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孝庄皇太后死后37年不下葬到底是为什么?

2017-06-24 01:47:00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对大清朝做出卓越贡献的孝庄太皇太后离开了人世,享年75岁。本来按照惯例,孝庄应当与皇太极合葬于关外昭陵,但事实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对大清朝做出卓越贡献的孝庄太皇太后离开了人世,享年75岁。本来按照惯例,孝庄应当与皇太极合葬于关外昭陵,但事实上,孝庄的棺椁却被一直停放在顺治孝陵之侧。三十多年间,为什么康熙大帝一直不将祖母下葬呢?后来雍正解释为康熙与祖母感情笃深,不忍下葬。但是这个说法是于情于理都说不通的,古人讲究“入土为安”,这其中应该是有隐情的。

史书记载,孝庄太皇太后在临终之时,嘱咐康熙,太宗的陵寝奉安已久,且已有孝端皇后合葬,就不要再为自己重新动土了。况且自己还挂念着顺治和康熙父子,所以希望在顺治孝陵附近安陵。这可能只不过是史官的一面之词,不免有美化太后之嫌,难以令人信服。

孝庄死后,康熙执意要在宫中为祖母守孝三年,后来因为众位大臣的反对,他才只戴孝两年。康熙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出于孝道,二是出于不可告人的伤痛。

这话说起来就长了,皇太极死后,留下一个6岁的孩子福临,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婆,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兄弟多尔衮。福临的母亲孝庄通过一番努力,让福临顺利被拥立为新皇帝,这种权力斗争的微妙结局,与福临的母亲所做的努力分不开。

孝庄生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在她十三岁的时候,投靠皇太极,而那时多尔衮也不过十四岁的年纪,二人从小朝夕相处,青梅竹马,产生情愫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皇太极死后,孝庄为了保存福临,不得不做出有悖伦常的事情,下嫁多尔衮。这个事情虽然没有得到考证,但民间传说众多,想必也不是空穴来风。

所以孝庄碍于世俗礼法,无法与太宗合葬,,无法明说,康熙心里大概也明白太皇太后的苦衷。这大概就是为何康熙为孝庄戴孝两年,却迟迟不肯将其下葬的缘由。

想必爱看宫廷剧的人对孝庄皇太后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她可是一位奇女子,她经历了三朝,帮助了两个皇帝执掌天下,真的是无人能及。然而这样的奇女子却在死后三十七年才得以入土,究竟是为什么呢?

在民间,有三种说法可以来解释原因。第一种说法就是因为孝庄和小叔子有染。其实在一些电视剧或者是野史中,我们也都看到过孝庄和多尔衮有着很特殊的关系。有传闻说后来他俩甚至成了亲,孝庄做了他的妻子。据说有些史料还曾暗示过这一事情,所以,也许正因如此,康熙觉得这会有辱爷爷的名声,就选择在孝庄死后不下葬吧。

第二种说法是孝庄太后虽然死了,但由于太想念孙子了,就托梦给他,告诉他自己不想离开,所以康熙才不忍心将奶奶下葬。这种说法也不是空穴来风,据说孝庄太后的棺材在运往盛京时,有一件很邪乎的事情随之发生了。那就是她的棺材重到就算几百个壮汉一起抬也无法将其抬起,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康熙皇帝也很纳闷。结果当天夜里,康熙帝便梦到孝庄太后留着眼泪对他说自己有多么舍不得离开他,盛京离康熙太远,她想自己能一直守着康熙。于是,有了孝庄太后拖的梦,康熙就没有再让人把奶奶的棺材运往盛京和爷爷团聚,而是留在了宫中。

第三种说法是孝庄太后在遗嘱中强调死后不想离开北京。据说她在遗嘱中写道;“我死后,不要合葬了,我自知自己卑微,不适合与皇太极葬在一起。另外,如果合葬肯定会兴师动众,让老百姓也不得安生,这不是合葬原本的目的。还有,我舍不得我的儿子和孙儿,不忍心离他们太远,只求能在他们身边永远陪伴,这样就没什么遗憾了。”所以从她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她不想被葬在盛京的原因如下:第一,她认为自己很卑微,配不上与皇太极合葬。当然她这样说也就是自谦一下,并不真的意味着她自卑。第二,合葬会造成很多劳役,她不想让大家辛苦。看来她真不愧是一位总替他人着想的好太后。第三,她不想离儿子与孙儿太远,想时时刻刻能看到他们。后来孝庄太后死后,康熙帝没有将奶奶运往盛京,而是让其棺材待在了皇宫里,并且待了很久。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