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陈宫为什么能说服曹操善待厚养自己的家人

2016-11-29 15:04:59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株连是封建社会常见的刑罚方式。一个人犯了事,往往会祸及全家,甚至连三族(父族、母族及妻族)都会被夷灭。陈宫追随吕布在兵败于曹操后,自

株连是封建社会常见的刑罚方式。一个人犯了事,往往会祸及全家,甚至连三族(父族、母族及妻族)都会被夷灭。陈宫追随吕布在兵败于曹操后,自己不愿投降,慷慨赴死。他却成功地保全了家人的性命,甚至让他们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衣食无忧,老有所养,幼有所依……

陈宫为什么能说服曹操善待厚养自己的家人

——标签约束效应

陈宫对曹操有旧恩。当年曹操刺杀董卓不成,逃出洛阳,被全国通缉,后在中牟县被守城官吏擒住。中牟县令正是陈宫。曹操成功地说服了陈宫,陈宫不但放了他,还弃官不做,追随曹操要为兴复汉室干一番事业(详见《曹操为什么能说服陈宫放他生路并弃官相从》一文)。但路途上,曹操因多疑自私而将吕伯奢一家全部杀掉,陈宫由此对曹操产生了不同的看法。道不同不相为谋,陈宫不告而别,两人也因此恩断义绝。

后来,陈宫投到吕布帐下,为他出谋划策。曹操和吕布交兵,吕布战败。吕布和陈宫都被曹操擒住。

曹操见了陈宫,有意调侃几句,戏弄地说:“公台别来无恙?”曹操这句话实际上是在讽刺、责怪他当初识人不明,对自己不辞而别,却误投吕布门下,以至于今天被自己擒获。

陈宫也毫不客气,说:“你心术不正,我才弃你而去。”

曹操说:“我心术不正,你怎么就去辅佐吕布呢?”曹操的意思是吕布的心术人品还不如我呢。

陈宫说:“吕布虽然有勇无谋,但不像你是个奸雄。”

曹操换了个话题继续讽刺挖苦陈宫:“你老是认为自己智谋无敌,怎么今天会被我擒住呢?”

陈宫嘴上还是不服输,说:“吕布是没听我良言,如果他听了我的话,今天被抓住的还不一定是谁呢?”

曹操见陈宫并没有表现出战败被擒的沮丧和失落,就想用“死”来恐吓陈宫。曹操说:“那么今天你打算怎么办呢?”

陈宫内心已经怀了必死之心,叹了口气说:“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我死了也没什么怨言。”

曹操看看陈宫始终都不屈服,真是拿他没办法。但陈宫的这句话也提醒了他。曹操抓住这一点,继续用陈宫的家人来恐吓要挟他。

曹操冷冷地说:“你死了就算了,那么你的老母亲怎么办呢?”

这句话把陈宫吓出了一身冷汗。他自己是个视死如归的硬汉,死就死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如果连累自己的老母亲被杀,就真的是不孝之极了。而按照当时的规矩,战败者的家人往往是被满门抄斩,斩草除根的。如果陈宫应对不当,必然保不住母亲的性命。

陈宫内心十分紧张,却镇静自若地说:“我听说以‘孝’治天下的人,是不伤害别人的双亲的。我老母亲的生死存亡,哪里需要我考虑呢,一切都取决于明公您啊。”

曹操面无表情地继续发问:“那么,你的老婆孩子怎么办呢?”

陈宫依然不动声色地回答:“我听说施仁政于天下的人,不绝人之嗣。我老婆孩子的生死存亡,也是取决于明公您啊!”

陈宫的这一套说服策略真是十分高明!他没有破口大骂,指责曹操以家人的性命来胁迫自己。他也没有苦苦哀求,请曹操放他的家人一条生路。而更重要的是,尽管曹操以家人的安危来威胁他,陈宫依然做到了不亢不卑,绵里藏针,绝没有屈服于曹操的淫威。

陈宫所使用的这种策略就是“标签约束效应”。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必然要受到这个社会主流价值的影响和约束。在当时的时代,“忠、孝、仁、义、礼、智、信”就是最主流的价值观念。尽管很多人在心里并不认同这些价值观念,甚至在现实中通过违背这些价值观念而获得了丰厚的物质利益。但在公开场合,还是没有几个人敢于大肆宣扬反对这些价值观念的。而很多想要收揽人心,成就一番事业的领导者(比如曹操),更是在表面上将这些价值观念奉为圭臬,以此来烘托、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

从而,这七个字就像七个标签一样,一旦某个人自己主动贴上或者被人贴上这样的标签,为了表现出自己言行的一致性(不一致就会受到内心的谴责和外界的负面评价,从而导致认知不协调),这个人就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标签所约定蕴含的价值准则。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果你抢先一步通过各种方式将一个人定义为好人(标签化),那么这个人必然会表现出乐于助人,不图回报的一面。同样,如果你一开始就指责一个人为恶人,那么他的行为必然也如你所料的那样恶劣无耻。

这就是“标签约束效应”。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