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隋唐五代服饰 隋唐五代男子服饰(帝王官吏)
帝王、百官
隋唐帝冕朝服继汉制,一般只在礼仪大典与祭拜宗祠百神时服用。朝臣官吏朝服的特点:一品至五品官职戴笼冠或介帻,并有簪导与缨为饰,身穿对襟绛色大袖衫,内衬白沙中单,白长裙,外套赤围裙,佩朱色蔽膝,腰束钩=革带,佩绶、剑,足穿袜舄,以来陪祭、朝飨、拜表大事;六品以下,去掉剑和佩缓,其他相同。大袖衫处加穿裲裆,是隋唐时期身份不太高的官吏服饰的特点,朝臣官吏的常服和朝服基本相同,只是一品至五品在佩带上用纷鞶,不用绶和剑,六品以下,去纷鞶和杂佩。由于这种服饰与朝服相似,后来被常服所代替,官吏常服仍以唐巾软裹或硬裹幞头、团领窄袖袍衫、乌皮靴的裤褶制为典型。隋唐帝王的常服是在视朝听朔、宴见宾客时穿用。赤黄袍衫、折上头巾、九环带、六合靴,它具有隋唐的典型特点。自贞观之后,非元日冬至受朝及大祭祀皆穿常服,唐太宗又制“翼德进德冠”,朔望视朝,其形如幞头,服饰则配以白练裙与襦裳服,也可配裤褶与平帻。
从唐朝开始,黄袍被当做封建帝王的御用服饰,“黄袍加身”就意味着登上了帝位,它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隋唐时期,以服色定等级,紫、绯、绿、青四色定之尊卑。天子着黄色袍衫,十三环带,隋文帝听朝时用赭黄色纹绫袍,隋唐帝王以乌纱帽折上巾、赭黄金龙袍、腰带饰有十三环与铊尾、六合靴为常服,禁臣民服用赤黄色,并定亲王及三品以上官臣服大科绫罗紫色袍衫,五品以上服米色小科绫罗袍,六品以上服黄丝布交绫双钏绫,六品、七品用绿色,九品用青色。贞观年间,又定三品服紫色,四品服绯色,五品服浅绯色,六品服深绿色,七品服浅绿色,八品服深青色,九品服浅青色,流外官及庶人用黄色。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敕八品、九品着碧色;总章元年规定非皇帝不得着黄色;上元元年(公元674年),敕文武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并金带;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并银带;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并石带;庶人并铜铁带。《唐会要》文明元年诏,“八品以上旧服青者,改为碧”。
唐朝官员的袍衫用织有暗花的料子而制,其颜色是用来区别等级的。袍服的样式,初与隋朝相同,后乃在袍服下部施一道横襕,名为“襕衫”。武则天当朝时,颁赐一种新的服装,即在不同职别的官员袍上绣以不同的纹样,名叫“绣袍”,文官绣禽,武官绣兽,这种以禽兽纹样区别文武官员的品级,应说是明清时期补子的滥觞。到唐代,革带曾一度被定为文武官必佩之物,上面悬挂算袋、刀子、砺石、契芯真、哕厥、针简、火石袋等七件物品,俗称“蹀躞七事”。
开元后,按朝廷规定,一般官吏不再佩挂。裤褶服在唐代被定为“朝见之服”,开元以来,更为盛行,其式样与汉魏时期相同,只是在服色和面料上有所规定:三品以上为紫,五品以上为绯,七品以上为绿,九品以上为碧;面料则为:五品以上用细纹及罗,六品以下用小绫。
男子
隋唐时期男子服装以圆领袍衫为主,除祭祀典礼外,平时都穿这种服装。襕衫因紧身而狭,需缺胯开衩或穿大口裤以便行动,直到宋代,它仍为士人作上服。缺胯袍衫就是在袍、衫的腋下开衩,为士人、庶民、奴仆等劳动者所服,也是戎服中的之一。庶民百姓、奴仆多为白色和黄色。
唐代的突厥化服装主要见于初唐,追求突厥生活的热情,竟然使一些贵族能忍受那些不舒服的帐篷生活。唐太宗的承乾太子在皇宫里搭建了一顶突厥帐篷,而他本人则穿得像一位真正的突厥可汗,伺候他的奴隶们也都是全身穿着突厥人的装束。
胡服流行于开元、天宝年间,其制为:翻领、对襟、窄袖、衣长及膝、腰间系革带。这种革带原是北方民族的装束,于魏晋时传入中原。胡服在唐中期更为盛行,不但男子时兴,女子也时兴服用,便于骑马作战,也为生活中的常服,如丈夫戴的豹皮帽、妇女穿伊朗风格的窄袖紧身服,并配以百褶裙和长披风,甚至连妇女的发型和化妆也流行“非汉族”的样式。
半臂,又称“半袖”,是从短襦中脱变而来的,合领、对襟、无袖或短袖,衣长至膝,胸前结带,穿在袍衫之外,为春、秋季所服。半臂与褙子同属一类,只是各时期对它的称呼有所不同。褙子不分男女、官宦、尊卑,一律通用,武士也将它披于甲之上。除了以上集中服装外,还有袄、裙、裤等。
士人
一般文人雅士或绅士、老者,仍以大袖宽身的禅衣、长裙为常服。头戴软脚幞头,身穿盘领窄袖或窄长袖的袍衫,加襕,袍衫长及足或膝,下穿宽口裤,足著软靴——为初、中、后唐及五代时文人的服式。从中唐、晚唐开始,文人服式随着朝代的崇向,提倡秦汉的宽衣大袍——较宽长大袖的袍衫,除继续沿用软裹巾外,还用硬裹软脚或硬裹硬脚的幞头。戴高筒纱帽,穿交领宽身大袖衣,下开衩,腰间系带,下身大口裤,浅底履,为后唐与五代时文人的新装。唐、五代文士在家闲居与逸老隐士皆好穿汉制宽衣大袖的深衣制。
冠、巾、帽
唐代,有一段时期胡帽十分流行,如底边翻卷、顶部尖细的毡卷檐帽,皮毛筒形帽,浑脱帽等。软裹唐巾形制为后垂两个巾脚,自然飘动,也有称为之软脚幞头。隋代的幞头较简便,在幞头里加一固定的饰物覆盖于发髻上,以包裹出各种形状,这种饰物叫“巾”或“巾子”。初唐的幞头巾子较低,顶部呈平型,以后巾子渐渐加高,中部略为凹进,分成两瓣。中唐后,巾子更高,左右分瓣,几乎变成两个圆球,并有明显前倾,称“英王踣样”巾子。开元年间,还流行“官样”巾子,最早出现在宫中,又称“内样”,也叫“开元内样”。幞头的两脚,初期略似两条带子,从脑后自然垂下,至颈或过肩;后来两脚渐渐缩短,将两脚反曲朝上插入脑后结内,多见于中唐。自中唐后,上至帝王、贵臣,下至庶人、妇女都戴幞头,巾子式样基本一致,但两脚形制却不同,或圆或阔,犹如硬翅,微微上翘,中间似有丝弦之骨,有一定的弹性。唐末,幞头已经超出了巾帕的范围,成了固定的帽子。隋唐的首服,除幞头外,还有纱帽,被用作视朝听讼和宴见宾客的服饰,在儒生、隐士之间也广泛流行,其样式可以由个人所好而定,以新奇为尚。至于南北朝时期的小冠和漆纱笼冠,这个时期也仍在使用,有些还被收进冠服制度。隋唐最典型的冠服制为进贤冠,据《开元二十年开元礼成定冠服之制》所记,“进贤冠: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二梁,九品以上一梁,为三师、三公、太子、尚书省、秘书省、诸寺监、太子詹事及教官亲王,诸州、县,关津岳读渎等流内九品以上服之”。进贤冠在唐代,一至九品的各职文官、亲王皆可服用,较具有普遍性与典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