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帽
乌纱帽
乌纱帽为古代官吏戴的一种帽子,后来也用来比喻官位。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官员头戴乌纱帽起源于东晋,但作为正式“官服”的一个组成部分,却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到宋朝时加上了双翅,乌纱帽按照官阶在材质和式样上是有区别的。明朝以后,乌纱帽才正式成为做官为宦的代名词。
“乌纱帽”价几何?揭秘秦汉时期卖官价格
135 ℃在中国古代,卖官鬻爵并不鲜见。追溯起来,首开卖官先河的乃秦始皇嬴政。不过,古代封建王朝连天下都是皇帝的,卖个“官儿”算啥?秦汉时期
李白写诗诋毁杨贵妃 不小心丢了头顶乌纱帽
199 ℃国人对于野史的偏爱,想必由来已久。当年李白供奉翰林,曾用野史狠狠娱乐了杨贵妃,“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赵飞燕的野史形象
“乌纱帽”两边加翅只为防止朝臣交头接耳
63 ℃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就下诏书改变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这样只要脑袋一动,软翅就忽悠忽悠地颤动
乌纱帽底并非无穷汉 古代官场也分甜官与苦官
118 ℃雍正年间,内阁里有个小办事员(供事)蓝某,上班做事很巴结。雍正六年(1728)元宵节晚上,同事们都回家过节去了,只有他一个人留在机关里,对
绿帽子和乌纱帽之间一悲一喜的传奇史话
151 ℃中国的男人们大抵最害怕自己戴上那“绿帽子”,却做梦也想着整顶“乌纱帽”,哪怕是个村官也好歹是顶“乌纱”。“绿帽子”与“乌纱帽”这两
赵匡胤改乌纱帽样式防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
174 ℃赵匡胤改乌纱帽样式防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 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就下诏书改变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
古代民间趣事5则:半文钱摘了县太爷的乌纱帽
138 ℃光叙不行 清末,山东临清(今河北省临西县)某村,有个叫罗竹林的庄稼人,足智多谋,经常智斗地主,方圆百里闻名。一次,罗竹林在地主谷大
一文钱与乌纱帽
87 ℃清代康熙年间,北京城里延寿寺街上廉记书铺的店堂里,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站在离账台不远的书架边看书。这时账台前一位少年购买了一本《吕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