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魏延奇袭子午谷计划若被执行会是什么样
<三国>中有一个著名的争论,就是诸葛亮否决魏延的子午谷奇袭计划.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许多朋友对魏延这个思虑周密,想象力丰富的计划扼腕痛惜,即便陈寿,也以此为诸葛亮短于奇谋的例证。
某当年曾有机会和担任中央台历史主讲的孙恭恂教授探讨过这个问题,对孔明颇有微词.孙教授一席谈后,大有如梦方醒感觉,特回忆如下,以飨诸君。
平心而论,魏延的突袭成功率很高.魏延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将领,熟悉汉中情况,但是很会作战却没有政治眼光,诸葛亮不用此计,并非在惜那五千人马,也不是他不敢弄险,而是因为,从全盘政治考虑出发,这个计划与蜀汉的全盘战略存在着冲突。
北伐目的是什么? 打的魏军落花流水,驱除曹魏,一统中原,这就是魏延想的.事实上蜀汉和魏国的国力相差七倍,单靠现有的军事力量,就展开蜀魏的决战对蜀国真的有利吗? 答案显然不乐观.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并非与魏国决战,而在于斩断魏国右臂,控制河西走廊,改蜀汉南北攻势为东西攻势,依靠雍凉积蓄力量,这是比较现实的作战方针.事实上,如果不是街亭失利,此消彼长,吴蜀联合军与魏国的力量对比就会出现变化。
这是诸葛亮从全局上对隆中对的修正,他清醒的认识到荆州不可以复得,益州不足以制天下,控制民风剽悍的西凉,自西向东居高临下,则为蜀汉取得北周灭齐的君临态势.如果攻占雍凉,后来北伐困扰孔明的兵员,粮运,甚至人才问题均可迎刃而解,而且背后还没有一个可能随时背盟的东吴。
消化了凉州以后,蜀,吴就可以象两个不同方向的绞索,慢慢的把魏国绞死.诸葛亮是并不打算毕其功于一役。
所谓稳妥之道,指的就是这个。
而魏延是军事将领,他是不需要考虑国力,经济,外交发展方略等等的,他考虑问题,是从战术角度考虑,就象巴顿永远抱怨上司捆住了他的手脚. -- 因为他根本不用考虑坦克的油料从哪里来,弹药又从哪里送上去.如果按照魏延的办法进军子午谷,或许能取得长安,但战略上会给蜀国带来三大弊病.
一.长安易攻难守,蜀军守卫长安,其补给线要经秦岭跨陇西学习大熊猫爬山越岭,显然太长了,处处都是街亭.在长安地区如果兵少,守不住,如果增兵,就很象马超之败的翻版.放弃长安,则 -- 何必去攻它呢?
二.蜀军战略重心东移,长安以西的魏军力量尚雄厚,如果东进,蜀军面临两面夹攻.对比一下,诸葛亮从比较西面的祁山出击,目标是陇西.占据陇西以后,西面残存的魏军力量薄弱,自顾不暇,大可传檄而定,东面守住街亭山地魏军就难以西侵,可以很好的消化凉州了。
三.诸葛亮并不想一开始就引起魏国的绝对重视,理想的局面是攻占陇西后魏国才如梦方醒,再调动人马,就来不及阻止诸葛亮经营陇右了.实战基本也是如此发展 的 -- 当然,赵云的疑兵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如果一开始就先声夺人,直取长安,无非惊醒这个"沉睡的巨人".换句话说,诸葛亮要打的是一场局部战争,而魏延想像的 是一场全面战争。
无疑,长安会让蜀军品尝一下"鸡肋"的美味。
战术要服从战略的需要,所以,要负责全盘战略的诸葛亮来做决断,魏延的计划,只好放弃了.诸葛亮,恐怕也一样的觉得可惜。
那么,为什么魏延不服呢?因为诸葛亮的理由不能服众,很多朋友也这样认为,因为孔明的看法似乎没有什么有力的论据。
谁叫你是魏延,不是庞统呢? 谈这个战略魏延的级别还不够,就象火攻曹操,只能周瑜鲁肃明白一样,要是一开始丁奉徐盛就都通知到,只怕曹操也该采取相应防范了.对于一般武将,诸葛亮的 战略只能是象公开的一样 -- 挺进中原,消灭曹魏,否则,士气何在?对信仰汉室的北方遗民影响又怎样呢? 诸葛亮是不能够告诉大家,我们只要打下陇西就要停下来休息啦.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他无法明言拒绝魏延的理由,只好东拉西扯,把魏延 打发了事,却不料留下了这样一个千古争论。
魏延在这件事上,如同一柄双刃剑,即表现出了其出色的军事素养,也暴露了其欠缺全盘战略头脑的弱点。
那么,从历史上看,姜维并没有继承诸葛亮的战略方针,攻击的路线越来越偏东。这是什么原因呢?某以为,其原因在于"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到九伐中原,蜀汉的用兵已经主要为了以攻为守,牵制延缓魏国的战略进攻,因此打击点越有战略价值,越可以调动魏军。
同时,它面临的课题也改变了,那就是蜀汉的地理使它对中原的影响越来越小,渐渐沦落到类似台湾郑氏的地步,很难维持其正统地位.这也是它人才,经济萎缩的 重要原因.扩大和维持其影响,已经成为重要问题.因此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如果能够突然袭击洛阳,姜维大概也会考虑,虽然其结果大概不会好.至于经营陇西 的长期战略,当时的蜀汉已经无力实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