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青年才俊诸葛亮是如何找工作的?
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从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出山辅佐刘备,到建兴十二年(即公元234年)病死五丈原,前后效力于“刘氏集团”近三十载。
实力薄弱的“刘氏集团”也因这位青年才俊的加入而一步步走向强大,诸葛亮作为“刘氏集团”的战略制定者,也是建设者之一,他见证了集团发展的前后。从对工作的规划及其选择的角度来看,诸葛亮无疑是成功的,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榜样,那么身处乱世的诸葛亮到底是出于何种原因才选择“刘氏集团”的呢?
诸葛亮的出身并不显贵,他在正式上班之前“躬耕于南阳”,对此陈寿在《三国志》上是这样说的:
“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泰)山郡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畊陇亩,好为梁父吟。”
父亲虽然做官,但很早就过世了,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就跟着叔叔诸葛玄,按理说凭诸葛亮的才华和能力在叔叔诸葛玄的身边混个一官半职问题也不大,但不幸的是诸葛玄的官位也搞丢了。
所以最后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似乎多多少少带有一点无奈.但他可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农夫,陈寿也对此做出了自己的评价:“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每自比管仲、乐毅”(语出《三国志·诸葛亮传》),“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诸葛孔明、庞士元也”(语出《襄阳记》)。所以,早在诸葛亮正式找到工作之前,他的名声就已经传播在外了,在当时绝对是个青年才俊。
再看看当时的社会状况,简直乱成一锅粥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但是却也不乏实力雄厚的公司,北边的“曹氏集团”、荆襄地区的“刘表集团”以及江东的“孙氏集团”等,实力薄弱的小公司也很多,刘备的“刘氏集团”就是其中之一。
用现在人的眼光来看,找工作当然是要去一个实力强大的单位,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更应该去大公司历练一番,然而诸葛亮却不这么认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诸葛亮之所以隐居隆中,就是在静观时局,看看到底哪个单位更适合自己。经过多年的观察之后,终于在建安十二年二十六岁的诸葛亮做出了最终的决定,他选择了“刘氏集团”,这个在当时看来并没有什么发展前景的单位。
其实诸葛亮的选择是很多的,而且凭他的才能不管到哪个公司,都会受到礼遇,但是为什么他却偏偏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刘氏集团”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咱们不妨先来看看其他几个公司的具体情况。
“曹氏集团”无疑是当时最具实力和发展前景的公司。
地盘广,员工多,资金雄厚,董事长曹操先生更是爱才如命等等,总之好处多了去了。但是这些优势在诸葛亮眼里却恰恰变成了劣势,诸葛亮未来的工作岗位应该是类似于今天的策划、总监之类的,是拼智商,耍阴谋诡计型的,然而“曹氏集团”里不乏聪明的脑袋,特别是董事长曹操先生,无论是战略眼光还是智商都绝不亚于诸葛亮。因此,如果去“曹氏集团”工作的话,诸葛亮的发展前景是很有限的,再者说了,“曹氏集团”就像一座高楼大厦,原本就已经高耸入云了,不会因他诸葛亮这一块砖或一片瓦而变得更加雄伟,在那里他所体现出来的价值估计也大不到哪里去。
再看看江东的“孙氏集团”。
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人才辈出,领导者孙权董事长年轻有为而且慧眼识珠,发展前景也是相当不错的,而且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也在那里上班,兄弟团聚岂不更好,可是诸葛亮也没选择“孙氏集团”。对此曹魏的袁孝尼是这样解释的:“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孙氏集团”传到孙权手上根基已经很稳固了,而且也有自己的智囊团,诸如周瑜、鲁肃等人也都不是吃素的,由此观之,似乎也是因为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而拒绝的。
综合来看的话,“曹氏集团”和“孙氏集团”就像是一个大鱼缸,空间虽大,但是鱼也不少,呆在里面太挤了,不自在,更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游水技艺。至于荆襄的“刘表集团”就更复杂了,领导不行,领导的老婆和小舅子事儿还多,自然入不了诸葛亮的法眼。然而就在青年才俊诸葛亮迷茫彷徨的时候,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就是他后来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刘氏集团”。
诸葛亮之所以对“刘氏集团”情有独钟或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刘备手下无人才,可尽其才
这里说的人才是指动脑子拼智商耍阴谋的人,并不是能打能杀的武将。说句实在的,领导人刘备先生在智商这方面确实不咋地,所以他急需一位有眼光有谋略的总经理来帮助自己总揽全局,而诸葛亮无疑又是最佳的人选。“刘氏集团”为诸葛亮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的最佳空间,而“刘氏集团”也急需一位智囊,所以他们二者之间的选择是双向的,互补的,更是统一的。
其二刘备虽无才能但有诚意
板刘备虽无才能但有诚意,日后能听诸葛亮的话。对于诸葛亮的出山素来就有“三顾茅庐”之说,诸葛亮在他的《出师表》中也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也说:“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由此可见这是可信的,而刘备也说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刘备先生虽说本事平平,但态度还是致敬致诚的,而诸葛亮先生又极富谋略,初次见面一席“隆中对”就让刘老板佩服得屁滚尿流,鼻涕一把泪一把,凭自己的智商这辈子都不可能做出如此具有战略性的计划来。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诸葛亮很可能早就为刘备做好这个战略计划了,这同样也是他给自己的一个职业规划。刘备这个当领导的也只能依赖他。
其三“刘氏集团”实力弱小,助其成功,更显其能
诸葛亮之所以一直不肯走出大山找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等待一个能把一手烂牌打得很漂亮的机会,而刘备给了他这个机会。在一堆破砖烂瓦的基础上建起一座高楼来,总比为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厦添几块砖加几片瓦更能彰显自己的才能。
其四“刘氏集团”有一面好旗帜,好牌子--皇室正统
刘备原来是个织席贩履的小商贩,他这个“皇叔”到底有几分真实性恐怕连刘董事长自己都说不清楚,但是不管怎样,有这顶帽子总比没有好,那个时候又没法做DNA验证,谁都没法证明他是冒牌货。而处于那个乱世,可以说这样的一面皇室正统的旗帜就是“刘氏集团”相比其他公司而言最具优势和竞争力的资源,对集团日后的发展和强盛无疑有着巨大的作用。
所以诸葛亮认为,“刘氏集团”是极具发展潜力的一个公司,它缺少的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和才能的人来高效率地调配和运用这些资源,而自己正好可以填补这一空缺。
综合上面说的这些就可以发现,诸葛亮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是相当清晰的,他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适合干什么工作,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通过什么方式去获得。他最让人敬佩的地方就是能够将自身的实际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在乱世中找寻适合自己的那个位置,然后尽己之力去实现预想中的那个伟大的蓝图。
虽然诸葛先生最终也没能看到那个局面,但是他终其一生都在为之奋斗,即使再困难他都没有放弃过,这股劲儿或许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启发和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