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变法成功的秦国功臣商鞅为何不能保全自己

2016-06-02 23:51:17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商鞅最早不叫商鞅,而是叫卫鞅,或公孙鞅。 后来因为帮助秦国变法有功,被秦孝公封到商地,从此才称之为“商鞅”。 在中国历史上,商鞅很

商鞅最早不叫商鞅,而是叫卫鞅,或公孙鞅。 后来因为帮助秦国变法有功,被秦孝公封到商地,从此才称之为“商鞅”。

在中国历史上,商鞅很有名,原因就是做了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其实,这个被后人赞誉有加的“大人物”实在有盲目投机之嫌。所谓的变法,也并非己之初愿,凑巧遇到秦孝公这样一个渴望“摸着石头过河”的明主,才让商鞅得以施展抱负,闪耀在了璀璨的历史舞台上。

没到秦国之前,商鞅(公孙鞅)并不被人看好。不是其他诸侯国不想图强,关键是对商鞅缺乏信心。商鞅自以为有些本事,却得不到发挥和施展,内心十分苦闷。尤其痛苦的是,七尺男儿还要为如何填饱肚子发愁。

走投无路,商鞅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了秦国,最初并没有想要变什么法,只想谋个一官半职混口饭吃。到了秦国之后,秦孝公倒是很高兴。正好没人陪着聊天呢,见来了一个“老外”,就说那你既然来了,就讲点有趣的事吧!见秦孝公挺热情,商鞅的精神头就上来了。但讲点什么呢?把握不准,商鞅只好抱着投石问路的心态,眉飞色舞地讲起了“帝术”。结果,商鞅这里讲的滔滔不绝、口干舌燥,秦孝公却觉得无趣,听着听着竟然睡着了。治国方略成了人家的“催眠曲”,学生都睡着了,这课还怎么上,商鞅只好灰溜溜地走了,连水都没顾得上喝一口。

怎么办,这个秦孝公到底喜欢听什么呢?捉摸了半天,觉得还是要换个课题。过了几天,引荐商鞅的景监看秦孝公的气消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向秦孝公推荐商鞅。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秦孝公说那行吧,看看还有什么新鲜玩意,结果这次商鞅又讲起了“王术”。这次倒是不错,或许昨晚睡多了,秦孝公竟然没睡着,但依旧是打不起精神来。很显然,秦孝公对商鞅的“答辩”还是不太感冒。

两次觐见秦孝公,商鞅都没有把住脉搏,可见其并无“变法”之心。亏了景监锲而不舍,对商鞅如此看重。又过了些日子,景监见秦孝公闷闷不乐,便又向他推荐商鞅,说国主啊,这个公孙鞅除了帝术、王术,还有一招“霸术”没讲呢,这一招可是相当的精彩啊,要不再听听?于是商鞅第三次进宫。这一次,商鞅讲的是如何成就霸业。本来商鞅没什么信心,但看到秦孝公听得津津有味,也就放开胆量“忽悠”了。这次临场发挥不错,越说秦孝公越觉得有道理,于是连续几天不眠促膝长谈。不久,秦孝公就在全国推行商鞅的变法主张。

饭碗是保住了,关键还要看下一步如何运作。万事开头难,商鞅首先想到的是提高信任度。于是在公元前356年的某个月的某一天,商鞅命人在咸阳南门放了一根木头,并在木头旁边贴了张告示,说谁能把木头扛到北门,就可以拿走黄金十斤。告示一出,大家都以为遇到疯子了,个个张口结舌,谁也不敢去动那根木头。见大家犹豫不前,商鞅又把黄金提高到了五十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一个“财胆保天”的人站了出来,扛起木头飞也似的跑到了北门,商鞅当即把五十斤黄金赏给了这个人。官府说到做到,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接下来,商鞅变法实行的非常顺利,秦国很快变得强悍起来。

国力强大了,秦孝公就想扩大一下底盘,在公元前341年,秦国大举伐魏,而商鞅就担任这次伐魏的最高统帅。闻听秦国前来进犯,魏惠王急忙命令公子卬率军迎战,两军对垒,各自扎下营寨。不巧的是,公子卬是商鞅的故交。某天晚上,公子卬就接到了商鞅写来的一封信,商鞅在信中很诚恳的写道:“好朋友现在变成了敌人,我真是于心不忍啊。不如我们见个面吧,把酒叙旧,再定个盟约,各自退兵,如何?”卬想起商鞅以前在魏国不得志时,自己常常跟他饮酒的情形,心向往之。于是一心赴约,商鞅笑脸相迎。酒过三巡,商鞅突然把酒杯往地上一摔,伏兵尽出,活捉了公子卬。借此机会,又迅速偷袭魏军大营,一战下来,公子卬全军覆没。

仗打完了,也打胜了。更重要的是,商鞅通过此战检验了变法带来的效果,并向秦孝公交上了一份“变法效应”的满意答卷。问题在于,变法是要触动上层利益的,商鞅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不久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秦孝公在位的时候,别人不敢把他怎么着,有大老板罩着。

但“大老板”也是要死的,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继位之后,商鞅的处境就变得不妙起来。不久商鞅就被人诬陷谋反,削去爵位,并被逐出咸阳。后来,秦王听了别人的建议,又下令诛杀商鞅整个家族。商鞅见势头不好,赶紧逃往魏国。但让商鞅后悔莫及的是,魏国恨他背信弃义害了公子卬,拒绝他入境。最后,商鞅走投无路,还是被追兵赶上活捉了,押回秦国之后就被处以“车裂之刑”。

商鞅以信誉赢得变法成功,却因为后来的失信自绝后路,可以说是死在自己手里。如此两面三刀的做派,竟然出自一个改革大家之手,实在令人难以置信。或许导致这一悲剧的直接原因就是,商鞅为实现个人目的从来是不择手段的。前者守信赏金,为的是后期变法愿望的达成,建功立业,获得功名。尽管也算是“正能量”,却终究带有一定的欺骗性。而后者,则显然是兵家诡诈之道,本无可厚非,但前提是,公子卬是以前困厄时期周济过自己的好朋友,如此用计就显得不厚道了。

政治上的高手很少有道德上的君子。因此,按我的看法,商鞅本就不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的人生“制高点”只在个人功名以及政治欲望。否则,也不会非要“跳槽”到秦国来行使主张。如此想来,商鞅前后不一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商鞅变法的确是秦国走向强大的“分水岭”。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