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泰山《飞龙篇》碑刻与“绣虎”曹植

2017-01-06 10:40:16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泰山魏曹植的《飞龙篇》诗碑现存于岱庙汉柏院东碑墙上,与东汉张衡的《四思篇》同刻于一块碑上。碑高60厘米,宽110厘米。诗文13行,满行11

泰山魏曹植的《飞龙篇》诗碑现存于岱庙汉柏院东碑墙上,与东汉张衡的《四思篇》同刻于一块碑上。碑高60厘米,宽110厘米。诗文13行,满行11字,字径4。5厘米,隶书。此碑原在岱庙环咏亭,为明万历年间重修环咏亭时所刻,书写人不详。国民党山东省政府驻泰安时,改岱庙为中山市场,在环咏亭、道院建旅馆澡塘,环咏亭被毁后,历代名碑大都散失,此碑幸存,1958年置此至今。

曹植的《飞龙篇》是写登泰山遇道人的诗篇。《飞龙篇》全诗为“晨游泰山,云雾窈窕。忽逢二童,颜色鲜好。乘彼白鹿,手翳芝草。我知真人,长跪问道。西登玉堂,金楼复道。授我仙药,神皇所造。教我服食,还精补脑。寿同金石,永世难老。”翻译出来为:“早上游览泰山,云雾缭绕。忽然遇到两个仙童,脸色童颜焕发很有精神。乘坐着白鹿,手握灵芝草。我知道这就是修真之人,就长久地跪下来向他们请教。真人就走向西面玉石砌造的亭台,在黄金修建的楼上向我说道。给我仙药,是神仙皇帝所制造的。他还教我怎样个吃法,说是能还精补脑。寿命向金石一样长久,永远不会衰老。”

自东汉张道陵创道教后,其信徒很多,黄巾军起义,就是以道教相号召的。泰山周围,为黄巾军活动地区,道教传播亦广。道家讲究炼丹服食,可以长生不老,曹植遭兄曹丕的妒忌,抑郁寡乐,其亦有惑于此,作为精神寄托,诗中多涉神仙怪诞之说。

曹植(公元192年—232年),字子建,曹操和卞氏所生的第三个儿子。史载,他聪颖不群,l0岁出头的时候,就已经诵读了几十万字的诗论及辞赋,还写得一手好文章。一次,著名文人邯郸淳从荆州来投奔曹操,曹操让他去见曹植。曹植十分兴奋,沐浴之后,披发袒胸地舞了几个回合,又背诵小说千言不止,接着他整顿衣冠,与邯郸淳纵横古今,侃侃而谈,谈罢宴饮,席上又是一番风流。邯郸淳出来就对人说,曹植真是一个神人!所以当时人们便盛传曹植是“绣虎”,意思是说他文采斑斓,独领风骚,雄如虎王。

作为建安诗坛的代表,曹植的诗中有十余首写到了泰山,其中的代表作是《飞龙篇》、《驱车篇》、《仙人篇》等。这些作品中充满了游仙诗的奇幻和缥缈。诗中的泰山宛然仙境,群山环抱、晨雾缭绕之中,白鹿、芝草、道童、真人,配以玉台、金楼、仙丹等,塑造了一个令人神往的方外奇妙世界。

当然,曹植也只是借此表达希冀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的愿望,展现他摆脱尘世束缚,获得生命自由的渴求。想想他当时的处境,“绣虎被囚”,有的应该只是苦闷罢了。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