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夏国的“灿烂”建国史 让后人感叹压迫之巨
五胡十九国的时候,中原大地上出现过很多短命小国,大部分历经两三代领导人就灭亡或者名存实亡了,放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只是过眼云烟而已,但在当事人的角度,情况就不同了——毕竟从芸芸众生成为了一国之主,那成就感,不是一般地。
其中有一个夏国,历史上的学名叫胡夏,开国皇帝叫赫连勃勃,占地“千里”,按照其他国家的评价,是个“巴掌大的小国”。不过这都不妨碍人家对自己的成就有自豪感。
赫连勃勃在任一共十八年,其中带领部众四处流浪打游击六年,正式建都立国十二年。在他死之前,他对自己事业达到的高度很是满意,于是安排御用笔杆做了一篇规模宏大的成就报道,经过审定后,镌刻在了首都统万城内一块石碑上,以宣告国民、永载史册。这篇碑文在他死后第三年,北魏攻陷统万后被外国人读到,然后以“奇文共赏”的方式写进了历史。
这篇宏伟的成就报道都说了什么呢?因为相当相当的长,在此就不一一照录,大概讲述一下:首先,它高度评价了胡夏国的开国领袖、英明君主赫连勃勃,称其为尧舜后裔,中原正统;其次,它回顾了胡夏的艰苦卓绝、辉煌光荣的建国大业,展现了领导人卓越的战争艺术和远大战略;再次,它总结了立国十几年来的建设成就,具体描述了统万城的城市建设和和谐盛世的构筑;最后,它以一首诗结尾,讴歌了圣王伟业。
这么伟大的帝国,实际上是怎样的呢?据史料记载,赫连勃勃生性残暴,草菅人命,杀戮无度。凡造兵器完成后必杀工匠,死者数千;经常自立城头,手执弓箭,见不顺眼者,辄杀之;臣下进谏,视为诽谤,先割舌头而后杀头。他的建国大业虽然的确有他战略不凡的一面,但他拥有的土地都是靠以怨报德、忘恩负义,从恩主那里抢来的。建设这个辉煌的统万城,其过程相当血腥和残忍,《晋书》称“乃蒸土筑城,锥入一寸,即杀作者而并筑之”。在那个大分裂时代,征战连年,人民穷困,但北魏攻陷统万时,俘虏的赫连勃勃和第二任领导人赫连昌的嫔妃、公主和宫女有数万人之多,另外还有国有马匹三十万匹,牛羊数千万头,国库中保存的奇珍异宝、旌旗车辇不计其数。以至于当北魏皇帝拓跋焘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不禁感叹:“巴掌大的小国,竟然把人民奴役到这种程度,怎能不亡?!”
看完这腐败展览,又看到石碑上那篇成就报道,拓跋焘极其愤怒,一定要把写这篇不实报道的人揪出来杀了。人是找到了,想杀的时候被手下一个大臣拦住了,大臣说知识分子也不容易,不见得是自己想写,是不敢不写而已。拓跋焘想想也是,就算了。
拦拓跋焘的这个大臣叫崔浩,他的这段理论多年后在自己身上以另外一种方式应验。拓跋焘下旨让崔浩主持编写一组歌颂拓跋家族的碑文,崔浩编写了,但其中有部分内容不符合领导的要求,结果,他被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