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最清廉”的北魏王朝 文武百官从没有工资收入

2016-11-24 16:06:22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南北朝时的北魏王朝是南北朝时期最强大的国家,许多制度、章程最初却显得原始稚嫩,就说“工资”也就是官员俸禄吧,北魏从道武帝重建代国的

南北朝时的北魏王朝是南北朝时期最强大的国家,许多制度、章程最初却显得原始稚嫩,就说“工资”也就是官员俸禄吧,北魏从道武帝重建代国的登国元年算起,直到孝文帝拓跋宏太和八年才“班禄”(给官员发工资),文武百官“零薪上岗”的时代,居然长达98年。

史书记载,这98年里北魏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钱货无所用”,这道理不难理解:连官员都一文不名,市场上又何尝用得着钱币?当时天下分裂,列国征战,游牧出身的北魏主要靠按部落传统分配战利品,维系各级官员的生计,并满足他们的致富念头。

北魏开始用钱,是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当年皇帝下诏“天下用钱”,并开放民间铸钱。具有创造性的是,北魏在一开始就确定了钱的换算公式,即一匹绢折合法定货币太和五铢200文,这应该是中国首次以立法形式,规定钱币的换算价格。但如此煞费苦心的安排,收到的效果却是戏剧性的:法定货币太和五铢只能在京城洛阳的几个官办市场里流通,其他市场、地方要么不收钱币,要么只收古钱,不收新钱。

对此,北魏君臣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对策,包括收回铸钱权,但问题却直到北魏灭亡都没能彻底解决。其实当时的北魏并非没有明眼人,大臣杨侃和高恭之等就曾做过“金融市场调查”,并发现了个中奥妙:太和五铢不是真的“五铢”。

按照高恭之的调查,太和五铢名义上重五铢,按二十四铢一两计,一铢重0.65克,五铢钱的重量,应在3.25克左右,但北魏的太和五铢却“无二铢之实”,即不到1.3克重,缺斤少两达60%以上,品质之差,到了串起来会破,放在水面上不沉的地步。很显然,这种奇妙的“剪刀差”便人为在市面上造成了两种钱:普通五铢(古钱)和太和五铢,在政权控制力、尤其对自己所不熟悉的商业流通领域控制力尚薄弱的情况下,又如何能强令这两种压根不是一码事的钱,按同等面值流通?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