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西太后”慈禧的少女时代 美若天仙 惊为天人

2016-11-18 13:57:58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近日对外开放的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代绥远大将军署衙内展出了许多珍贵文物,其中有一部分陈列讲述的是慈禧太后少女时代在绥远城(现呼

近日对外开放的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代绥远大将军署衙内展出了许多珍贵文物,其中有一部分陈列讲述的是慈禧太后少女时代在绥远城(现呼和浩特市)生活的情况,这一情况至今鲜为人知。

将军署衙大堂西侧原为官房,是将军以外的官吏处理公务或休息的场所,目前这里辟为慈禧太后少女时代家庭生活的展室,展出慈禧手绘的两幅国画及家庭生活用品铜盆、铜壶、银锭等。

慈禧之父名惠征,是镶黄旗人,惠征由安徽的后补道台升任归绥兵备道台,便带着15岁的女儿兰儿(慈禧小名)及全家来到绥远城,先后在庆丰街(呼和浩特现有东落凤、西落凤街)等三处生活居住。

从一些历史资料上看,少女时代在绥远城居住的慈禧对文学、书画和历史非常有兴趣,她在此读书、学画、下棋、弹琴,且经常骑马射箭。对于少女慈禧的长相史书中并无记载,野史中描绘她:"每一出游,旁观者皆喃喃做欢喜赞,谓天仙化身不过是也"。

慈禧书画及代笔人

慈禧(1835——1908),民间百姓俗称"西太后",是位妇孺皆知的人物。慈禧除善弄权术、热衷政治外,生活中喜爱书画,尤其爱以"自己所作的"书画赏赐群臣,以示恩宠,笼络人心。实际上慈禧本无艺术才华,其书画多由人代笔,钤上慈禧专用的印章即成了慈禧本人的作品,所以,严格地说,将慈禧的书画称为慈禧款的书画更准确一些。

那么,慈禧亲手所作的书法与绘画是什么样子呢?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慈禧于光绪30年(1904年)7月2日用朱砂墨书写的《磐若波罗蜜多心经》,由此可窥慈禧亲书的真实面目。此经文其字结构呆滞松散,笔力孱弱稚嫩,毫无生气,属于初学墨书的水平。至于慈禧亲笔绘画,可见钤有"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的慈禧"蓼花螳螂"画稿,画上有老师所作的批语,其中不乏"板墨甚有佳处"、"好"、"有笔意"等阿谀之词。然而细审其画,同样属于初学者的水平;蓼花几如断枝枯叶,枝与枝之间杂陈不接,叶与花零乱,其用笔畏缩迟疑,全无功力;一只螳螂也画得离骨岔气不合章法。由此可见,慈禧的绘画能力还远没有达到独立成画的水平。

为慈禧代笔的画家叫缪素筠(1841年——1918)名嘉蕙,云南昆明人,是慈禧绘画的最重要代笔者。缪素筠入宫后,因惯于官场世故,又加之她唯喏承上、和气对下,故博得上至后妃、下至宫监的一致赞赏,尊称她为"女画师"、"缪先生"。慈禧对她优礼有加,赏三品服色,月俸二百金,免其跪礼,常令缪素筠位居其左右,随时教她画画,或为她代笔作画。而清末宫廷画家屈兆麟则为慈禧代笔画松、鹤、灵芝等。

慈禧本人艺术鉴赏力、表现力的低劣,导致了她执政期间宫廷绘画以平庸著称。这期间既没有培养出有创造力的画家,又没有创作出对当时的画坛,或对未来的画坛有影响力的作品。晚清的宫廷绘画在来自民间的、艺术上生机勃发的"海派"绘画的映衬下,越发显得苍白无力,以致常使人们忽略了它的存在。

慈禧后裔揭谜慈禧身世

在北京东城区朝阳门内芳嘉园11号,有一座青砖灰瓦,朱漆大门的漂亮院落,门内建有照壁、水池,院内的两架长势旺劲的紫藤萝,以及一株尚在结果的秋海棠,和闲置在墙边的抱石门墩,废弃在屋角的剥落砖雕,似乎还能让人寻觅到这里昔日作为公爵府邸的遗迹。在这座典型的中国古代套院的大门上高悬着一块由爱新觉罗·毓垣所书"桂公府"三个大字的匾额。当年,就是从这里,走出了两位大清皇后,即慈禧和隆裕。一门两皇后,两世皇国丈的特殊身份,也使居住在这座"桂公府"里的叶赫那拉家族,门庭显赫,后世清史专家也将这座"桂公府"誉为"清末两代皇后的凤凰窝"。

近日,笔者特意去了这座北京城里的"凤凰窝",并有幸见到了从这个"凤凰窝"走出来的一位叶赫那拉氏家族的后人——慈禧的四世曾孙叶赫那拉·根正。

叶赫纳拉氏的起源与大清第一位皇后

据叶赫那拉·根正说:"关于叶赫那拉氏的起源,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元末明初时,已在叶赫河建立了叶赫城的叶赫那拉氏家族与爱新觉罗家氏族发生了一场战争,当时,爱新觉罗家族的头领为了使叶赫那拉氏臣服,就指着大地说道:‘我们是大地上最尊贵的金子(爱新觉罗就是金子的意思)!’而叶赫那拉的首领听了一阵大笑,他指着天上的太阳说道:‘金子算什么,我们姓它!’叶赫那拉氏最后打败了爱新觉罗,成为当时东北最大的一支部落。"

据史料记载:叶赫那拉氏是满族中的大姓,也是起源较早的姓氏之一。叶赫那拉氏最早的祖先可追溯到五代时期的海西女真,其始祖叫星垦达尔汉,原姓土默特。叶赫那拉氏的始祖,原来是蒙古人到扈伦部,他招赘在那里,那拉的意思就是爱,他领有其地,并成为一国,因为他的国是在叶赫的河边建立的城市,所以叫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氏是满族八大姓氏之一,其中也先后出过许多文豪武将,如历来被誉为"清初学人第一"的满族杰出文人纳兰性德就姓叶赫那拉。但真正使叶赫那拉扬名天下的,当属叶赫那拉氏的三位皇后。

影视剧中的美貌慈禧

那根正(叶赫那拉·根正现用名)先生告诉笔者:"叶赫那拉氏和爱新觉罗氏世世代代都是血统之亲,努尔哈赤就是叶赫那拉氏所生,也是叶赫那拉氏家的姑爷,他的皇帝儿子皇太极也是叶赫那拉氏所生,在大清朝时有一个世代说法,叫叶赫那拉家世代出美女。"

这里那根正所说的努尔哈赤的皇后,也就是皇太极的母亲,就是大清第一位皇后孝慈高皇后。孝慈是叶赫部长杨吉努之女,在明万历十六年,她14岁时是作为建州女真与叶赫女真结军盟的条件嫁与努尔哈赤的,她与努尔哈赤生活了15年,仅生下皇太极一子。她于29岁便病逝,于清崇德元年被皇太极追谥为太祖高皇后。

在孝慈与努尔哈赤共同生活的15年间,正是努尔哈赤积极向外扩张,统一女真各部,并收降一部纳娶一妃的辉煌时期。

据那根正先生讲,努尔哈赤是用36年的时间统一蒙古与东北其他各部之后,最后才向叶赫那拉氏宣战的!原因有两个:其一,叶赫那拉最强大;其二,叶赫那拉的汗是他的亲舅舅,各守关的将领都是他的表哥、表弟,都是亲人。当时,努尔哈赤带着他的千军万马,包围了叶赫城,但他没有马上宣战,而是跪在城前三天三夜,请求叶赫那拉氏投降,团结起来,共同对付明朝政权。可是叶赫纳拉家族认为,你是我们家的姑爷,你不听我的指挥,还要听你的,那哪行呀!坚决不同意。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努尔哈赤下了一道令,凡是愿意投降的,一律高官厚禄,凡是反抗的不管是谁,我六亲不认,一律尸首分家。就这样,努尔哈赤向叶赫那拉宣战,经过激烈的战斗,努尔哈赤最终杀进城去,杀了几万人,而叶赫那拉氏的那些被包围的首领也纷纷自杀,宁死不降,直到最后,老一代的都死了,剩下年轻的看到大势已去,大势所趋,才向努尔哈赤投降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故事,一直流传着叶赫那拉与爱新觉罗为世仇,宫中后妃与秀女,不选叶赫那拉氏的传说。不过,那根正告诉笔者,"其实这是荒诞无稽之谈,不仅高祖(努尔哈赤)的皇后、太宗(黄太极)的生母是叶赫那拉氏,太宗的侧妃和以后的圣祖(康熙)的惠妃、高宗(乾隆)的顺妃,亦都出于叶赫那拉氏。不过,让叶赫那拉家族真正门庭显赫名扬天下的却是慈禧皇太后!"

两幅慈禧肖像留下的千古谜团

荷兰人华士·胡博用他的两幅慈禧油画肖像,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百年谜题。这两幅画,容貌的细节不同,精神气质更是迥异,这是什么原因呢?哪幅画更接近晚年慈禧的真实面貌呢?

如果慈禧知道这位画家还另外为她画了一幅肖像,她还会对他说“Good”吗?

当一位荷兰画家把他绘制的肖像小样交给慈禧审阅的时候,太后出人意料地用英语评价道—“Good!”

这是1905年曾经真实发生的一幕。慈禧讲出这句英语并不奇怪,此前,她曾多次问过当时担任外务部右侍郎的伍廷芳,英语中“好”字怎样说。慈禧也曾向伍博士问过其他一些英语词汇的发音。不过,也许由于潜意识的作用,她从来没有问过英语里用得最多的两个词汇—“谢谢”和“对不起”。不管怎样,说“Good”,证明慈禧对这幅画十分满意。然而,对画家来说,令客户满意的作品,一定是最真实的么?至少,这位叫做华士·胡博(HubertVos)的画家心中,大概不作如是想。如果说“Good”的慈禧太后知道他此时心中打的主意,只怕会改用满清十大酷刑来招待这位客人。因为,这位荷兰画家还另外为她画了一幅肖像,太后并没有见过。

巴黎画廊展出的慈禧肖像(局部),让人感受到她强大的意志。

德和园保存的慈禧肖像(局部),神态安详,显得保养极好。

如果到颐和园参观,在德和园里可以看到一幅镶嵌在落地镜框里的油画,高234.5厘米,宽144厘米,画中的慈禧坐在硬木靠椅上,透视合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显得保养极好。2007年专程从荷兰赶来修复这幅油画的文物专家安娜·范·格里文森评价道:“几乎可以感到太后脸颊上脂粉的质感。”在很长时间里,人们都认为这是慈禧的油画肖像中最为真实准确的一幅。能得到这样的评价,与华士·胡博的艺术造诣是分不开的。

华士·胡博,本名HubertVos,1855年生于荷兰,在中国期间一度用名胡博·华士,但被清朝官员提醒在中国姓应在前,于是改而自称华士·胡博。他是荷兰最出色的肖像画画家,曾为荷兰女王、朝鲜国王、李鸿章、袁世凯等绘制过肖像。他是欧洲最早开始重视有色人种肖像画的艺术家,也是唯一为慈禧画过像的男画家。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德和园里这幅画,并不是华士·胡博为慈禧所绘的唯一肖像。1906年,他在巴黎画廊展出了另一幅慈禧的画像。画中的慈禧完全没有德和园所存油画中的慈祥温和,而是带着咄咄逼人的表情。展出中曾有报刊评价此画—“最佳处就是双眼,让人直视片刻就不得不闪避开,仿佛这位东方的太后就在你的面前,肆意燃烧着她的权势和淫威。”这幅画现存于哈佛大学福格美术博物馆。

颐和园和巴黎画廊,哪一幅肖像才是慈禧的真容?

那么,这两幅画中,哪一幅更接近真实的慈禧呢?华士·胡博虽然曾两次访问晚清的中国,但是他见到慈禧并为其画像的机会,只有一次。

华士·胡博第一次到中国,是1899年。说来这次旅行颇有些浪漫,那是他环球结婚旅行的一站,他娶了夏威夷公主凯克拉尼(当时夏威夷在一位女王的统治之下,还没有并入美国)。在中国,他曾经为庆亲王奕劻、李鸿章、袁世凯等画像,并曾提出想为慈禧和光绪画像,但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不过这几张画还是为他带来了机遇。1905年,慈禧命人邀华士·胡博来中国为自己画像,其原因据说是因为看到了胡博为奕劻所绘肖像,十分欣赏。

1905年6月,经伍廷芳邀请,胡博来到北京。从6月20日开始,共画了四次,但他并不知道绘画的地点。他的记述称,是从兵部衙门随同伍廷芳和载振前去画像的,“走入城关,看到荷塘环绕花园,乘小船进入,而后在殿宇中等待太后的到来。”后人估计,胡博作画的地点是中南海,在当时慈禧经常居住的仪鸾殿附近。胡博回忆当时“光从左侧射来”,这正是巴黎展出的那幅画很鲜明的特征。在这里,胡博画出了肖像的小样,而后在酒店将作品完成,在获得酬劳后离开中国。三年后,慈禧死去,胡博再不曾见过这位太后。

由此可以推断,两幅画像,描绘的都是1905年的慈禧,时年69岁。显然,在巴黎展出的那幅慈禧肖像,更为符合这个年龄。

也有与此结论相反的证据。首先,现存当时慈禧的照片中,其形象与德和园的画像更为接近。颇有人回忆慈禧晚年保养得法,显得比真实的年龄年轻。不过,考虑到当时的照片都要经过严格的修版,真人与照片相差很大的现象并不罕见。其次,在胡博的回忆中,绘画现场宝座后面是竹林图案的帘子,慈禧身边有盛放苹果的盘子,两边还有孔雀毛大扇。这些,都与德和园画像的背景更为一致。

然而,胡博在回忆中讲到,他最初试图绘制的慈禧肖像,是“希望画成背景较暗,略带神秘色彩的图画”。在巴黎展出的慈禧肖像正是如此,一条龙在背景中似隐似现。也许这幅画才是胡博心中理想的创造?

慈禧并不想要一张完全真实的画像

不妨再看看胡博关于绘画过程的详细描述。他说,在巴黎展出的慈禧肖像,是离开中国后参照他在北京所画小样绘制的。这个小样显然不是慈禧审阅过的那个,而是他当年6月20日第一次绘画后制作的另一个小样。这是因为,在6月20日的绘画完成小样后,清廷方面曾提出一系列更改要求,包括:去掉眼睛上下、鼻子等处的阴影,眼睛加大,眉毛要直,嘴角要朝上,嘴唇要丰满。据说,这是慈禧亲自提出的要求。

胡博正是根据这个要求完成了第二个小样,先经过载振等人的审阅,感觉满意后再次转交慈禧。这一次,慈禧又提出眼睛要向上睁开一点。这样,再次修改的小样才成为德和园保存肖像的蓝本。可以看出,德和园肖像上,这些修改意见都得到了充分的响应。胡博也明白了,慈禧并不是如自己所推测的那样想要一张完全真实的画像。

巴黎画廊中的慈禧,双眼上下都有明显的阴影,突出了眼袋的存在,而且明显画出了弯曲的眉骨,显示慈禧的眉毛是重新画过的。鼻梁更加坚挺,突出了额头的川字文,嘴角很明显地向下弯曲,嘴唇棱角分明—在西方这或许都是表达人物具有强大决断力的一种手段,但东方人看来,是有一点女生男相,可能感到不舒服。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慈禧才要求进行修改。

由此可以推断,巴黎画廊的作品,与胡博的第一个小样更加接近。换句话说,也就是与真实的慈禧更加接近,因为胡博在制作第一个小样的时候,目的肯定是尽量真实。

仔细端详这幅肖像,诚如胡博对慈禧的描述—“坐得笔直,显出坚强的意志,脸上皱纹也带着深意似的。”也只有这样一个刁悍的那拉氏,才能够解释那个时代一件件令人惊怵的往事吧。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