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调戏历史 古代宫廷离奇的“代孕”秘闻

2016-12-10 16:12:45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代孕这码事,赵飞燕没能成功(见《古代艳后“借精生子”很疯狂》一文),却不代表着没人成功过,譬如,清末成书的畅销小说《三侠五义》里,就

代孕这码事,赵飞燕没能成功(见《古代艳后“借精生子”很疯狂》一文),却不代表着没人成功过,譬如,清末成书的畅销小说《三侠五义》里,就有这么一出唱段。小说故事大抵是这样的:宋真宗年间,刘妃、李妃同时怀孕,为了争当正宫娘娘,工于心计的刘妃,临盆之际,遣了几个亲信,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换了李妃所生之子,并藉此污蔑其生下了妖孽。真宗闻讯,自然大怒,将李妃打入冷宫,而将刘妃除了劲敌,自然顺利转正,坐稳后宫第一把交椅。后来,这段宫中往事,竟被包青天发现了端倪,竟扯下脸来冒犯太后天威,于是,就有了“狸猫换太子”的典故

不过,小说终究只是小说。畅销书作家们,依据剧情的需要,添些虐心狗血的桥段倒也正常。只是若翻开史料,却会发现这段女人故事,减了几分尔虞我诈的杀伐,多了几出温情脉脉。当然,我们先来瞧瞧刘妃的身世。刘妃,闺名刘娥,山西太原人,后因家道中落,竟流落蜀地,跑起了江湖唱段(其工作性质,大概类似在三线城市的街头巷尾,拿着大喇叭、开着大篷车、发着花传单,然后露天搭个棚,也不讲究着就清爽开演的那种)。后来这个民间“文工团”,渐渐打出了名气,受了“财团”的赞助,邀到了京都做巡演,而刘娥这位团里当家花旦,恰被当时身为太子的宋真宗赵恒遇见,竟十分投缘,带进了宫中。

进了宫的刘娥,虽然深得赵恒欢心,可毕竟是“野路子”出身,自然在这雍容华贵的女人堆里,受尽了白眼。为了站住了脚跟,刘娥定下了心思:当务之急就是诞下皇家血脉。可如是过了数十年,无论床上如何折腾,刘娥的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眼瞧着这位即将步入更年期的女人,一辈子都将绝了妈咪念想的时候,可机会,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来了。

原来,宋真宗的“原装”皇后郭氏不明不白地死了。于是,后宫的最高职称——后位,就空缺了出来。尽管后宫佳丽上千,但宋真宗最中意的,却是通情达理的半老徐娘刘娥。可是,当宋真宋将唯一获选人名单提交到“职称评聘委员会”,却遭到了“理事”们的一致反对(宋朝时期,文人可是有着很高的自由度和话语权,皇家有事情,朝中一帮文臣们,倒可以坐下来一块讨论)。

可反对总得有理由啊,人家刘娥的“任职“年限长,床龄业已逾二十年(赵恒做太子时两人就好上了),床上工作也一直“任劳任怨”,并且为人低调,通达冷暖,在宫里的民调里,好评率也是居高不下,总不能因为出身卑微,就一票否决吧(其实,朝中主流声音里的皇后人选,是投给了白富美、丞相沈伦年仅十四岁的孙女沈氏)。当然,要挑人的毛病,总有办法的,于是委员会的理事们关起门来一个商议,草拟了一份意见书,递呈给了皇帝,内容大抵如下:刘妃温良贤淑,端庄大方,实为皇后的不二人选,只是,刘妃虽未失德,但年过中旬,至今未有子嗣,恐是无法担当这母仪天下之名,若是贸然进了后位,只怕不符祖上理法。说白了,就是皇上您钦定的候选人什么都好,就是这硬件不达标嘛。(这就跟现在单位里评聘高级职称,得有个课题研究或者CN级论文发表什么的一个道理)。

自己不能生育,这恐怕是个事实(囿于当时的科技水平,似乎没有不孕不育专家门诊机构)。“造人”这项课题研究,何以为继,刘娥思来想去,终于也想出了办法:寻人代孕。经过一番考察,自己府中的侍女李氏进了候选名单。当然,刘娥的主意,宋真宗是否一旁画策,史料并未明说,但从事件的推演上看,至少也是知晓的。于是,在一个花好月圆的午夜,性情柔顺的李氏,化了一个娇媚的妆,钻进了皇帝的被窝。一夜奋战,李氏倒也争气,竟然珠胎孕结,十月满足,诞下一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根据先前签订的保密协议,襁褓中的孩子,自然为刘娥抱去,唤作亲生。至于代孕的李氏,作为回报,刘娥倒也央了皇上,给了一个妃子的职称,后来李妃病亡,刘娥操理的后事,却也人性,给了一套华丽丽的“私人定制”:锦绣冠服,水银入棺,一切按皇后规格办。

有意思的,换太子的桥段,在史上却不止这么一出,譬如,明朝宣宗的第二任妻子孙皇后,亦曾倒腾了一把(有意思的是,赵飞燕、刘娥、孙氏均非皇帝的原配)。当然,我们照例先来翻看郭氏的履历。孙氏,原籍邹平,为永城主簿孙忠之女,打小聪颖伶俐,面相乖巧,大概就是电视广告里,一边捧着点读机、一边微笑操着流利英语直呼“SOEASY”的那种机灵小萝莉。可如此漂亮的“学霸”,终究还是没有去哥伦比亚大学深造的命,原来,这位小萝莉,恰为返乡探亲的彭城伯夫人遇见(明宣宗外祖母),十分欢喜,一个好事,养于身边。

外婆家多了一位伶俐的生面孔,身为皇太孙的小屁孩朱瞻基自然欣喜,于是隔三岔五,就往外婆处讨糖吃。于是,两人自然成了青梅竹马的一对。不过,在偶像剧桥段里,青梅竹马往往是不会开花结果的。棒打鸳鸯的,正是当时天子明成祖朱棣。兴许就是中了偶像剧的毒,我们的朱老爷子,偏要给宝贝孙子指定一场浩大的婚礼。于是,这正室的名分,硬生生地给了济宁人胡氏。

老爷子做了主,做孙子的自然要依得。当然,熬过了祖、父两辈,明宣宗朱瞻基终于到了登基的时宜。自己当家作主了,接下来朱瞻基同志要做的,自然就是想方设法地把孙氏这位昔日宫中的小伙伴转正。可是,先祖定下的正室胡氏,终究无过,拿定皇后“职称”实属应该,于是,明宣宗一个权衡,许了孙氏一个贵妃“职称”。

可捧着贵妃这“岗位证明”,对于孙氏而言,却不是一桩保险的事。原来,农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他老人家那一辈子,老寻思着光宗耀祖的事,于是别有心思地传了一条祖训。即,一旦当朝皇帝升天,后宫的女子们,除却了正室,他人竟要一同陪葬,到地府里伺候朱家的那些老祖宗们(朱元璋的祖先,大多是居无定所的贫下中农,没有多少见识,若真遇此排场,不知是否会惊得从地底爬出)。

有了这套“宫妃殉葬”制度,后宫的女人们,也就没了争风吃醋的心思了,整日把自己搁在屋里吃斋念经,心里暗自祈求着:皇帝哥哥哪,你不上俺的床,这都不打紧,但你可要保重身体啊,千万别伤风感冒骨质疏松什么的,要不,你哪天嗝屁了,等着咱们的,可就是悬着的七尺白绫。

当然,其他女子的焦虑,朱瞻基可以不管,可孙氏的焦虑,他却不能坐视不管。于是,我们的这位痴心汉,倒也配合地冷落了发妻胡氏。宫中的女人(尤其是原配),受到冷落,大多要抑郁的,若是想不开了,寻条白绫阖了眼睛也属正常。可我们的胡氏,兴许打进门那天起,情感线就已落下了冷的基调,早已习惯。因此,夫君的视而不见,竟也没有多加在意,还是一如既往地吃饭睡觉织毛衣。也就是说,胡氏依然如以前般,没心没肺地活着,而且,活得很好。

这婆娘的命,看脸上气色,估计还得硬朗着,朱瞻基一声叹息,可是,孙氏的“转正”估计就得耽搁了。当然,叹息之后,朱瞻基终于还是有了主意。原来,明宣宗同志虽然年及壮年,又是妻妾成群的,可由于常年流连专宠的孙氏,因此至今膝下荒凉(至于那位原配,一年里见皇帝的次数,恐怕比见“大姨妈”还难,腹中自然更是没有动静)。

也就是说,孙氏若是诞下皇子,届时有了名目,拿下胡氏“职称”也未尝不可。可是,无论床上折腾出怎样花样,孙氏这副肚子,却始终如羞涩的处子模样,一旁静悄悄地呆着,不出声响。这日子长了,孙氏终于急了,翻箱倒柜找来了《历代妃嫔造人指南》,这一翻,还真让她翻出了模板:宋朝老前辈刘娥女士。有了前辈的思路,剩下的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不久,宫中就传出了贵妃“有孕”的消息。皇室即将添丁,朝野上下自然是喜出望外,于是各宗媒体进行了轮番报道。假怀孕这事,太高调了终究不行,可是朝野媒体的热情关注,却是出乎孙氏的意料。为规避不必要的风险。我们的孙氏,经过斟酌,终于半夜发了一条“微博”:“内什么,各位媒体朋友,承蒙皇天厚爱,喜得身孕,可奈何腹中胎儿调皮不已,需悉心胎教,故暂停一切公开活动”。也就是说,孙氏宣布了,不再以任何方式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一面是谢绝媒体,闭门静养,另一面,孙氏也不闲着,给老相好朱瞻基下了死命令,你这段时间也别到我这来了,多去姐妹们的房里溜达溜达,遇到合适的,也别废话,直接办事,并立下指标,要求朱瞻基同志拿出敢拼敢干的劲头来,发扬“一夜N次郎”的精神,力争取得开门红。

当然,经过了明宣宗的不懈努力,终于有宫嫔怀孕了。闻说了消息,孙氏暗地里遁了夜色,敲开了这位准妈咪的房门,端下了架子谈了心。谈心的内容大抵是这样的:“妹子啊,我看你这肚子,倒似男孩模样的,我看你不妨为这腹中胎儿着想,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啦。你一区区宫妃,将来孩子能上得起补习班、懂得起重点校吗?如今,皇帝宠信的是我,我看哪,你干脆把这娃过继我的名下,有朝一日,此娃坐北朝南,也是你祖上的福气啦。况且,先帝曾立下‘宫妃殉葬’规矩,这个规矩不能破,你也都知道的。妹子你想想,若皇帝福浅,你却陪着地下照顾去了,那这娃在宫中岂不孤苦伶仃,受尽白眼?”

在一番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情感攻势下,这位宫嫔终于含泪签下了“胎儿异地安置协议”。其实,这位可怜的女子知道,孙氏这是先礼后兵的把式,即便自己不松口,可有皇上在后面撑着,妥协也是迟早的事,若是一味顽抗,甚至可能祸及胎儿。于是,这个胎儿一出娘胎(即后来的明英宗),就秘密“过户”到孙贵妃的“产权”下,凭着母凭子贵的关系,孙氏在老相好明宣宗明里暗里的周旋下,终于成功完成了逆袭,将不解风情的“钉子户”胡氏PK下皇后的宝座。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