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历史上古代战场的秘密武器 居然能当十万兵?

2016-11-05 08:38:03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已经意识到了音乐在战争中的积极作用。史载黄帝与蚩尤大战时,蚩尤不敌黄帝而大败。黄帝乘胜追击到了漳河沿岸一带,适

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已经意识到了音乐在战争中的积极作用。史载黄帝与蚩尤大战时,蚩尤不敌黄帝而大败。黄帝乘胜追击到了漳河沿岸一带,适逢寒冬季节,水冷刺骨,兵不愿渡。黄帝便令他的乐师即兴作了“渡洋之歌”,教唱三军。于是士气大振,将士们冒寒风涉冷水,渡过了漳河,把蚩尤杀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黄帝终获大胜。后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诸侯见蚩尤像不战而降。

从“四面楚歌”到“四面吴歌”

一提乐曲在古代战场上瓦解敌军的作用,我们就会想到“四面楚歌”的典故。楚汉相争最后一役,刘邦与韩信、彭越等合兵,将项羽军层层围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县南)。刘邦让士兵大唱楚地歌谣:“九月深秋兮四野飞霜,天高水涸兮寒雁悲伤。最苦戍边兮日夜彷徨,披甲持戟兮孤立沙岗。离家十年兮父母生别,妻子何堪兮独宿空床?白发倚门兮望穿秋水,稚子忆念兮泪断肝肠……”项羽闻而大惊,说:“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楚军斗志于是瓦解殆尽,天下遂归刘邦。

据东汉学者应劭考订,刘邦军队当时所唱楚歌为《鸡鸣歌》。此歌产于何地?查项羽叔父项梁最初在吴(苏州)起义,楚兵应多吴人,所以有人说“四面楚歌”当为“四面吴歌”。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千余年之后,历史上再次发生“四面吴歌”之事。明朱睦桔所著《革除逸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于1398年在南京去世,孙朱允炆即位,削诸王权。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不服,欲夺皇位,于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当时朱棣围攻易州西水寨,久攻不下。西水寨士兵多为南方人,天寒衣单困守孤寨,士兵无不动思乡之情。一个月夜,朱棣令士兵从四面八方唱起吴歌。寨中士兵听到凄凉的家乡之歌,闻之皆怆然泣下,不少人弃甲出寨投降,西水寨很快就落入燕王朱棣之手。

“快马健儿,不如老妪吹篪”

一曲能当十万兵。音乐起到不战而胜作用的历史战例还有不少。晋人刘琨任并州(今太原)刺史时,曾被胡骑围困数重。夜晚,刘琨乘着月色登上城楼清啸,啸声凄恻忧郁,胡人闻之凄然长叹,心无斗志。夜半时,刘琨又吹起胡笳,胡人听到自己熟悉的乐曲,无不痛哭失声,人人都起故土之思。刘琨连连吹奏胡笳,其音越发清越悲凉,胡人终于无法忍受,撤围而去。

北魏时,河间王元琛又把刘琨的方法重复了一次。元琛为秦州剌史时,羌人叛乱,屡次征讨均无功而返。元琛帐下当时有个善吹篪的婢女叫朝云,元琛就让朝云装扮成贫妪,前往羌营乞讨。进入羌营后,朝云便伺机吹起篪来。绵绵的忧思尽从朝云的篪中飘出,羌人听了涕泪涟涟,相互说:“何为弃坟井,在山谷为寇也。”于是全部归降。小小的一管篪竟制服了一支如狼似虎的军队,人们赞扬朝云说:“快马健儿,不如老妪吹篪。”

“人劳其形疲其神志,悦其心则忘其身”

音乐还是力量的源泉。列国纷争的春秋时期,管仲随齐桓公出征。长途行军使士卒疲劳不堪,速度缓慢。管仲遂作《上山歌》、《下山歌》,让他们歌唱。士卒们精神为之大振,先前的疲劳一扫而空,行军速度因之加快。齐桓公问管仲这是什么原因,管仲回答:“人劳其形疲其神志,悦其心则忘其身。”桓公听后感叹地说:“原来力可歌取也”。近代的音乐于战争的意义,更是不可小觑。《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激励了多少中华儿女浴血奋战,杀敌报国;《游击队歌》又让多少爱国青年投入到了民族解放的战争中去。世界史上的音乐鼓舞士气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古希腊斯巴达人曾被敌人围困日久,无奈之下,只好派人杀出重围去雅典求援。不料雅典主帅只派了一名瞎眼跛足的音乐教员前去增援,斯巴达人大失所望。来自雅典的音乐教员下车伊始,就四处教唱军歌。谁知在军歌的激励下,斯巴达人士气大振,一举击溃来犯之敌,转危为安。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