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咸丰为什么要骂曾国藩虚伪?不喜欢曾国藩?

2017-06-06 21:57:10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笔者认为,老曾的家书是写给自己看的,是为缓解压力的,正如夜行人大喝一声,不是用来吓鬼的,而是用来给自己壮胆的。 曾国藩性格 受父母

笔者认为,老曾的家书是写给自己看的,是为缓解压力的,正如夜行人大喝一声,不是用来吓鬼的,而是用来给自己壮胆的。

曾国藩性格 受父母影响

都知道老曾的励志名言:“打掉牙齿和血吞。”受了挫折和委屈,忍一口气,以后争一口气。这是从正面解读,然而,凡事看两面,在忍气发奋的同时,却也是在积累情绪垃圾,埋头生闷气。隐忍而争气的人,往往是喜欢生闷气的人。

老曾的秉性,先从曾妈妈这一代人分析开来。老曾的母亲姓江,在娘家过得衣食无虞,嫁到曾家,在经济上却很不如意。这江太性格好强,因此喜欢自己给自己壮胆,“好为自强之语”。嘴硬的同时,生过不少闷气。

而曾爸爸是个性格懦弱的人,经常被曾爷爷训斥,估计也生了不少闷气。

曾爸爸和曾妈妈性格方面的一些负面因素,对曾大哥还是有消极影响的,曾国藩在1854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的家书中也有交代:“吾自服官及近年办理军务,中心常多郁屈不平之端,每效母亲大人指腹示儿女曰:‘此中蓄积多少闲气,无处发泄’。”可见老曾受父母影响,是个爱生闷气的人。

家书背后的委屈 显示谦虚姿态 咸丰却骂他虚伪

老曾这人本性是争强好胜的,但他喜欢表现出温良恭俭让的姿态。大家都不傻,你喜欢装,总有人戳破你。例如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湘军攻克武汉,这是天大的喜事,老曾也掌握实权了,掌管湖北一方——署理湖北巡抚,有了一方的财权和人事权,手里还有兵,应该得瑟了吧?

然而,老曾想得挺远,一则觉得正在戴孝,二则觉得要显摆谦逊的美德,于是上书向朝廷辞官。本以为咸丰皇帝会表扬一番,没想到咸丰是个聪明人,一道谕旨戳破老曾的假谦虚:“朕料汝必辞。”你肚子那点小九九我知道,辞官是意料中的事。“好名之过尚小,违旨之罪甚大,着严行申饬”,直接骂曾国藩好名,而且事情性质很严重——抗旨不遵。结果既要免官,同时还要严肃批评。这是咸丰给他的一棒,皇上的批评你还能回嘴吗?闷气是生定了。

曾国藩对自己平生受的闷气有一个总结,我们看日记:“余庚戌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癸丑甲寅,为长沙所唾骂;乙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遭遇的都是唾骂,在京城被权贵骂,不能还嘴;在长沙被绿营兵骂,还是不能还嘴,还嘴就必死无疑;在江西筹集粮草,像叫花子一样被人骂,又是不能还嘴。

老曾都忍了,祸是没惹了,但气却上来了,一层层堆积在心里,这不是揣度,而是有曾国藩自个的心声为证:“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怄气了,不说,只管忍,这明摆是在生闷气,多压抑,多难受啊。爱生闷气的他,该怎么排遣?如何将其转化为正能量?

曾国藩家书到底是写给谁看的?当然是写给家人看的。然而,在风云变幻的晚清时代,作为一代重臣的他,其身负的不只是一个家庭,还有一方军政局面,因此,对老曾家书的解读也会往上延伸,例如有观点认为他的家书是写给咸丰皇帝看的,以表明自己的姿态。

然而,笔者认为,老曾的家书是写给自己看的,是为缓解压力的,正如夜行人大喝一声,不是用来吓鬼的,而是用来给自己壮胆的。

曾国藩性格 受父母影响

都知道老曾的励志名言:“打掉牙齿和血吞。”受了挫折和委屈,忍一口气,以后争一口气。这是从正面解读,然而,凡事看两面,在忍气发奋的同时,却也是在积累情绪垃圾,埋头生闷气。隐忍而争气的人,往往是喜欢生闷气的人。

老曾的秉性,先从曾妈妈这一代人分析开来。老曾的母亲姓江,在娘家过得衣食无虞,嫁到曾家,在经济上却很不如意。这江太性格好强,因此喜欢自己给自己壮胆,“好为自强之语”。嘴硬的同时,生过不少闷气。

而曾爸爸是个性格懦弱的人,经常被曾爷爷训斥,估计也生了不少闷气。

曾爸爸和曾妈妈性格方面的一些负面因素,对曾大哥还是有消极影响的,曾国藩在1854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的家书中也有交代:“吾自服官及近年办理军务,中心常多郁屈不平之端,每效母亲大人指腹示儿女曰:‘此中蓄积多少闲气,无处发泄’。”可见老曾受父母影响,是个爱生闷气的人。

家书背后的委屈 显示谦虚姿态 咸丰却骂他虚伪

老曾这人本性是争强好胜的,但他喜欢表现出温良恭俭让的姿态。大家都不傻,你喜欢装,总有人戳破你。例如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湘军攻克武汉,这是天大的喜事,老曾也掌握实权了,掌管湖北一方——署理湖北巡抚,有了一方的财权和人事权,手里还有兵,应该得瑟了吧?

然而,老曾想得挺远,一则觉得正在戴孝,二则觉得要显摆谦逊的美德,于是上书向朝廷辞官。本以为咸丰皇帝会表扬一番,没想到咸丰是个聪明人,一道谕旨戳破老曾的假谦虚:“朕料汝必辞。”你肚子那点小九九我知道,辞官是意料中的事。“好名之过尚小,违旨之罪甚大,着严行申饬”,直接骂曾国藩好名,而且事情性质很严重——抗旨不遵。结果既要免官,同时还要严肃批评。这是咸丰给他的一棒,皇上的批评你还能回嘴吗?闷气是生定了。

曾国藩对自己平生受的闷气有一个总结,我们看日记:“余庚戌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癸丑甲寅,为长沙所唾骂;乙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遭遇的都是唾骂,在京城被权贵骂,不能还嘴;在长沙被绿营兵骂,还是不能还嘴,还嘴就必死无疑;在江西筹集粮草,像叫花子一样被人骂,又是不能还嘴。

老曾都忍了,祸是没惹了,但气却上来了,一层层堆积在心里,这不是揣度,而是有曾国藩自个的心声为证:“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怄气了,不说,只管忍,这明摆是在生闷气,多压抑,多难受啊。爱生闷气的他,该怎么排遣?如何将其转化为正能量?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