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古代的奴才为什么要说嗻?这是满清话

2017-01-02 12:49:23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正确说法是嗻,喳是一种误读。 作为应答词,应当读作“嗻”。这个词满文转写为 je (j音 dʒ),由于j音类似于英语中judge的j音,所以可能

正确说法是嗻,喳是一种误读。

作为应答词,应当读作“嗻”。这个词满文转写为 je (j音 dʒ),由于j音类似于英语中judge的j音,所以可能以前不懂满语之人发不准这个音,从而误以为其音是“喳”。

满语中亦有发音为“喳”的词,写作ja,但意思是“便宜的、容易的”,跟嗻”完全不是一个意思,也绝不能用于应答。

je“嗻”这个词专门是下级回应上级的召唤或者命令的。清文鉴解释:Wesihun niyalma i hūlara de jaburemudan.——尊贵之人呼唤时的应答声。

“奴才”是指待奉主人的仆人。奴才一词在春秋就已经出现了,只是对下人的一种称谓而已!

明朝时期,太监称为“厂臣”、“内臣”,大臣统统自称为“臣”,并无奴才称谓。

清朝前期,仍沿用明时的称谓。然清朝皇帝也为了方便统制,大肆禁锢民众思想,强迫汉族及其他民族改俗易服,开始只有皇宫内的太监、侍女便自称奴才。但到雍正时期,这些风气开始蔓延,一些家臣也开始自称“奴才”,一是自我贬低讨好主人,二是外人和主人觉得自个比别人对主人更忠诚,而关系也比一般人更加亲密!朝中的王公大臣在面对皇帝及皇帝的妃嫔时也开始统统自称奴才,以显示自己对皇帝及妃嫔的无限忠诚。至此,奴才便成了王公大臣及下人的邀宠的专用名词。

王公大臣不称“臣”而称奴才,而“臣”一词只有在官方奏折上才能看到了。从一些反应满清时期的影视剧中,大家也可以看到开口闭口均称奴才。可谓是满清一朝全国上下皆奴才,同时也佐证了清朝时间满族对其他民族所进行的封建奴化专制统制。

现在“奴才”一词一般用于讽刺,贬低。含负面意义。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