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梅妃败在杨贵妃手下 为何被唐玄宗昵称“梅精”

2016-11-29 12:54:50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女人如花。花如女人。 备受唐明皇宠幸的贵妃杨玉环,犹如牡丹花,国色天香,富贵娇艳;而在杨贵妃之前,唐明皇还曾宠爱过一名梅妃,她就像一

女人如花。花如女人。

备受唐明皇宠幸的贵妃杨玉环,犹如牡丹花,国色天香,富贵娇艳;而在杨贵妃之前,唐明皇还曾宠爱过一名梅妃,她就像一枝冷艳俊俏的梅花,即使是“零落成泥碾作尘”,依然“香如故”。

梅妃,姓江,名采萍,莆田(今福建)人。据记载,江采萍出身于书香门第,由于父亲江仲逊亦儒亦医,她年幼耳濡目染,即通晓翰墨,九岁时能诵《诗经》中“周南”、“召南”。她曾对父亲说:“我虽是女子,期以为志。”周围的青年常念道:“不知谁有福气,能够娶到采萍为妻。”十五六岁时,江采萍出落的清秀绝俗,平日素服淡妆,也格外引人注目,加上颇有才华,被受命为玄宗广选天下美女的高力士看中,应招选入宫中。

入宫后,江采萍命人在她住所周围栽满梅树,成为一片梅林。每到花开时,江采萍常常独自漫步于梅花丛中,浅唱低吟。由于她酷爱梅花成痴,性格也如梅花,因而得名“梅妃”。唐玄宗对梅妃十分宠爱,经常于“梅亭”、“梅阁”与之弈棋、斗茶。梅妃聪明过人,每一次较量都占上风。而唐玄宗更是甘居下风,还对围观的众臣说:“此梅精也,今日斗茶又胜我也。”梅妃羞怯答道:“草木之戏,误胜陛下,设使调和四海,烹饪鼎鼐,万乘自有心法,贱妾何能较胜负也。”每到这时,玄宗欣喜万分,越加宠爱梅妃。

一次,唐玄宗与兄弟宴饮,命梅妃将切好的橙子分给各位诸王。当分到薛王时,他见皇嫂美貌动人,不禁将脚伸出,踩住梅妃的珠履不松开。梅妃见此情景,慌乱中用力挣脱,才摆脱薛王的纠缠。为了掩饰尴尬,梅妃借故离开,一直也没回去。玄宗几次催请,梅妃都找借口搪塞。直到夜深,玄宗回到“梅阁”安歇,见梅妃正装作缝珠履,并回答玄宗说,是因为鞋珠脱落,缝了几次,才误了时间。因为,梅妃知道玄宗与兄第诸王关系一向很好,她不愿意因一点过隙,伤了皇上与兄弟之间的和气,所以没说出实情。不久,这件事还是被传了出去,一时成为佳话。

从十六岁入宫,梅妃受到唐玄宗专宠达二十年之久,直到杨玉环出现,她才被冷落。如果将梅妃与杨贵妃作比较,梅妃温婉柔情,杨贵妃妩媚矫情;梅妃宽容大度,杨贵妃狭隘妒忌。正因为如此,两人无论性格还是为人都相去甚远。尽管在偌大的后宫她们很少见面,但内心却是水火不容。梅妃认为杨贵妃不过是一个“肥婢”而已,杨贵妃明里暗里也称梅妃为“梅精”,但不是玄宗所说的“梅精”,而是一种恶毒的称呼。唐玄宗是风流天子,自从有了杨贵妃,虽然没将梅妃忘在脑后,但是在“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面前早已丢魂失魄,丝毫不敢流露出对梅妃的恋情。加上杨贵妃经常在玄宗面前搬弄是非,让玄宗逐渐对梅妃有些冷淡。

不久,梅妃被逼迁入上阳宫,实际上形同幽禁。打入冷宫中的梅妃想到汉武帝时的陈皇后,也想通过高力士以重金请人写一篇如当年司马相如替陈皇后撰写的《长门赋》,以情打动唐玄宗。高力士见如今杨贵妃最受宠,哪里肯帮已经失势的梅妃,便推脱说如今找不到像司马相如这样的人才。无奈,梅妃自己动笔写成一篇《东楼赋》,尽诉内心的悲苦。赋中写道:“苦寂寞于蕙宫,但凝思乎兰殿。信飘落之梅花,隔长门而不见。------空长叹而掩袂,踟蹰步于楼东。”《东楼赋》虽然没有《长门赋》的艺术水平,但却是梅妃真情实感的抒写,读起来还是十分感人。

玄宗得知梅妃写了《东楼赋》,命人抄来。读后,甚为感动,难免燃起旧情,于是传梅妃到翠华阁相见。消息很快传到杨贵妃耳朵里,第二天清晨,她以“捉奸”的架势,气势汹汹地来到翠华阁。玄宗与梅妃尚未起床,只听小太监惊慌禀报:“贵妃娘娘已至阁外,为之奈何?”惊恐中的玄宗与梅妃,手足无措。玄宗连外衣都未穿好,急忙先将梅妃藏在帷幕后面。杨贵妃闯入内宫,醋意大发,当面责问玄宗,追问将梅妃藏在何处。好在为了避免正面冲突,梅妃早已在小黄门的护送下,逃离翠华宫,回到上阳宫,一场风波才平息下来。不过这次让玄宗真的有些动怒,下令将杨贵妃送回娘家,想杀杀她的威风。可是,不久在杨贵妃三个姐姐的柔媚攻势之下,玄宗很快改变主意,宣杨贵妃重入宫。

不过,唐玄宗心里觉得有负于梅妃,一次他将异邦所献珍珠密封一件,命人给梅妃送去。梅妃见到珍珠,泪如雨下,写了一首《谢赐珍珠》诗:“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并将珍珠退回。

不久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死于马嵬。事件平息后,玄宗回到长安,又想到梅妃。一次梦中,玄宗梦到梅妃掩面而泣曰:“陛下蒙尘之际,妾死于乱军之中,哀妾者,埋骨于池东梅树旁。”玄宗梦醒,出了一身冷汗,下令于梅树下挖掘,果然挖到一个酒槽,裹以锦被,即梅妃尸骸。视其周身,肋下有刀痕,但面色如故。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