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回回炮”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可怕武器?
至元初年,元世祖大举伐宋,在襄阳、樊城遭到宋军顽强抵抗。襄樊战役始于至元五年(1268),元军围城5年,却始终未能攻克。至元八年(1271),世祖遣使到波斯,向宗王阿不柯征调回回炮匠。阿老瓦丁及其弟子亦思马因应诏,举家驰驿至京师。至元九年(1272)十一月,阿老瓦丁、亦思马因制成回回炮,奉旨在大都五门前试射。这是一种巨石炮,所用弹石重达150公斤,以机发射,用力省而射程甚远。试射成功,世祖非常满意,特赐他们衣物、绸缎,并诏令他们带此炮赴襄阳军前用之。至元十年(1273)正月,以回回炮攻樊城,一举告捷。接着,元军移炮以向襄阳。亦思马因根据对地势的细心观察,在襄阳城东南角安置巨炮。“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结果,一炮就射中襄阳谯楼,“声如雷霆,震城中。”宋将吕文焕自知不敌,遂纳城归顺元军。相持5年之久的襄樊战役,就这样在回回炮的一声怒吼中宣告结束。
元军灭宋 回回炮做开路先锋
接着,元军利用这种威力巨大的回回炮不断扩大战果。至元十一年(1274),元军渡江,宋兵陈于江南岸,拥舟师迎战。亦思马因之子布伯于北岸竖回回炮击之,宋舟全部沉没。至元十三年(1276),元军以炮先克潭州,继克静江,将战果扩大到湖南、广西。后来南宋王朝也曾令边郡仿造回回炮,但终因败势已定,未能挽回战局。在元军的决定性战役中,回回炮立下了汗马之功。
元政府对回回炮手和军匠的训练、组织、管理极为重视。在攻破襄阳的第二年,设立了回回炮手总管府。至元十六年(1279)三月,调令两淮造炮回回炮兵新附军匠600人及蒙古、回回、汉人、新附人能造炮者俱至京师大都。十八年(1281),设置回回炮手都元帅府。二十二年(1285),改都元帅府为回回炮手军匠上万户府,品秩为正三品。至治三年(1323),派遣回回炮手赴河南汝宁、新蔡等地教习炮法。至和元年(1328),亦不剌金奉令率所部回回炮手军匠至京师,与马哈马沙的回回炮手军匠上万户府合并,共同监造回回炮。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元代回回炮手军匠数目可观,规模庞大,在大都(北京)、南京(开封)、江南,到处都有回回炮手军匠的记录。
迷雾“回回炮”
值得注意的是《明史·兵志》中的这样一段记载:“古所谓炮,皆以机发石。元初得西域炮,攻金蔡州城,始用火。众所周知,公元7世纪,中国即发明了火药。但直至13世纪,中国才制造出发射铁弹丸的管形火铳,口径106毫米,制于元至顺三年(1332),已是14世纪的兵器了。这种火铳,大者用车,小者用架,用桩,用托,发射时,从点火孔装入引线,从铳口装入火药和弹丸,用火点燃引线,引着火药,将弹丸射出。应该说这已经是真正的火炮了,与那种以机发石的石炮比较,显然是前进了一步。《明史·兵志》中所讲的那种“西域炮”,是否即我们所见的这种火铳?我们不敢贸然下定语,但是它在战斗中“始用火”,起码是由石炮向火炮过渡的一种兵器。其名为“西域炮”,显然系回回炮手军匠们的发明创造。果如此说,那么元代回回炮手军匠的贡献就不仅仅是单一以机发巨石的回回炮了。
“回回炮”不是火炮
从北宋到南宋约3个世纪,是早期火器的创制阶段。北宋发明的火药箭、火球 类火器,主要是用以纵火的火攻器具,可起烧伤敌人和惊吓敌军人马的作用。南宋发明的铁火炮、火枪类火器,已有较大的杀伤和破坏作用。但这两类火器除少数可以手投外,主要是用弓、弩、礟(发石机)等冷兵器来发射和投掷。因此,还是以冷兵器为主的时期。
火枪的出现和演进,表明火器的又一方面的进步。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火枪是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陈规守德安(今湖北安陆)时使用的长竹杆火枪,以竹为筒,内装火药,临阵点燃,喷射火焰,焚毁了敌人的攻城器械“天桥”。南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创制出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突火枪,以巨竹为枪筒,内安子窠(弹丸),用火药发射。
元朝发明的火铳是中国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的第一代。是一种用火药发射石弹或铅弹、铁弹,在较远距离杀伤敌人的武器。元朝制造的火铳最早始于何时,无文献记载。中国现存最早的有铭文的元代火铳是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的制品。火铳采用的是青铜铸管,能耐较大膛压。但就是这尊距离宋(蒙)元襄樊之战约60年的火铳,其盏口口径也只有105毫米,身管直径75毫米。像这样的火铳怎么可能发射重达150斤的石弹呢?
总之,作为抛石机的“炮”,在中外古代很早就在战争中使用,宋(蒙)元襄樊之战中元军使用的“回回炮”,是阿老瓦丁、亦思马因等在早已经有的西方抛石机的基础上,改良、改进、创新而创制出来的更具威慑力、杀伤力的巨型“抛石机”。而决不是发射火药炮弹的“炮”。火药枪炮的使用那是宋(蒙)元襄樊之战百年以后的事了,到了明代中叶,火药枪炮的使用,才使作为抛石机的“炮”逐渐废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