。天下从此姓刘,战乱终于停止。
多少年来,人们都在都在为项羽不肯多乌江而争论不休。不少人认为如果项羽过了乌江,重新开始,天下必将不一样。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就写道:“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但是事实上,霸王如果没有在乌江自刎,那么天下是否会变成姓项?历史会改写吗?
我认为即使项羽过了乌江,天下还会是刘邦的,只是在时间上有所延后。也许很多人会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项羽的军事才能一点都不差,为何能这样认为呢?现在总结了四点,与大家讨论讨论。
首先,项羽作为秦末的一方强大的势力,说项羽是一代枭雄一点都不为过。项羽的军事能力也不差,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大胜秦军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一些文章中经常看到写项羽不懂谋略,但是一个不懂谋略的人怎么可能大破秦军,势如破竹。
第一,项羽不是没有谋略,而是因为太过自负。首先作为一个武力惊人,在巨鹿之战,自己所带的楚军能以一当十,大败秦军的首领确实是很值得骄傲。但是也正是早年的这些成绩再加上性格上的原因,导致项羽过分的自信,从而导致后来的失败,即使历史在来一次,最终的结局也是一样。在鸿门宴之中,亚父范增一再提醒不能放刘邦,放虎归山,必成大患,而项羽认为刘邦不足为惧,怎么比得过自己,几番机会都没有下手,最终让刘邦逃走。还有一点是不听下属之言,利用关中这一优势的地理环境。
第二,项羽不会用人,太急于求成。在项羽手下人才刚开始不少,但是项羽都没有好好用好这些人才,还把这些人才“赶”到了刘邦的账下。例如韩信,虽然韩信刚开始还没有名气,但是他对战争的独到见解也应该唯以重用,但是项羽没有,而是给他一个小官。范增算是项羽账下的军师了,但是经常对于范增的见解,项羽都有自己的看法,听不进去他人之言。人才大量流失,此消彼长,难成胜局。
刘邦曾深刻总结怎么用人,他说:“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萧何。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曾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第三,人心。项羽坑杀了二十万秦军导致后面的秦军和其他的军队都不敢投降,只能奋死一战。项羽的残暴导致民心所失,百姓当然想要一个仁义的君主,残暴之君会给百姓很多的想象空间,在《史记》中就司马迁就评价项羽太过于暴虐残忍。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第四,项羽说推行的是效仿周朝的分封制度。然而在秦始皇之后,中央集权才是历史走向。项羽作为旧贵族阶层代表人物,脑海里的旧观念也根深蒂固,一心想要恢复分封制度的辉煌时代。但是分封制度的局限性在当时已经很明显了,各路诸侯都有各自的想法。如果分封成功,历史又将回到分裂割据的时代,显然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相比之下,刘邦的起点并没有项羽高,但是他一步一步小心经营,善用人才,懂于示弱,最重要的还是懂得利用民心。故项羽即使渡过乌江,重新开始,天下也不会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