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美国大片风行广州 1张包厢票够平民生活1月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城几十家影院几被美国大片一统天下
“看呀,看呀,宝莲女士的一口牙齿,多么齐整呀,每天用家庭医学社的止牙痛药,滴两三滴在漱口水里,能够使口腔清洁,永保牙齿坚固!”亲爱的读者,这是1921年广州一家药商在当年的《影戏杂志》上打出的广告,文中的宝莲女士不是别人,恰是当年轰动影坛的好莱坞巨星白珍珠(PearlWhite)。这位美艳动人的女星在老广州几乎家喻户晓,故而才有商家扯起她的幌子做广告。
好莱坞女星走红广州,有赖于美国大片的风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城几十家电影院几成美国大片的一统天下。豪华影院的一张包厢票要卖四块大洋,几乎是普通人一个月的伙食费,但最便宜的散座只要两三角毫银,虽说也够几天的生活费,但平民百姓也不是完全消费不起。不过,金发女星的笑容背后,其实是美国片商与本地影院之间无数的刀光剑影,其间种种争斗,比大片本身还要刺激精彩呢。
开局冷清
茶楼放电影
街坊唔中意
要说电影在广州的出现,还真是挺早的。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拍出时长只有一分半钟的电影——《工厂的大门》,标志着电影在世上诞生。仅仅8年之后,广州城里就出现了放映机。据《广州市志》的记载,1903年,一位华侨归国娶亲,顺便带回了一台放映机和一些无声短片,新婚之夜,在长寿路一带的高升茶楼放映电影,招待亲友。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电影都只是零星在茶楼里出现,充其量也只是为大家助助兴,而且还不怎么受欢迎。放映机虽说是新鲜的洋玩意,难免会勾起人们一时的好奇心,但那些短片实在没啥看头,黑白画面经常模糊不清,又听不到任何声响,伸长脖子看上一会儿,整个人都晕了,哪有一边喝茶,一边听女伶唱曲来得自在舒服。所以,如果有人对上世纪初老西关一带的居民做个访谈,他们多半会说,电影这样的洋玩意,看一次开开眼还行,看多了就是活受罪。
茶楼里放电影还没成气候呢,偏偏还有人打起了开影院的主意。据《广州年鉴》记载,1908年,有华裔美商在清风桥畔(今中山五路)开起了一家名为“通灵台”的电影院。在接下来的十年间,西关十五甫出现了“意利影院”,旋源桥出现了“新民影院”,长堤出现了“振兴影院”,海幢公园对面出现了“智育影院”……不过,这些影院的规模都很小,而且多半是亏本经营,因而寿命都不长。要说,当时影院的收费一点也不贵,看场十来分钟的电影,只有三五个“仙”(一“仙”为一个银元的1%),不过是两个烧饼钱,但街坊四邻就是不爱看,票卖得再便宜也没有用啊。
逆天翻转
好莱坞大片来袭 几十家影院热播
俗话说:“瘦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就像“滴滴打车”刚推出时工作人员还得在街头公厕前“堵”住出租车司机营销软件,3年后的今天却早已风行全国一样,20世纪10年代的影院在广州城里还不过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再过十来年后,却成了城内有钱人追捧的香饽饽。
1921年,广州第一家豪华电影院——明珠影画院(1937年改为羊城电影院)在长堤落成,影院700多个座位分成包厢、厢房、散座等多个等级。在包厢里看场电影,票价最低也要四块银元,参照当时的物价,完全可以买上100多斤大米,也足够一个普通市民一个月的花销。可就算票价这么贵,明珠影画院的包厢照样经常座无虚席呢,就是因为明珠影画院赚到了大钱,所以大家有样学样,纷纷投资开电影院。据统计,从1921年到1938年,全城开出了近40家专业电影院,当然大多还是分布在长堤和西关一带,其中财厅前的中央影院(建于1925年)、永汉路(今北京路)的永汉影院(建于1927年)、西濠二马路的中华影院(建于1929年)以及恩宁路的金声影院(建于1934年)都是其中翘楚,生意十分红火。
不知读者你会不会好奇,老广州电影院何以在短短十年间就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呢?其实,若要究其原因,还真跟好莱坞的崛起有扯不断的关系。随着1912年开始众多电影公司的落户,好莱坞从一个偏僻小镇变成了美国电影重镇,到了20世纪20年代,这里更成了米高梅、派拉蒙、福克斯等八大公司的一统江湖。在无声电影年代,它们主要生产喜剧片。当卓别林的《城市之光》、《大独裁者》、《摩登时代》登陆广州时,观众几乎踏破了影院门槛;1930年有声电影诞生后,八大公司拍出了大量警匪片、西部片、歌舞片和爱情片,这些美国大片一被引进广州,更使电影院成为吸金之地。再说了,当时的影院都精明得很,懂得细分客户,像明珠影画院一张包厢票卖到四块银元,做的是有钱人的生意,但最便宜的花园位(其实就是木椅子)只需两三角毫银,虽说这些钱也够几天的生活费,但平民百姓也不是完全消费不起。
读者你或许又要问了,八大公司在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在好莱坞一统江湖,它们怎么就能如此迅速地进入广州市场呢?其实,凡是有钱挣的地方,它们都会火速寻找代理,抢占市场。比如明珠影画院的创办者就是香港鼎鼎有名的西片代理商、被誉为“华南影王”的传奇人物卢根;其后建立的数十家影院,大多也与“八大公司”有合作关系。于是,这些影院你放《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我就放《出水芙蓉》;你放《阿里巴巴四十大盗》,我就放《乱世佳人》,时时大片迭出,家家热闹得很。
根据相关统计,到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广州大小影院放映的电影中,仍有七成以上是美国片,美国片商仅在广州一地,每年就能“捞”走上千万元港币,这在当时还真算不得一笔小数。
营销之术
美商雇用水军
幕后炒作明星
随着美国大片的流行,城里不少时髦男女还成了追星一族。像当时在不少侦探片中出演主角的好莱坞女星白珍珠(PearlWhite),在老广州就颇受追捧,以至于卖牙药的商人都打起了她的主意。1921年的一期《影戏杂志》就刊登了广州一家药商刊登的广告,其中写道:“看呀,宝莲(“白珍珠”当时的音译)女士的一口牙齿,多么齐整呀,每天用家庭医学社的止牙痛药,滴两三滴在漱口水里,能够使口腔清洁,永保牙齿坚固!”想来当年的法律应该不如现在严格,否则白珍珠倒可以要一大笔代言费呢。
话又说回来,当年好莱坞明星在广州的走红,背后一定少不了片商的炒作。1992年的一期《广州文史资料》刊登了一篇题为《美国影片控制广州市场史实》的文章,其中揭示了不少美国片商的“独到宣传术”。原来,影院每次播完大片后,片商都要求它们收集报上的影评、观众的成分比重、社会舆论的反应,一一向公司汇报。它们甚至还要求影院雇用“水军”,冒用观众名义撰写文章,大肆吹捧,如果媒体上有不利言论,这些“水军”就会火速撰文反击。这些“宣传术”看似旁门左道,却也为美国大片的流行做了不少“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