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哈姆雷特》曾被译为《报大仇韩利德杀叔》

2016-12-07 19:08:28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莎士比亚进入国人的视野最早是以“沙士比阿”的译名出现的,他的著作《哈姆雷特》曾被译为《报大仇韩利德杀叔》《鬼诏》《天仇记》……昨天

莎士比亚进入国人的视野最早是以“沙士比阿”的译名出现的,他的著作《哈姆雷特》曾被译为《报大仇韩利德杀叔》《鬼诏》《天仇记》……昨天,“莎士比亚在中国”文献展在上海图书馆揭幕,展出了晚清以来多个版本莎士比亚中文译本、相关研究书籍以及莎剧在中国演出的历史照片等。

这些文献资料显示:自19世纪30年代起,国内知识分子和外国传教士便相继在书刊中以“沙士比阿”“舌克斯毕”“沙斯皮耳”等译名介绍莎士比亚,其笔下的人物和故事也逐步通过译本、演出、研究等多种形式为国人所熟知。其中,有些莎士比亚作品的中文译法在今天很少看见,颇具时代特色。

据史料记载,早在1839年,莎士比亚就以“沙士比阿”的译名出现在林则徐编译的《四洲志》中。此后,郭嵩焘、曾纪泽等出使英国的外交官员在日记中记录了他们观看莎剧和谈论莎翁等相关细节。1902年,“莎士比亚”这个现今通用译名出现在了梁启超的《饮冰室诗话》中。

第一部问世的与莎士比亚故事相关的中文译本是出版于1903年、由无名氏根据英人兰姆姐弟的《莎士比亚故事集》翻译的《澥外奇谭》。记者昨天在展览现场看到,该书为文言文译本,由上海达文社出版,共翻译了10个莎剧故事。颇为有趣的,该书采取了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的标题模式,每个故事的名称均与现代通行译法不同。

比如,第二个故事名为《燕敦里借债约割肉》,即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威尼斯商人》。剧中的威尼斯商人,通行译法为“安东尼奥”,而《澥外奇谭》的译者却把它译为“燕敦里”,类似中国人的名字,和现代译法中保存原文“洋味”的做法不一样。而莎翁的另一个戏剧故事《第十二夜》在《澥外奇谭》中被译成了《武厉维错爱孪生女》。其中“武厉维”即剧中主要人物之一奥丽维娅,她爱上了女扮男装的薇奥拉,而薇奥拉又有一个孪生哥哥,由此引发了许多喜剧性的场面。

就在《澥外奇谭》出版后的第二年,又一部《莎士比亚故事集》的中文译本问世了,这就是林纾和魏易合作的文言译本,题名为《英国诗人吟边燕语》,简称《吟边燕语》。记者发现,译者在该书中对莎剧的译名也采取了汉化的形式。所不同的只是,《吟边燕语》中的标题比《澥外奇谭》中的更为简约,都是由两个字组成。例如:《鬼诏》(《哈姆雷特》)、《女变》(《李尔王》)、《黑瞀》(《奥赛罗》)等等,其风格近乎《聊斋》。

“这在当时并不奇怪。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虽已蓄势待发,但传统文化毕竟还占有统治地位,人们对传统的文学形式更乐于接受。”莎士比亚研究专家朱明指出,在舞台上,莎剧的剧名与今天的译法也相去甚远。1913年7月,郑正秋的新民社上演了《威尼斯商人》改编的文明戏《肉券》,首开中国人用汉语演出莎剧之先河。此外,该剧还有《女律师》《一磅肉》《借债割肉》等多个剧名。

业内人士认为,莎士比亚作品在不同时期的中文译名,展现了国人在接受外来文化时文化认同的流变,对跨文化交流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研究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