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什么性质 戊戌变法的地位是什么
戊戌变法是光绪在位第二十四年,也就是一八九八年六月十一日到九月二十一日所发生政治改革运动,也叫做百日维新和维新变法。那么戊戌变法的背景是什么呢?
关于戊戌变法的背景有几点,首先是十九世纪甲午战争后国家危机的逐渐加深,让变法逐渐露出水面,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人们对民族存亡的意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早起维新思想实在产生。
第二国际形势,经济政治上需要的完善和进步改革。国内的时局动荡,帝国主义(英、法、美、德、意、日、俄、葡萄牙)的入侵和瓜分裂土,好好的一个国家被分割成七零八碎的,民族存亡危在旦夕。之后签订的《马关条约》让中国再一次割地和赔钱。清政府的统治让许多爱国志士对它非常不满,腐朽封建的统治让民族一步步的走向沦陷。政府没有积极采取改善,反而加税减少军队薪水,加剧变法的成长。
另外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侵略也加剧,本来对清政府存有希望的爱国的人们,也改变了不在安于现状投身革命。民族资本主义也受到官府压迫,很多商家逼于无奈被迫关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通过光绪同意发动政变,开始了救国的戊戌变法运动,他们通过变法来改革新政,就民族于水火,让人不受压迫,学习西方文化,促进思想的新解放。
所以说戊戌变法的背景主要是当时的国内外形势非常严峻。
戊戌变法的性质
戊戌变法是光绪年间,以康有为等人为代表通过光绪帝倡导学习西方文化的一场革命活动,但是这场活动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抵抗,导致正常运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结束了。那么戊戌变法的性质是什么呢?
戊戌变法的性质其实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不过也有人认为这是最为官方的解释,历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的性质其实是具有争议性的有一部分人认为戊戌变法的性质是一场社会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只不过革命的结果是失败的而已。
之所以说戊戌变法的性质是一场社会革命,是因为戊戌变法的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假设戊戌变法成功了,那么中国就真正的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最终戊戌变法并没有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因为它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则是因为在戊戌变法过程中,维新派过度的依赖并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同时还脱离的群众。
当然认为戊戌变法的性质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的理由则是因为戊戌变法的领导阶级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派的发动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君主立宪制,而且这场变法促进了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同时维新派是通过光绪皇帝来颁布变法条例的,光绪皇帝是清朝统治的上层阶级,由他颁布,也就是所谓的上达下效,并且维新派的变法并不彻底,顾虑到皇帝的原因,很多条例只是改良而非直接的改革。
戊戌变法地位
关于戊戌变法地位,首先要明确的是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面对强大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做出了第一步尝试。所以说戊戌变法地位是很高的,下面就来看看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戊戌变法的主要引导者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派,他们在看到了西方的制度等之后,开始对中国的封建制度产生了新的想法,试图通过改革来使得中国摆脱封建制度的禁锢,从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一点是符合社会的发展潮流的。
其次,戊戌变法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无法应对,只能被迫挨打。所以戊戌变法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但是因为其发展的主要方面是政治,所以它又是一场政治运动。在民族危亡时刻,维新派率先觉醒,他们希望通过变法使中国摆脱挨打的局面,从而走上富强之路。所以戊戌变法又是一场爱国图存的政治运动。
同时,戊戌变法还是一场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隶属于资产阶级行列的维新派人士在中国倡导新学,主张实施君主立宪制度,也就是改变封建体制,广兴民权。同时他们强烈的抨击封建思想对人们的禁锢,将西方先进的思想广泛传播,使得更多的人看清了现实,开始加入到维新派的行列。简单说,戊戌变法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着思想启蒙的作用。
以上就是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就这三点来看,戊戌变法在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其影响是非常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