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孙中山的三份遗嘱 三份遗嘱都写的什么?

2016-11-28 21:23:50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与病魔做斗争 1924年12月31日,孙中山在天津停留了29天后,扶病入京。入京后,孙中山的病情进一步加剧。 1月26日,在宋庆龄的陪同下,孙中

与病魔做斗争

1924年12月31日,孙中山在天津停留了29天后,扶病入京。入京后,孙中山的病情进一步加剧。

1月26日,在宋庆龄的陪同下,孙中山入住协和医院。当大夫将孙中山的腹壁切开后,眼前的情况让所有在场的人吃了一惊,只见整个肝脏表面、大网膜和大小肠面上长满了大小不等的黄白色结节,结节发硬,整个腹腔内脏器粘连在一起,已经无法进行手术。大夫从肝上取出小块组织做活检标本后,就将伤口缝合了。术后,医生随即对孙中山的肝组织活检标本进行了化验,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肝癌晚期。

孙中山患癌症的消息传到广州,廖仲恺非常焦急,但因党政军务集于一身,无法进京探视。而孙中山也示电:“广东不可一日无仲恺。”于是,廖仲恺便让夫人何香凝赴京协助照料。何香凝于2月10日下午抵京。

从2月16日起,协和医院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放射性镭锭照射的方法,对孙中山进行治疗,但未见好转。这时,大家都主张改用中医治疗,期盼奇迹出现。

2月18日中午,孙中山自协和医院移居铁狮子胡同行馆,由张静江、胡适等推荐中医陆仲安诊治。

三份遗嘱

孙中山在改用中医调养后,似乎各方面都有了起色。但到了2月24日,病情又发生大变,早上,孙中山突然不能吃任何东西了,而且气息微弱,呼吸也急促起来。经中医诊断,谓“决为肝血大亏之证”。

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正一步步变成现实。而请孙中山立遗嘱的事情也不得不提上日程。

2月24日下午3时,汪精卫、孙科、宋子文、孔祥熙四人在征得宋庆龄的同意后,一起来到孙中山病床前。

感觉到有人进来了,孙中山微微睁开眼睛,问:“你们有什么事吗?直说无妨。”说罢,又把眼睛闭上了。汪精卫说:“我们四个人,今天是以同志的资格来看总理的病况的。总理的病,大概不久就可以好了。不过好了以后,可能要经过长时间的调养。总理在调养的时期内,本党的事情很多,而且很忙,不能停滞,一定要有同志代总理执行党务才好。要有同志能够代总理执行党务,合乎总理的意思,没有错误,一定要总理先说几句话,让各同志有所遵守才好。”

汪精卫继续说:“我们预备好了几句话,读给总理听。总理如果是赞成的,就请总理签个字。如果总理不赞成,便请总理另外说几句话,我可以代为笔记下来,也是一样。”孙中山一听,便让汪精卫将准备好的内容念给他听。汪精卫取出一张写好的遗嘱读道: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

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孙中山听完,点头道:“好呀,我甚赞成!”

接着,宋子文又继续请求道:“先生对于党务既是赞成说了几句话,对于家属也请说几句吧。”孙中山表示同意。汪精卫随即将准备好的第二张纸取出来读道:

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孙中山共有三份遗嘱,除了国事遗嘱和家事遗嘱,还有一份《致苏俄遗书》。关于这份遗嘱,汪精卫说是陈友仁起草的,而据何香凝回忆,这份遗嘱是2月24日孙中山用英文讲述,陈友仁、宋子文、孙科等记录的。无论怎样,这份遗嘱一定是得到了孙中山的认同。

3月11日上午8时左右,何香凝进病房探视,发现孙中山的瞳孔开始放大。她赶快跑出来对汪精卫说:“现在不可不请先生签字了。但顶困难的是,有什么方法使孙夫人能忍耐些呢?因为先生平时是最仁爱的,他若见了夫人在旁边哭,他一定是不肯签字,致令夫人伤心的。”汪精卫同意何香凝的话。何香凝又找到宋子文,对他说:“遗言中尚有致孙夫人者,今日不签,迟恐不及。”于是,何香凝和宋子文一同找到宋庆龄,向她表达了请孙中山马上签署遗嘱的意思。宋庆龄深知孙中山遗嘱的重要,她忍痛说:“到了这个时候,我不仅不愿意阻止你们,我还要帮助你们了。”于是,汪精卫就将孙中山的家属和在京的国民党员一起召唤到孙中山病榻前,此时已是中午。

汪精卫将两份遗嘱呈给孙中山,孙科把钢笔递给孙中山。但这时孙中山连签字的力气都没有了。看到孙中山握笔颤抖不能自持的样子,宋庆龄含泪托其手腕让他签字。孙中山虽然腕力很弱,但“孙文,3月11日补签”几个字却非常清楚。孙中山签过字后,汪精卫在笔记下签名,在场的宋子文、邵元冲、戴恩赛、孙科、吴敬恒、何香凝、孔祥熙、戴季陶、邹鲁等九人,也都在证明者下面签了名。签完国事、家事遗嘱后,陈友仁将《致苏俄遗书》呈给孙中山,由宋子文念了一遍,孙中山听后,用英文签上了名字:S u n Y a t -sen。

“和平、奋斗、救中国”

签完遗嘱后,孙中山已经非常虚弱,他也清楚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在遗嘱上签过字后,他对身边人说道:“我这回放弃革命根据地的广东,来到北京,是为谋和平统一的。我所主张统一的方法是:开国民会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实行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建设一个自由平等的新国家。现在为病所累,不能痊愈,以致主张未能达到!生死本不足惜,但是数十年为国民革命所抱定的主义不能完全实现,这是不能无遗憾的!我希望各位同志努力奋斗,使国民会议早日开成,不平等条约即得废止,达到实行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的目的,那么,我死了也是很瞑目的!”说罢,整个房间里静然无声。众人都掩面暗泣,悲不可抑。

此时的孙中山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世,就对宋庆龄说,他死之后希望能像列宁那样用防腐药品保存身体,并希望“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讲完这番话,宋庆龄再也控制不住,失声痛哭。孙中山又连连呼叫“廖仲恺夫人”,何香凝闻声赶到。何香凝边哭边对孙中山说:“我虽然没有什么能力,但先生改组国民党的苦心,我是知道的,此后我誓必拥护孙先生改组国民党的精神。孙先生的一切主张,我也誓必遵守的。至于孙夫人,我也当然尽我的力量来爱护!”孙中山听到何香凝的这番话,紧紧地握着她的手说:“廖仲恺夫人,我感谢你……”

1925年3月12日凌晨1时30分,孙中山突然频繁辗转,气息越来越微弱,医生见此情景,就让家人和国民党同志围绕在孙中山病榻前。此时的孙中山已处于弥留之际,不能连续讲话,只是断断续续地不断重复着“和平”“奋斗”“救中国”“国民会议”“同志奋斗”。

3月12日9时30分,一代伟人孙中山停止了呼吸。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