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即使被视为异族 国人为何还是挤破脑袋往美国跑

2016-06-07 19:29:39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中国人移民美国,开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美国西部的淘金潮。“黄金梦”通过商人、海员、骗子、传教士,从香港朝内地扩散。成百上千的失地农

中国人移民美国,开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美国西部的淘金潮。“黄金梦”通过商人、海员、骗子、传教士,从香港朝内地扩散。成百上千的失地农民,通过各种合法和非法的方式,前往梦想之地。于是“金山”也成为了圣佛朗西斯科市的最早中文名称,直到后来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发现金矿以后,“金山”才成为“旧金山”。正是这一浪潮把向来有下南洋传统的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农民,裹挟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土地。仅1852年一年,就有三万华工抵达旧金山。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华工已有十万之众。

对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来说,美国的“金山”只是暂时赚钱谋生的寄居地,而非落地生根的目的地,也就是说,他们还不是真正的移民。在美国,华工孤身一人,只能依靠帮会网络拼命赚钱,节制消费。几年下来,有了一些积蓄,便回家娶妻生子,置地盖房,成为了所谓的金山客。

这些在异国定居的华工聚集在一起,慢慢形成了无数华人“美国梦”的起点,唐人街。 但是早期的唐人街并没有如今的繁华景象,最初的居民多是到美国西海岸修铁路和淘金的华人,他们与其他一些外籍移民、黑人等被政府划为“次等公民”,被规定只能居住在这一特定区域内,而且居住环境也是到处充斥着贫穷和破败。

据统计,仅1850年,美国境内粤籍移民便有3万人之多。他们多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以养家糊口。于是加省政府向华人矿工征收“外籍矿工税”,单这笔税款就占当年省政府税收总额的一半。而且联邦上诉庭判决华人在法庭没有法律地位,不能在有关白人的案件中出庭作证,可见当时的华工在美国并没有受到公正平等的待遇。

1863年,华工加入“越州铁路”的筑路轨工作。数万华工加入行列,促成了该铺轨工作在1869年5月10日提早一年完毕。然而,辛勤工作的华工却没有受到平等的待遇,以至于1867年,五千名铺轨华工罢工,要求加薪及改善待遇,未果,罢工不及一月便复工。在筑路期间,华工死伤甚众。据1870年报道,华工筑路死亡安葬后,执拾重葬的骸骨有2万磅之巨,其中约1200具骸骨运返中国家乡安葬。

当然,当年华人除矿工之外,也在大量参与耕地开垦、耕种、捕鱼、捕虾、轻手工业加工、洗衣、饮食等行业,并且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当地形成了自己的生存圈。

1860年,“中华会馆”(俗称“六大公司”--SixCompanies)在旧金山市成立,粤裔华人的地方(会馆)组织,成为华人社区自治的最高领导。图为1878年美国旧金山唐人街六大会馆的董事合影。

据统计,1890年在波特兰市4.6万居民中,华人就有5000人。这是当时的华人保留的在中国拍摄的家庭照片,即使在美国,他们仍过着典型的中国式生活,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仍然保留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不过后来,一些华人为了能在美国生存,不再使用中文的姓,而是采用了美国人常用的姓。

随着当地华人规模的增大,一些人开始投入城市工业如造鞋、制衣、制烟(雪笳)等行业,并且在几年内成为此等旧金山工业的主将,引致白人妒忌。同时,东岸经济衰退,越州铁路通车之后,东岸失业白种工人大量涌入西岸加省等各省,呈饱和状态。地方性质的排华暴行在美西各地相继出现。

与举家移民、准备落地生根的欧洲劳工不同,来美的华人更多的是赚钱谋生、准备落叶归根的单身男性,而且,很多是通过劳工契约的形式来美国。这些劳工大都来自今天的广东江门一带,其中的一个背景是,当地的居民与外来的客家人为争夺有限的资源,经常发生械斗。到了咸丰年间(1851~1861),终于爆发了土客大械斗,惨烈空前。这场械斗延续了十多年,伤及几百万人口,迫使大批农民离乡背井,漂洋过海,成为北美和澳洲劳工市场当中的华工。可恶的是,正当华人慢慢学着适应美国生活的时候,美国西部的一些政客在与华工有竞争关系的利益集团特别是工会组织的鼓噪之下,无限制地夸大华人社区(唐人街)的一些丑陋面,诸如赌博、嫖娼、鸦片和帮派,开启了一场排斥中国人的政治运动,并最终在州和联邦两级立法机构,推出了一系列排华法案。美国西海岸出现的排华浪潮,给华工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1855~1876年间,仅华工被谋杀的案件就达二百六十二件之多。由于受到排华势力的制约,美国地方政府常常无所作为,听任暴徒为非作歹,致使排华事件层出不穷。

这种明文法例式排华行动,在旧金山市最为激烈,1870年代的市政府颁布排斥华人的法例最多,其中竟然包括∶《行人路例》∶禁止使用华人担挑;《剧院例》∶禁止上演粤剧;《辫子例》∶留辫子者,要付交“辫子税”;《洗衣例》∶洗衣馆有马车载运者每季税款二元;无马车者,每季税款15元(当年华人洗衣行业,多用担挑)。

同年,加省政府重申“异族”不可同校的教育政策,不允许“异族”与白人学童同校。最为严重的就是美国于1882年5月6日签署《排华法案》,这是针对大量华人因中国的内部动荡和有机会得到铁路建设工作而迁入美国西部所作出的反应,它是在美国通过的第一部针对特定族群的移民法。在加州排华的狂热时期,加州政府甚至在1881年的3月6日,宣布其为一个假日,用来举行大规模的游行宣扬驱逐华人。清政府自1876年起曾不断对美国迫害华侨提出抗议。对此,美国政府或以不能干预地方事务来推脱责任,或干脆不予置理。处于列强压迫之下的清政府,明知美国排华后果严重,也不敢采取报复措施,反而步步退让。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两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才废除所有排华法案。并且允许已经在美居住的华人成为已归化公民,并且不会受到驱逐出境的威胁。

1871年,饱受西方列强坚船利炮欺凌的清政府,作出了一个决定:派遣幼童留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官派留学教育活动由此开始。唐国安、蔡廷干、唐元湛、唐绍仪、梁如浩、唐荣俊、唐荣浩等六名唐家湾的孩子被推荐给容闳赴美留学,成为一时佳话。这些子弟的父母把孩子送去留学时,与政府签订了一个“生死状”,儿子远渡重洋,生死富贵,各安天命,他们绝不会去找政府的麻烦。随后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罗斯福总统退还中国“庚子赔款”中超出美方实际损失的部分,用这笔钱帮助中国办学,并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双方协议,创办清华学堂,并自1909年起,中国每年向美国派遣100名留学生。这就是后来庚款留美学生的由来。

1959年,美籍华人的平均收入超过了其他美国人。1960年,华人从事专业工作和经商的人数,超过了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数。从1970年代开始,华人买下一条街已不是新闻,只不过买家从早期的台湾人、香港人变成了现在来自中国大陆的新贵。与喜欢住在白人聚集的郊区,远离唐人街的富裕中国新移民不同,早期华人在美的生活与唐人街是密不可分的。图为1900年元旦,旧金山唐人街的中文广播站。

同样,在文化领域,华人也开始发展出了自身的特色。图为旧金山唐人街大中华剧院外景(1925年)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