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明朝仁宣两位皇帝有着什么样的经济成就?

2016-06-17 21:45:36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与民休息 由于仁宣时期正处四海威服,民心思定之时,明仁宗即位后积极推行与民休息政策。他告谕户部说:“农者生民食衣之原,耕耘收获,不

与民休息

由于仁宣时期正处四海威服,民心思定之时,明仁宗即位后积极推行与民休息政策。他告谕户部说:“农者生民食衣之原,耕耘收获,不可失时。自今一切不急之役,有当用人力者,皆侯农隙,前代盖有不恤农事而以谣役妨耕作召乱亡者矣。不可不谨。”

明宣宗即位后同样延续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他曾说:“其盛也本于休养生息,其衰也必有土木兵戈。汉武承文、景之余,炀帝继隋文之后,开元之盛,遂有安史之乱,岂非恃富庶不知儆戒乎?汉武末年乃悔轮台,炀帝遂以亡国,玄宗卒至播迁,皆足为世大戒。 ”

明宣宗了解关心民间疾苦,有一次朱瞻基外出返京,看到几个农民正在耕田。他亲自到田间同农民谈话,并接过农民手中的犁把推了三下。他感慨地对随从诸臣说道:“朕只推了三下犁,就觉得很累。老百姓一年到头劳作不休,那辛苦就更可想而知了!”回京后,明宣宗作《耕夫记》一文,给謇义、杨士奇等近臣看,其中说:“农之于田,春则耕,夏则耘,秋而熟则获,三者皆用勤也,有一弗勤,农弗成功,而寒馁及之,奈何敢怠?……冬然后执力役于县官,亦我之职,不敢怠也。”

主张节俭

仁宣二帝都提倡节俭,主张薄赋救灾。洪熙元年(1425年) 四月,山东、淮安、徐州发生灾荒,明仁宗立即命杨士奇起草诏书,酌免夏税及秋粮一半,并停罢官买的一切物料。杨士奇认为应通过主管的户部和工部,仁宗说:“救民之穷,如救焚拯溺,惟恐不及。付之有司,将以国用不足,转至迟疑。” 宣宗在位时也继续推行酌免田赋,赈济灾荒的政策。

在修建明仁宗的陵墓献陵时,明宣宗遵照明仁宗的遗嘱,力主俭朴,注意节约,3个月就把陵墓的工程完成了。明宣宗带了这个头,以后几代明朝皇帝的陵墓都修建得较为俭朴。直到明世宗在位时,才坏了这个规矩。

兴修水利

明宣宗时期进行的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甚多,明宣宗曾言:“凡水利当兴者,有司即举行,毋缓视。……慢者治以罪。”其间,修复泾阳洪渠堰、都江堰,修建济南运河、眉州新津通济堰,并疏浚了太湖入海水道,解除了苏松地区的水患。

此期间的粮食产量继续增长。洪武年间平均每年税粮二千余万石,永、熙、宣年间平均每年税粮增至三千一百余万石。全国各地的仓储都极为充裕。“洪、永、熙、宣之际,百姓充实,府藏衍溢。” 官私手工业蒸蒸日上,采铁、造船、制瓷、织染、军器、火药的制作以及特种手工艺和土木建筑,在质量上均超过了前代水平,在数量上也成倍增长。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商品流通特别活跃。仁宣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明代的极盛水平。

军队屯田

明宣宗元年(1426年) 二月,规定废除开荒田道税。二年正月,下诏申明屯田法,并令军队屯田。宣宗告谕户部及侍臣说:“海内无事,军士量留守备,余悉屯种,所收足以给衣食,则国家可省养兵之费。”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