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崇祯要气节还是苟活,大明最后的选择是对是错?

2017-06-06 22:18:03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大明国祚276年,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议和,更无满清之割地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显得悲壮,却让后世对明朝的铁骨铮

“大明国祚276年,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议和,更无满清之割地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显得悲壮,却让后世对明朝的铁骨铮铮而拜服。

那么设想一下,如果大明弯下了膝盖,如果他们愿意妥协一下,明朝是否会延长下去甚至翻盘?其实这也不算假设,因为在明朝灭亡前,确实有过这么几次机会……

一、努尔哈赤封王

在当下《明史》风靡的氛围里,诸多埋藏在典籍里的真相被翻了出来。作为被李成梁一手送成女真之主的努尔哈赤,对于自身定位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尤其是在万历朝鲜战争期间,他还在李家兄弟手下鞍前马后,可见他并不是无所顾忌。况且就算努尔哈赤在萨尔浒踹翻了十几万明军,但是关宁战线的坎是怎么也迈不过去的。清朝统治者们出于政治需要将自己的祖先夸成了圣人,其实在努尔哈赤眼中,汉族百姓只有两种人:奴隶包衣或者死人,这样的“土包子”能统治中原?

所以,努尔哈赤的目的一直都是在中原打打草谷,最好在东北称霸一方。对此,明廷并非没有应对方法,明初对依附的蒙古族进行安置,设立了朵颜三卫;还有用于西南边境对少数民族管理的土司制度,这些都是有先例的。

那么对于努尔哈赤,明廷能进行类似的安排吗?答案或许可以,就是划出一块地区供努尔哈赤统治管辖。当时在朝中有些人持有这种观点,但女真人反叛在先,又成立“后金”政权,如果那样做等于认可“后金”的存在,这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不可接受的。本文为360常识网原创,未经360常识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二、与清军议和

松锦失守之后,局面确实非常吃力。最主要的是李自成的闯军在陕西河南一线作战,掏空了明廷的元气。当时崇祯希望与清军议和,以便专门对付李自成的起义军。兵部尚书陈新甲得到皇帝的旨意,便在暗中谋划讲和事宜。

但偏偏有一天,因为陈新甲着急进宫议事,慌忙中将与皇太极讲和的秘密信件随手放在几案上,他的随从误以为是兵部的“塘报”(古代传播于政府内部,报纸性质的传看文件,专报军情),像往常一样,在未请示主人的情况下交给各部门传抄。

这一下惹了大祸,很多大臣上书弹劾陈尚书贪生怕死,竟敢私自议定和谈条款,他们或许能猜到背后是皇上的意思,可那又怎么样呢?真正问题在于崇祯害怕担责,不敢承认与自己有关,只好匆匆忙处死了陈新甲,保全了帝王脸面。

从客观的角度看,这次议和胜算大吗?皇太极给出的条件是,承认两方政治地位对等;明朝每年给钱金万两,银百万两,清国反馈人参千斤、貂皮千张;双方划地各治,而且要进行互市贸易。

当时明军虽然败溃却没有垮,关宁铁骑还在东北守着大门呢。可惜统治者又回到之前的思维困境:议和等于承认叛乱,想议和却又不想承担历史责任。

三、迁都之议

李自成大军挺进河南,击败了明军主力,这个时候农民军攻进北京是早晚的事情。大臣李明睿建议将首都南迁,崇祯皇帝急召陈演、魏藻德等人商议此事。

皇帝想迁都,但弃守京师会落下丢失国都的罪名。他想把皮球踢给手下大臣们。问题在于这些宦海沉浮几十年的老油条也不愿担责任。要命的是,大学士陈演还故意把消息捅了出去,一时间朝野上下沸沸扬扬,绝大多数官员高声叫骂李明睿,坚决反对南迁。

再次试问,从客观的角度看,这次迁都合理吗?如果南迁,京城的驻兵可以掩护随行,沿途还可以招收一些溃败的散兵。在路上,山东的一些王府,凤阳的中都城,都可以作为中间的驿站.而且到了南京之后,还有充备的军事力量提供保护。

在南方,尚有数十万明军,有了这只力量,就算不能恢复中原,也可以延缓气运。事实证明,明廷在南方的基础还是比较雄厚的。北京则可以委托给魏藻德、方岳贡等内阁辅臣,辅导太子,料理善后事宜。

这个可行性最高的方案,在大臣的声讨中流产。本文为360常识网原创,未经360常识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四、最后的议和

1644年3月17日,兵临北京城下的李自成派投降自己的太监杜勋与崇祯帝议和。他要求明廷封他为王,并割让西北一带,实行高度自制,并支付100万两的劳军费。作为回报,他将替打击敌对势力,包括盘踞在东北的后金清军。

崇祯接到和谈要求后迟疑不决,和谈破灭。我们再回到老话题,这次议和胜算大吗?事实证明,李自成对自己突然而来的成功是没有思想准备的。他称雄的只是中原地区,东北有虎视眈眈的清军,南方有完整的明廷力量,四川还有和他争老大的张献忠,显然他没有十足信心面对对手。

我们从李自成进京后的一系列言行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他占领北京什么都不做,只是掠夺财物,然后运回西安。他的一席话最能表明心声:“陕,吾之故乡也。富贵必归故乡,即十燕未足易一西安!”显然,他根本不打算在北京生根发芽,而是一心要回故乡。

五、最后的最后

崇祯当时陷入了一个怪圈,即想和谈却又不敢和谈,因为和谈等于承认叛乱的合法性。和谈成功就是认怂,这样的历史责任不愿承担;可是和谈失败就要陷入更深的困境,越是困境越想和谈……

崇祯帝就在这样的犹豫、推诿中错失了一次次改变朝廷命运的机会。他的犹豫不决是因为朝廷内外的“愤青”的思维作祟,以及自己不愿意承担历史责任造成的。

在大臣们“要与北京共存亡”慷慨激昂的呐喊声中,李自成大军进城了。崇祯本想趁着夜色出城逃命,但东门的守卫说有令牌才能出门,之后他又逃往西门,门被堵死。无奈之下,他只好回到大内,自缢。

而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官员们呢?他们在天亮后争相等在闯王的办公室外,听候安排工作。这就是“铁骨铮铮”的明朝,满口仁义道德的明末大臣们!本文为360常识网原创,未经360常识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