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中国古代作为刑具的枷在西晋时才出现

2016-12-26 10:12:02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电视剧《楚汉传奇》中有一个镜头,刘邦他爹刘太公的脖子上戴着一个特大的木枷。其实,秦代的法律虽然严苛,不过那会儿确实没有发明出枷这样

电视剧《楚汉传奇》中有一个镜头,刘邦他爹刘太公的脖子上戴着一个特大的木枷。其实,秦代的法律虽然严苛,不过那会儿确实没有发明出枷这样的刑具。

最早的枷到西晋才出现,此前的“枷”仅仅有两个意思:一、农具的一种;二、衣服架。

先说说作为农具的“枷”。“枷”,农耕时候被叫成梿枷或“拂”,公元七世纪,当时的齐国(在今山东半岛)首先使用梿枷打麦。这是在《国语·齐语》有记载的。另外,唐朝颜师古在《注汉书》中也明确说:“拂音佛,以击治禾,今谓之梿枷”。就从唐朝算起,这种打麦的农具“梿”,已有1200多年了。现在,山西有些偏远的农村还在使用这种古老的农具。用今天的眼光看,“梿枷”的构造很简单,由一个长长的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中间靠一根木轴牵连。用双手攥住长柄上下使劲挥动,“梿枷”就随着一上一下地拍打。每年农历六七月,是农民们最忙的时候。一大早,妇女们把收割来的农作物铺在宽阔并能晒上太阳的院子里,有的直接铺在过车的汽道上,等到太阳最毒辣的时候,妇女们拿出梿枷拍打,一粒粒豆子便破壳而出。说白了,梿枷就是原始的脱粒机。

有的朝代生产力不发达,大部分农具一半务农一半从戎,也就是说和平年代当农具,战乱年代做武器。自然,枷也不例外。这不到了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梿枷真的“弃农从戎”,被用作“兵器”,出入沙场。那种打仗用的梿枷叫“拂梿枷”,由于当时冶铁技术得到发展,枷不再是木的了,都是用铁打造的,劈头盖脸下来,敌人当然吃不消。但是,梿枷“充农从戎”的历史并不长。南宋时期,火药被应用到战争中,梿枷这才又回到农村麦场上。

至于“枷”古时还被称为衣架,这个说法也是有来头的。《礼记·曲礼上》说,“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枷”,指木叉做的衣服架子。”想不到,以往晾晒衣服的木叉还这么有趣。

这是从枷的本义说的。

枷作为一种刑罚工具出现,它的雏形要追溯到原始社会和奴隶制社会。当时因生产力极端落后,是没有刑枷的。部落之间的战争不断,被抓到的俘虏,也就是奴隶,都是用绳索来限制他们的身体和自由的,这从一些出土的文物和残存的崖画中可以看到。后来,为了更加限制奴隶或者罪犯的自由,便有了刑枷的雏形。最早的木枷的起源大概就是由树木的枝杈架在奴隶的脖子上,前端再捆上一根树木来限制奴隶的脖子,而双手则捆缚在前杈的树木上。电影《成吉思汗》中有这样的镜头,再现了刑枷发展中的一个片段。

枷,长方形,木制,中间有圆孔,两半合拢而成,是过去最主要的戒具之一,在晋代才出现,一直沿用到清。在这么长的历史中,规格、重量、样式不断变化,时重时轻、时大时小。这在许多文学作品或者影视剧中都能看到,比如《水浒传》《玉堂春》等。

秦王朝暴政,残酷的刑罚在历史上是有一笔的,但木枷确实不是那个朝代的。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