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天启时期的“北京大爆炸”有哪些诡异?
天启六年五月初六(1626年5月30日),都城北京发生强烈大爆炸,惨烈与诡异,“古今未有”。
当天天气晴好,约9时许有不明响声由城东北向西南传来。伴随着声响,灰尘涌起,房屋震动。突然之间,一声巨响震耳欲聋,顿时天崩地裂,白天刹那间变成黑夜,“大树二十余株拔出土。又有坑深数丈,烟云直上,亦如灵芝”。房屋纷纷倒塌。东自顺城门大街,北至刑部街,长三四里、方圆13里的巨大范围化为一片瓦砾,共计倒塌房屋数万间。爆炸中心王恭厂一带受灾最为严重,尸体堆击,秽气熏天,瓦砾像雨点一样从空中倾泻而下,街道门户完全不能辨别,令人触目惊心。
除了中心灾区之外,其他地方也受到不等程度的影响。巨响传遍了整个北京城,南自河西务,东自通州,北自密云、昌平,都受到影响,房屋被震裂,人们惊骇无比,四处狂奔。皇室养大象的地方亦房室倾倒,大象都跑到街上。此时人们抬头看到,天象诡异,云的形状或是散乱如发,或是五色斑斓,或是黑如灵芝,很久才散去。
这场巨灾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仅中心灾区,粉身碎骨的就“人以万计”。死者有姓名的几千人,姓名不详者又不知有几千人,加起来全城死亡至少2万余人。
当时天启皇帝正在吃早餐,突然宫殿震动,急忙起身逃命,一近侍扶着他一起跑;忽有瓦片飞起,砸中近侍,当场殒命。最惨的是在皇宫修建大殿的工匠,“大殿做工之人,因是震而坠下者约有二千人,俱成肉袋。”还有一间学堂的学生,“粤西会馆路口,有蒙师开学童子三十二人,一响之后,师徒俱无踪迹。”
此次爆炸中,有两个非常奇怪甚至灵异的现象,一是“所伤男妇俱赤体,寸丝不挂,不知何故?”“未死者亦多震褫其衣帽”,有些衣物、首饰、器皿都被狂风远远刮到西山上去了。二是爆炸中心“不焚寸木,无焚烧之迹”,这么大的爆炸,居然没有焚烧的痕迹,委实令人诧异。
如此惨烈的爆炸,原因却至今仍然没有明确。爆炸发生以后,明朝政府将这次爆炸定性为责任事故,王恭厂当时“专管营造盔甲、铳炮、弓矢、火药之类”,有大量火药积存,此次事故有可能是管理不严,火药爆炸所致。因此天启皇帝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将主管王恭厂的工部尚书董可威革职查办,而董可威本人已在爆炸中失去了双臂。天启皇帝还下罪己诏,称政务荒怠、人事不修,才招至天将灾异。同时紧急拨款1万两白银慰问死者家属。
但后人通过测算,发现无论是从工恭厂可能的火药储量来说,还是当时火药的威力来说,都不可能造成如此严重的破坏力。也很难解释为什么“男妇俱赤体”、“不焚寸木”等现象。于是就有了各种假说,诸如天降陨石说、外星人说、地震说、地震引发火药爆炸说、龙卷风说、火药爆炸引发地震说,不一而足,至今仍是众说纷纭。
这一事件目击者甚众,留传下来的相关记载不少,还被御笔太监记入了明朝正史。古人的记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描写有血有肉,极为丰富,绝大多数对现象的描述极少相互矛盾,反而相互佐证,真实可信。这种记载,具有不可辩驳的真实性,是指导我们正确分析的基础。但是受到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也留下了个别显然带有迷信色彩的记载,真实性大打折扣,扰乱了后人对这一事件进行分析。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条记载,采信描述相似、相互补充佐证、可信度高的记载,个别相互矛盾的地方分析原因,给出合理的解释,分析剔除迷信的传说和明显与本次事件相悖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