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文人诗的高潮 曹魏建安风骨

2016-12-23 19:22:41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怊怅述情,必始乎风; 沉吟铺辞,莫先于骨; 汉献帝最后的年号为“建安”(公元196~220年),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

怊怅述情,必始乎风;

沉吟铺辞,莫先于骨;

汉献帝最后的年号为“建安”(公元196~220年),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这一时代的作家注重作品本身的抒情性,加上当时处于战乱动荡的年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更为慷慨激昂,他们创作了一大批文学巨著,形成了文学作品内容充实、感情丰富的特点,即人们常说的“建安风骨”,被后人尊为典范。

风骨一词最早大量应用于魏、晋、南朝的人物评论,后引用到书画理论和文学评论之中。至于文学评论,当以南唐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最为精到:“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

对于“风骨”二字,后世有着不同的解释:黄侃先生有“风意骨辞”说。他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说:“二者(指风骨——引者注)皆假于物以为喻。文之有意,所以宜达思理,纲维全篇,譬之于物,则犹风也。文之有辞,所以滤写中怀,显明条理,譬之于物,则犹骨也。必知风即文意,骨即文辞,然后不蹈空虚之弊。”

这一论点影响颇大,其后追随者甚多。他们或在黄先生的基础上稍有深入,或在这一观点上作补充等。范文澜先生完全同意黄侃的说法。他说:“风即文意,骨即文辞,黄先生论之详矣。”周振甫《文心雕龙释》中说:“先看风,是对作品内容方面的美学要求”,“要求它写得鲜明而有生气,要求它写得骏快爽朗。”“骨是对作品文辞方面的美学要求”“是对有情志的作品要求它的文辞精练,辞义相称,有条理、挺拔有力、端正劲直”。

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对黄先生观点的补充。穆克宏先生《刘勰的风格论刍议》一文认为:风是指内容之充实,纯正和感染力。骨指文辞之准确、精炼、道劲和表现力。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认为刘勰所言“风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它的基本特征,在于明朗健康,遒劲有力。马茂元在《说“风骨”》中认为:“风骨”是兼思想性和艺术性两方面,特点是明朗,健康,遒劲而有力。王运熙先生在《文心雕龙风骨论诠释》和《从〈文心雕龙?风骨〉说到建安风骨》一文中也说到:“风指思想感情表现得鲜明爽朗,骨指语言端直刚健”。“风骨结合起来,指作品具有明朗刚健的艺术风格”。上述所列诸家观点,本质上是一致的,即“风即文意,骨即文辞”之内涵。

对“风骨”的研究,也有一些专家学者持与黄侃先生等不同的看法。舒直先生在《略说刘勰的“风骨”论》中认为:“风是富有情绪色彩的语言,富有音乐性的语言;骨指文章有正确的思想内容。骨为志,即情志。这一观点,与上述所举正相反。刘永济先生认为:风以喻文之情思,骨以喻文之事义。廖仲安、刘国楹二先生共同撰写了《释“风骨”》一文,影响颇大。其对黄侃先生“骨是文辞”之说持反对意见,认为风骨是文章内在的人力与骨干,都是内容的概念。

文辞时形式的概念。风是作家发自内心的、集中充沛的、合乎儒家道德规范的情感和意志在文章中的体现;骨是指精确可信、丰富坚实的典故、事实,是合乎经义、端正得体的观点、思想在文章中的体现。简而言之,风是情志,骨是事义。寇效信先生认为:“风”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作家刚健骏爽之气;二是指风与时代紧密联系;三是风是教化和感染作用的本质。“骨”主要是指对文章辞语的美学要求,只有经过锤炼而坚实遒劲,骨硬有力的辞语才符合骨的要求。

应该说这些观点各有所长。建安风骨所指的文学风貌主要是内容充实、感情丰富的特点。

建安是文学史上的一个辉煌的时代,也是诗歌史辉煌的时代,从这个时候起,当时的人开始认识到文学有它自身的价值,独立的地位。

鲁迅先生说:这是“文学的自觉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诗歌、辞赋以及散文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的诗歌,兴起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文人诗的高潮,从此奠定了文人诗的主导地位,给后世留下极深远的影响。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