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为何中国最后一位皇太子会落得如此下场?

2016-06-14 23:20:59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众所周知太子是古代皇帝确立的皇位继承人,太子这一词最早是在商周时期出现的,当时的天子和各路诸侯的嫡长子都可以被称为“太子”或者叫“

众所周知太子是古代皇帝确立的皇位继承人,太子这一词最早是在商周时期出现的,当时的天子和各路诸侯的嫡长子都可以被称为“太子”或者叫“世子”,不过自从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被称为“太子”或“皇太子”,而诸侯王或藩王的正式继承人只能被称为“世子”,封建社会的太子,他的地位是仅仅次于皇帝的,他拥有着监国与摄政的权利,并且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

据史书记载,中国的第一个太子商朝的太丁,不过还没来得及继位便去世了,这倒是有点可怜,而第一个皇太子则是嬴胡亥(秦二世),咱们今天要说的这位皇太子是康熙皇帝的嫡子胤礽,胤礽的生母是仁孝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因其胞兄、嫡长子承祜幼殇,所以在胤礽刚满周岁时便被立为皇太子。胤礽自幼聪慧好学,文武兼备,不仅精通儒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长成后代皇帝祭祀,并数次监国,政绩不俗,在朝野内外颇具令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康熙的负担。

不过这胤礽是个苦命的孩子,母亲赫舍里氏在生产时难产而亡,由于康熙深爱着她,因此将对妻子的感情转移到孩子的身上,对胤礽是十分的宠爱。为此,康熙首开清代“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立胤礽为太子。康熙对这个皇太子是非常的宠爱的,康熙曾当众讲一天中有两件要事,一是问太皇太后安,另一件即是过问皇太子的学业。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一月,胤礽不幸出痘(天花),天花在当时为不治之症,一旦出痘便使人无比恐慌。出于爱子心切,康熙帝下旨从当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起至十二月初九,各部院衙门的奏章全部送到内阁,自己则全心全意看护在儿子身边,陪伴太子度过病危期。待太子痊愈之后,康熙帝还特地祭扫了方泽、太庙、社稷等,并向天下臣民宣示这一喜讯。

康熙对胤礽的宠爱是远远超过其他皇子的,胤礽也自恃储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开始变得骄纵奢侈。终于,在康熙四十七年(1718年)五月,康熙帝巡幸塞外期间,大阿哥胤禔等皇子向康熙帝打了太子的小报告,说他是暴戾不仁,恣行捶挞诸王、贝勒、大臣,以至兵丁“鲜不遭其荼毒”,放纵奶妈的丈夫、内务府总管大臣凌普敲诈勒索属下等。这些表现都使得康熙非常的不满,这些报告,有些是不实之辞,但是康熙帝深信不疑。最重要的是,他不仅为太子的暴行所气恼,而且不满太子的越位处事。他认为皇太子的行为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康熙巡幸途中,刚满七岁的皇十八子胤祄患了急性病,康熙十分焦虑,太子却无动于衷。

康熙一方面疼爱年幼的老来子,一方面又回想起十多年来一直耿耿于怀的一件事: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七月,乌兰布通之战前夕,康熙出塞途中生病,令皇太子与皇三子驰驿前迎。胤礽到行宫看到父皇病容,丝毫没有忧愁的样子,康熙认为这个儿子绝无忠爱君父之念,让他先回北京。当时只有16岁的胤礽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父皇的不满,但是康熙认为这说明皇太子不孝,不堪重用。

后来康熙在废太子时说已包容了20年,就是把这件事作为起点的,可见此事给康熙留下多么深的印象。康熙气愤地责备太子:作为嫡长子,毫无做兄长的样子。但是皇太子不仅不接受批评,而且还忿然发怒,蛮横地与父皇顶嘴。返京途中,康熙发现太子夜晚靠近他的帐篷,从缝隙向里面窥视,便立即怀疑太子可能要“弑逆”。这件事也刺激他下决心立即废掉皇太子。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因为大阿哥与八阿哥争储失败,康熙帝诸子矛盾激化,为了缓和局势,康熙帝决定再立胤礽为太子。正月二十二日,康熙复立胤礽为皇太子,遣官告祭天地、宗庙、社稷。三月初十日,以大学士温达、李光地为正使,刑部尚书张廷玉、都察院左都御史穆和伦为副使持节,授胤礽册、宝,复立为皇太子;以礼部尚书富宁安为正使,礼部侍郎铁图为副使持节,授石氏册宝,复封为皇太子妃。同日,分别晋胤祉、胤禛、胤祺为亲王,晋胤祐、胤礻我为郡王,胤禟、胤祹、胤禵俱封为贝子,胤禩此前已复为贝勒。康熙试图以此促进皇太子与诸皇子以及诸子之间的团结。

自初次被废后,胤礽是一反常态,行为疯癫,以至于康熙帝怀疑他被鬼附身,康熙帝也痛惜不已,无日不流涕,寝食不宁。皇太子虽复立,但原有的君储矛盾并未解决,所以很快就又发生了严惩皇太子党的事件。至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四月,议处户部尚书沈天生等串通户部员外郎伊尔赛等,包揽湖滩河朔事例额外多索银两一案。皇太子在策划逼父皇尽早让位,因此,康熙怒不可遏。皇帝与储君之间的矛盾,终于又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康熙决定再废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三十日,康熙巡视塞外回京当天,即向诸皇子宣布:“皇太子胤礽自从复立以来,以前的狂妄还未消除,以至于大失人心,祖宗的基业断不可托付给他。朕已经奏报给了皇太后,现在要将胤礽拘执看守。”十一月十六日,康熙帝将废皇太子事遣官告祭天地、太庙、社稷。

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三日,因胤礽病重,雍正谕大臣安排后事;十四日,胤礽病逝于禁锢地紫禁城咸安宫,终年51岁,胤礽死后,雍正规定:依前二阿哥福晋石氏丧仪照和硕福晋例(实际规格高于亲王福晋),故胤礽丧仪照和硕亲王例;理郡王府人员都穿孝(另命允祉、允祹、弘曙、弘晫、弘曦、弘昉、弘春、弘昂穿孝);令弘晳得尽子道,出殡时,每翼派领侍卫内大臣各一员、散秩大臣各二员、侍卫各五十员择定出殡日期,送至郑家庄,设棚安厝。如此等等。胤礽后被追封为和硕理亲王,葬于黄花山(今天津蓟县)理亲王园寝,谥曰密。

对高度集权的最高统治者来说,皇太子拥有的过多特权对其构成严重威胁。君储、父子之间的悲剧不可避免。立太子就难免有矛盾;不立可能更好,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皇储争夺的内斗。自康熙朝后,雍正帝鉴于太子立废、皇子纷争的残酷性,故另创秘密建储制度。(原文来自同流不合污的头条号)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