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中国史上的屠城名将常遇春 四十暴亡是报应吗

2016-11-04 11:42:10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常遇春(1330~1369), 字伯仁,号燕衡。汉族。安徽省怀远县常家坟镇永平岗人,明朝开国名将。朱元璋麾下的一员骁将。几乎每占领一座城池就

常遇春(1330~1369), 字伯仁,号燕衡。汉族。安徽省怀远县常家坟镇永平岗人,明朝开国名将。朱元璋麾下的一员骁将。几乎每占领一座城池就忙着屠城,杀降更是常有的事儿,也是个杀降屠城的祖宗。

一次在睡梦中慌慌忽忽间想起小时候的屈辱,便下令屠城,等他醒来,发现军士都不在军中,便问近伺:近伺回禀:将军命令屠城,常遇春马上惊出一身冷汗,急令收兵,这时大军已屠城20里,满城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常遇春喜欢杀俘,朱元璋与陈友谅的大战导火索就是因为常遇春活埋了陈4000人。

元至正十八年九月(1358年)陈友谅又使赣州遭受一次危难。陈友谅遣将幸文才率兵围赣,使人招降,全普庵撤里(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和总管哈海赤死守,杀招降人。八月,民间食尽,九月军无见粮而守益力。陈友谅兵入城后,愤其久不下,燔劫一空,居民歼焉。赣州百姓又遭受一次屠城。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距陈友谅屠城后不过六年,常遇春围攻赣州,二十五年(1365年)正月,陈友谅党熊天瑞,援绝粮尽出降,城内已无人可杀了。赣州流传一则故事,说常遇春攻城不下时,发怒要杀赣民百万,后来杀了一个姓黄名百万的人了事。

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朱元璋出兵攻打张士诚的都城平江(今苏州)受挫,后破平江便下令屠城,

洪武元年(1368),泰州为吴王张士诚占据,朱元璋命大将常遇春率兵攻取泰州。因为久攻不下,朝廷对泰州人十分仇恨。后来常遇春用水陆两路夹击的方法攻破泰州,进城后大肆屠城。同时,朱元璋命人从高家堰放水淹淮扬,泰州随即成为一片泽国。一时间,泰州兵灾加水灾,百姓非死即逃,以致城空地荒。朱元璋下令迁移苏州部分百姓到泰州定居。

朱元璋在金陵(今南京市)先后打败了陈友谅(据武汉)、张士诚(据苏州)、方国珍等江南所有起义军,统一了江南地区,便派正付元帅徐达、常遇春带领雄兵北上灭元。常遇春于苏北攻入山东占领济南,在东进青岛途中,先包围了鲁中重镇潍县城。由于守城元兵拼死抵抗,并强制不少看青壮年百姓上城保卫,使明兵费了很多时日,做出重大牺牲才将县城攻下。常遇春因此恼羞成怒,下了屠城命令,将全部元兵及大部分城内居民杀死。

常遇春领军北伐在东昌与元军激战,明军攻入城内发现各家门上挂一木牌,表面写着欢迎明军,背面却是欢迎元军。常遇春于是下令屠城,城内和附近村庄几乎断绝人烟。到明朝洪武二十四年,东昌府属十八个州县只有2万多户。

1369年常遇春部将潭州指挥严广讨平饶鼎臣,血腥屠城。明嘉靖刊《湘潭县志》称其屠城后,仅余“潭民七户”。

这次屠城使湘潭人口剧减,湘潭城内“土著仅存数户”(汪煇《湘上痴脱难杂录》),包括乡村,全县仅存4653户,20053人,可见当时杀戮之惨。因为经历这场浩劫,湘乡、湘潭从此由州降为县。

在红巾军尚艰苦战斗之时,朱元璋就有了想统一全国,爬上新的皇帝宝座的打算。故在基本推翻元蒙朝廷时,他就又和陈友琼张士诚摆开了新的战场,更加惨烈地撕杀起来。这样,常遇春在进军苏锡常的路上,当然先要解决导墅的后臧城和珥陵的葛城这些障碍。

常遇春先用借兵的计谋,想兵不血刃就吞并掉后臧城和这支千百人马,未想到符宝二和后臧的义军将士们偏偏不卖他的帐,这样,两下当然就只能刀兵相见。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关头,符宝二和弟兄们作了殊死的搏杀,给敌军以重创,但终究寡不敌众,城还是在壮烈中破溃了,符宝二和所有的义军将士,全都战死在城头和巷间。

城破后,常遇春纵兵进行屠城,一把火烧了城中所有的房屋,城内所有的人也全都被残酷杀戮,连躲在地下阴沟里的男女老小,也没有肯放过一个,尸堆里几乎很少有人幸活下来。

洪武二年(1369年)七月,常遇春自开平率师紧急南归,大军行至柳河川(今河北赤城县西),下马时突觉燥热异常,于是便迎风卸甲休息,谁知凉爽未解,竟然顿时全身疼痛,急唤随军郎中诊治,却不明病因,郎中只得临时杜撰了一个病名,曰:卸甲风——也就是卸甲时中风的意思,倒也贴题。

得病名堂虽然有了,但却无从施药下针,常遇春霎时间全身遍体剧疼,而且越来越烈,连从前痊愈已久的箭创旧伤也无端溃裂!

这种怪病唯有病人自己知道!常遇春自知不起,亟召李文忠入帐,向自己的副将嘱托军事,与战友惨然诀别。

当夜,七月七日,也就是天上牛郎织女于银河之上鹊桥相会的日子,常遇春暴卒于军中,一代将星陨落,年仅四十岁——这也是中国民间的“虚岁”算法,常遇春其实仅仅活了三十九周岁。

朱元璋闻丧大为震悼,赐葬钟山之下,并亲自出奠,常遇春一生为将未曾败北,自言能将十万军横行天下,军中有“常十万”之称,人们美称他为“天下奇男子”。死后,被追封为“开平王”,故六泉口又有“开平寨”之称。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