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名臣于谦故居在哪 于谦墓在什么地方
明朝于谦故居
明朝于谦自幼在浙江杭州长大,所以明朝于谦故居也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清河坊祠堂巷42号。明朝于谦在进入明朝廷之前,一直都在此读书学习。从外观来看,明朝于谦故居是典型园林式结构,砖墙和青瓦呈现了明清建筑特色。公元1466年,明孝宗为于谦平反之后,当地的百姓为了纪念这位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便将于谦故居改为了怜忠祠。
如今,明朝于谦故居已经焕然一新,故居里面还保存着与于谦有关的遗物,比如造像碑、旗杆石等等。明朝于谦故居如今已经成为浙江省重要的一处人文景观,距离西湖不到一公里。在当地政府的决定之下,明朝于谦故居已经免费向公众开放。一进入于谦故居,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口井,这口井一面靠墙,另外三面是由石栏杆团团围住的。话说于谦当年就是在此汲水生活的,如今井圈内壁绳痕迹还清晰可见。
井的旁边便是一个起居室,这个起居室大约十平方米,于谦曾经就在这个房间居住。每天早早起床后便在井边打水洗漱,而后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涯。“忠肃堂”是明朝于谦故居的主建筑,里面的陈设十分简单,基本上可以一眼望到底。忠肃堂门楹上写着一副对联,内容是“吟石灰、赞石灰,一生清白胜石灰;重社稷、保社稷,百代罄击意社稷”。如今,来明朝于谦故居的游人络绎不绝。
明朝于谦墓
明朝于谦是著名的民族英雄,于谦去世后,后人为了纪念他,便修建了于谦墓。如今,明朝于谦墓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三台山麓。明朝于谦墓修建初期,呈坐西朝东样式。清朝著名学者曾到于谦墓参观游览,并题下“赖于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公元1466年,于谦冤案被平反后,明孝宗为了表彰于谦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和对明朝廷的贡献,便给于谦封赐谥号“肃愍”,并在明朝于谦墓旁建立一个旌功祠。
除此之外,还设立了春秋二祭,从格局上来看,于谦墓、旌功祠、春秋二祭台恰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格局。1966年,明朝于谦墓遭到了严重破坏。等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政府当局决定重新修建于谦墓。经过重修之后,原来的七座坟茔改成了一座。经过测量得知,明代于谦墓高2米。从外观来看,于谦墓是由青砖修建而成的,外形如同一个圆环。
政府当局除了重新修建于谦墓之外,还重新刻立了墓碑,墓碑上写着“大明少保兼兵部尚书赠太傅谥忠肃于公墓”。于谦墓前还设立了祭台、香炉等。1998年,恰好是于谦六百年诞辰,为了纪念于谦,当地政府在于谦墓道两旁修建了牌坊以及石雕,除此之外,还修复了于谦祠。如今,于谦墓已经成为湖西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2006年,于谦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朝于谦的故事
于谦又被后人称为“救时宰相”,关于明朝于谦的故事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两袖清风”讲述的就是明朝于谦的故事。话说,于谦担任兵部侍郎期间,有一次在河南一带巡查。当时,朝廷的政权被宦官王振所把持,各地官员为了拉拢王振,纷纷用重金和稀有宝物去贿赂王振。即使在外地出差的官员,等到回京时,也要带一些金银财宝前去献给王振。
如果要是哪位官员没有给王振献上宝物,那么他就很有可能遭到王振及其党派的打击报复。两袖清风的于谦当然看不过王振嚣张跋扈的样子,但是苦于没有证据,所以没法扳倒王振及其党羽。等到于谦从河南回京时,有同僚建议于谦回京之后给王振进奉一些金银财宝,顺便再拿点河南的土特产送给权贵们。于谦听完同僚的建议后,他哈哈大笑,随后拿起毛笔,在白纸上洋洋洒洒写下一首诗歌。诗歌内容就是:“绢帕茹蘑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同僚看完这首诗歌后,立马明白了于谦的意思。等到于谦踏上回京之路时,他果然没有带上当地的土特产。等到于谦回京之后,大多官僚都以为于谦会对王振有所表示,但是于谦依然我行我素出入朝廷,丝毫没有顾及王振及其党羽的看法。后来,人们常常用“两袖清风”这一成语来形容于谦为人清廉、正直的美好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