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历史揭秘:大唐江山三代后为何会落入武则天之手

2016-11-25 17:45:48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武则天进宫被封为才人之后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也没有象母亲杨牡丹希望的那样发展。当时与袁天纲齐名的另一星相家、当朝天文宫太史令李淳

武则天进宫被封为才人之后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也没有象母亲杨牡丹希望的那样发展。当时与袁天纲齐名的另一星相家、当朝天文宫太史令李淳风观天象时,发现太白星连日出现在白天,于是,便占卜一卦,这一卦非常奇怪,李淳风不敢怠慢,奏太宗皇上说:“女主当昌。”与此同时,长安民间亦流传出一种手抄本《秘记》,上写:“唐朝三代之后,女主武王当有天下。”

太宗闻言大惊,决定将涉及《秘记》内容有重大嫌疑的人全部杀掉。在滥杀了许多无辜之后,屠刀悄无声息地举向了武则天。武则天应对自如,死里逃生。但猜疑心极强的太宗皇帝再也不相信也不宠幸武则天了。

武则天不但失宠,而且还被降为侍女。她举步维艰,整日如履薄冰。于是,她重新调整心态。侍女每日要侍立皇上的身边,每当武则天抬头,就会看到太宗皇上审视逼人的目光,她几乎崩溃了,她要生存下去必须调整心态,由心悸到坦然相对,经历了炙烤般的磨炼。作才人侍候皇上时身心娱悦,作侍女跟随左右,维护皇上尊严没有半点漏洞。太宗几起杀机,又几弃杀心,就这样武则天活了下来。

这时候的唐太宗已经步入人生的晚年,这一天唐太宗病了。太宗便让太子李治常来伺候自己,也方便给他传授治国之道。伺候在太宗身边的还有武则天,李治和武则天的故事也就是因为共同伺候太宗而正式拉开帷幕。

李治喜欢武则天是两情相悦的结果,在作侍女的几年中,武则天也没想到自己能被皇子李治看中,后来他们倾心相恋了。

武则天是个有心计的女人,她庆幸自己的转机来了,她努力迎合着李治频频送来的秋波。

宫廷中争权夺位的斗争从不停止。一会儿有人光彩四溢,飞黄腾达,一会儿有人悲怆落难,一蹶不兴。李治在宫廷斗争中被推上皇太子的宝座,武媚娘也跟着有了一线的希望。然而,这一线希望随着太宗皇上的驾崩而破灭了。

太宗皇上在死之前曾逼问武则天:“朕死后,汝有何打算?”他仍想着《秘记》中的谶语,惟恐武则天留在宫中将来夺他李氏的大唐江山。这一问,看似平常,实则藏匿着隐隐的杀机。这一问,若稍作迟疑或者回答不得当,便逃不脱杀身之祸、灭顶之灾。

武则天慌忙双膝跪地:“臣妾蒙圣上隆恩,本该一死相报,但是圣上病体一定会痊愈的,妾还要忠心侍君。若圣上怜爱,臣妾愿削发为尼,吃斋念佛,为圣上祈祷拜祝长生,以报恩宠。”

这是武则天急中生智自保的想法,也是与佛结缘的率真举措,也是她巧妙逃避太宗追杀的正确抉择。应该说,母亲对她的影响还是极为深刻的。

太宗觉得,只要武则天遁入空门,远离皇宫就去掉了缠绕自己的一块心病,便可万事大吉。所以他亲眼看着武则天收拾好东西,被发往感业寺削发为尼。

风凄雨悲,寒热无着。去感业寺的路上,武则天六神无主,伤痛的心中一片空白,真不知此去前途如何。

这一年,武则天25岁。

然而,新做皇帝的高宗李治,这位父皇在位时就与武则天偷渡情波的风流天子,他对武则天的绝代佳貌极为倾心,他是不会忍心让武则天去感业寺孤守青灯,永绝尘缘的。不过,更大的可能,李治对武则天,决不简单的相貌欣赏。陪伴了12年李世民,年龄到了25岁,也不会美丽到哪里。也可能是有多次对宫廷、甚至朝政的交谈,武则天超绝的见识,打动了李治,他才会下那么大的决心,将一个父亲的才人、长着自己一辈的女人再一次弄回宫里。

而当时的皇宫中,王皇后与萧淑妃的争宠之战正愈演愈烈。

不会生育的王皇后,为了彻底击败正被高宗宠幸的萧淑妃,几乎挖空了心思,到了机关算尽的地步。她打听到高宗与武则天近期频频偷情的事,高兴不已,私下派人命武则天蓄发,她一面向高宗进言,劝高宗将武则天也纳入后宫,由此而达到她离间皇上与萧淑妃的目的。

永徽四年(653)春,29岁的武则天奉诏,带着她与李治的私生子,告别生活了四年之久的尼姑生活,离开了感业寺,二次入宫,被高宗册封为昭仪,位列正二品之首,比首次入宫时的才人升了三级,成为妃嫔中身份地位较高的等级,仅次于贵、淑、德、贤四妃。这件事一下子轰动了朝野内外。

其实,武则天并不满足于当昭仪,她的目标是争夺皇后的位子。在李勣、许敬宗、李义府、崔义玄、王德俭、袁公瑜等庶族官僚的支持下,高宗开始谋划皇后废立之事。以国舅长孙无忌为首的褚遂良、于志宁、韩瑗、柳爽等极力反对。袁公瑜知道此事非同小可,立马将此事告诉武则天的母亲杨牡丹。杨牡丹立即将此事告诉许敬宗。许敬宗又转告武则天和高宗,在武则天的暗示和授意下,杨牡丹和许敬宗亲自找长孙无忌说情送金银珠宝,可是都遭到了拒绝。

就在这时,在朝廷内外又有传闻说“龙舟感孕”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武则天出生的始末。

武德九年七月,李世民受禅即帝位,改元贞观,尊高祖为太上皇,立长孙氏为皇后。

武士彟被免去工部尚书头衔,赐赏黄金二百斤,改任豫州都督兼管豫、息、舒、道四州诸军事。一年后任利州都督兼隆、始、静、西、龙等六州诸军事,增邑五百户,并赐珍物服玩。

当时他51岁,杨牡丹带着儿女离开长安,随丈夫移居利州,即今四川省广元市。

武士彟任利州都督有五六年之久,杨牡丹和女儿一直随他住在都督府。

广元市地处四川省北部边沿,嘉陵江上游,与陕西、甘肃接壤,是一座享有“川北锁钥”、“蜀门重镇”的历史古城。北连秦岭,南屏剑门;城东凤凰山岿然屹立,城西乌龙山凌空虎踞,群山环列,气挟风雷。又是剑门蜀道(古栈道)、嘉陵航道以及当代川陕公路、宝成铁路的必经之地。

武士彟莅任利州后,勤政爱民,像在扬州一样,没有多久,便把利州治理得人心安定,百业兴盛。

利州同仙掌有些相似之处,有山有水。可是嘉陵江比起渭河来,山光水色更迷人,杨牡丹作为都督夫人当然要参加这个重大的庆典。利州的商人和百姓特意为武都督准备好一只装饰非常漂亮的龙舟。武士彟和杨夫人登上了龙舟,观看竞赛。

时刻已到,指挥者一声令下,鞭炮齐响,锣鼓喧天,呼声雷动,龙舟顺着江面,争先驶向江心,显示出一片繁华盛况。利州山城的百姓都很高兴,锣鼓声、欢笑声、呼喊声,江岸边又传来男男女女的歌唱声。正在大家兴高采烈时,在都督府龙舟的上方出现了一片乌云,罩住了都督府的龙舟,周围突然一片漆黑,一条黑龙挟风带电,从乌奴山腾空而下,围绕官船盘旋一周,进入船篷后消失了。黑云很快升空向北方飘去,渐渐隐没。都督府龙舟上的人个个吓得出了一身冷汗,都说这是从未见到过的怪现象。武都督也惊诧不已,明明正午天空太阳红彤彤的,怎么会有风云出现呢?只有都督夫人半躺半卧在船篷里,看到那股狰狞的黑气是一条龙,钻进了自己的肚子里,她虽然吓了一跳,却没有什么不舒服。

过了一段时间,杨牡丹又怀孕了,武都督喜不自胜。

次年正月二十三日,杨牡丹临产,只是这次不像以前那样顺利。刹那间,厅堂上空彩云缭绕,金光闪烁,厅堂内香气氤氲;接着从东山上飞来一只五彩凤凰,绕都督府转了一圈,呜叫一声,随即展翅向长安方向飞去。如此怪异的现象,武都督有些惊魂不定,不知是吉是凶。正琢磨着,只听见堂屋内几声婴儿啼哭,杨牡丹生下了武则天。

当然,这只是人们的传说,这个神话传说应该是杨牡丹为武则天夺取皇后之位编造出来的,说武则天出生前是“黑龙感孕”,“凤凰来祥”,当然有利于她和王皇后的争权。武则天掌权后把利州西山改名为乌龙山,把江潭叫黑龙潭,改东山为凤凰山。又把杨牡丹当年在利州进行佛事活动的西山寺改名为皇泽寺,并进行修缮和扩建。

龙舟感孕的传说,为的就是废立之事的明争暗斗而出笼的。六年(655)十月十三日,高宗下诏:王皇后、萧淑妃谋行鸩毒,废为庶人,母及兄弟,一并除名,流岭南。

文武百官见废立大局已定,都倒向李勣、许敬宗一边,纷纷上表,请立昭仪为皇后。十月十九日,高宗正式颁布《立武昭仪为皇后诏》。诏书颁布之后,按贞观之礼,举行了隆重的“纳后”仪式,太极宫和常御殿张灯结彩,宴庆气氛异常热烈。武昭仪披霞戴冠,拜受册命后乘辂车,随鼓吹仪仗队,入宫,登上了皇后的宝座。

杨牡丹也被请进皇宫,她见到册封皇后的盛大场面,目睹了女儿的荣耀与尊严。车驾相从,彩旗猎猎,宫娥、侍从前呼后拥,就连于志宁、许敬宗、李勣、李义府这些元勋大臣们也跪地参拜,皇帝出宫亲自迎驾。想起在文水被武家子侄的歧视,想起女儿在感业寺的情景,想起自己18年寡居的困境,不由得泪眼涕零。女儿终于时来运转,她也苦尽甜来,她那时认为这是佛的慈悲,是她修禅的果报,是护法神的保佑。

不久,杨牡丹入居宫闱,在武皇后的请求下,高宗降旨屡加赐封。

身在宫中的杨牡丹,起居饮食、穿着日用由官府供给,平时有宫娥伺候,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丝罗绸缎,出外乘坐豪华的车辆。莫说武家子侄,就是宫廷所有的人,包括皇上在内,对她都很尊重。

显庆五年(660)三月,武后和唐高宗到并州武氏故乡,设宴招待“从官及诸亲,并州官属父老”,“赐酤三日”,又“祠旧宅,从武士彟、殷开山、刘政会配食”。这是武则天第二次回故乡,与20多年前不同的是,这次是带着皇上女婿衣锦还乡,光宗耀祖。这一年杨牡丹已是82岁高龄的老人了,但是,她精神健旺,和皇帝皇后同行,没有疲累的感觉。她也是离开文水后二十多年参拜丈夫的坟茔,举行了隆重的祭奠。

就在这年的十月,高宗得病,“风眩头重,目不能视”,便将朝廷政务交给武后代行,实质上算是掌握了朝廷中的一切权力,由她一人决策,独断独行。自此之后武则天展露了她的政治才能,由于武则天生性霸道,每当有大事抉择,高宗都受制于武则天,高宗非常不满,于是在麟德元年(664年)与宰相上官仪商议,打算废掉武则天皇后之位。但上官仪的废后诏书还未草拟好,武则天即已接到消息。她直接来到高宗面前,追问此事,唐高宗不得已,便把责任推到上官仪身上。十二月,上官仪被逮捕入狱,不久,即被满门抄斩。从此以后,唐高宗每次上朝,武则天必在帘后操纵,天下大权完全归武后掌握,甚至连生杀大事都由武后决定了,高宗只能唯唯从命,所以,朝廷内外都称为“二圣”。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