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称谓怎么来的?哀家究竟应该是何时自称
陛下在我们看到的那些古装剧中,皇帝一般都会有三种称呼即“朕”、“寡人”、“陛下”。电视剧中,这些称呼出现的概率都比较高,那么这三种称呼到底是从何而来呢?
“朕”最早并非皇帝的专用词,而是人人都可以使用的通用自词,“朕”即“我”的意思。汉朝蔡邕在《独断.卷上》就解释为:“朕,我也,古代尊卑共之,贵贱不嫌,则可同号之义也。”在《楚辞.离骚》中也有:“朕皇考曰伯庸”的说法。
但是,到秦朝嬴政统一天下以后,“朕”的用法就发生了变化。秦始皇规定,只有天子才可以自称为“朕”。在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因此,“朕”这个字,自秦始皇之后,就专属于皇帝的自称词了,并一直沿用到清朝结束。寡人
寡人,古代王侯可自谦为寡人。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中国古代讲究“以德治国”,“以德配天”,就是说君主、诸侯王的权位是上天赋予的,但上天只会把天下给有德的人,君主、诸侯王如果失德就会失去尊贵的权位,所以君主、诸侯王就谦称自己是“寡人”。唐以后唯皇帝得称寡人。
人们在文艺作品中,经常会看到臣民把皇帝称为“陛下”的情况。为什么把皇帝称为“陛下”呢?“陛下”是封建时代臣民对皇帝的称谓。“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以示皇权的崇高。“陛下”这一称呼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后来,人们就用“陛下”作为对皇帝的直接称呼,表示自己虽然是在对皇帝说话,但在礼仪上不敢忘记自己本来无此资格。
哀家一词应该是太后用的,是皇帝已死的情况下,其含义是可怜之人,无夫之哀,有未亡人哀痛先皇的悲思所在。“哀”隐含先帝去世之意,称“哀家”的只能是太后、太妃。
但在如今的某些电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皇帝皇后在对话时,皇后自称哀家,这绝对是个学术笑话,这就等于当面骂皇帝已经是个死人。真实历史上应该是灭九族的大罪。而电视剧中皇帝却含情脉脉地听之任之,一付听力有障碍的样子。
历史上,皇后与皇帝对话时多称妾,妾某氏。“哀家”决不能等同于帝王的自谦词“寡人”,因为“寡人”是说自己德行不够,很明显这是帝王的谦虚;但把自己丈夫说成死人来表示自谦的,在任何朝代都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