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晚清时代,为什么外交谈判总让李鸿章负责?

2017-06-01 03:14:30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众所周知,李鸿章是晚清时代的重臣,也是重要的外交负责人,只是后人对于李鸿章一直争议比较大。虽然他一生办外交近三十年,但最终都是以失

众所周知,李鸿章是晚清时代的重臣,也是重要的外交负责人,只是后人对于李鸿章一直争议比较大。虽然他一生办外交近三十年,但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呈两面性,反面的是卖国贼,正面的是爱国者,是功臣。不过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在李鸿章死后给予了李鸿章很高的评价。

李鸿章是从1863年2月,由署理江苏巡抚兼通商事务钦差大臣,慢慢开始涉足外交工作。1870年调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基本上就成为清政府外交工作的主要人物了。1895年8月,他被调离北洋,入阁办事。1896年初去欧美访问,归国后在总署担任要职。1900年担任同八国联军谈判的全权代表和直隶总督,直至去世。

可以说李鸿章的外交生涯,是和风雨飘摇的清政府的一系列外交失败相始终的,清朝末年的每一个重大的外交失败,李鸿章都不仅参与,而且为主要负责人,这也是李鸿章被骂卖国贼的症结所在。

有意思的是,外国列强只要涉及到外交谈判之类的,只跟李鸿章谈,清政府即使委派别的人来谈判,外国列强都要求换李鸿章上来。也不知道外国列强为什么喜欢找他谈,难道是喜欢找软柿子捏?要知道,李鸿章可是带兵出身,北洋水师那也都是他带出来的,肯定不是柔弱的人。

在谈判过程中,李鸿章也是煞费苦心,殚精竭虑,很多条约条款都是他费尽心思谈出来的,尽管很多是不平等条约,但他也是按照当时清政府最高领导层的意思,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尤其是甲午战争后在跟日本的谈判中,中枪之后依然勉力而行,气节让人非常佩服。

然而李鸿章的外交手段虽然长袖善舞,但都是“以夷制夷”的简单思维。而且一味的忍气吞声和退让,缺乏国家战略思维。其实多年的外交经验,李鸿章自己也深知,弱国无外交,导致所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骂名全部由李鸿章背。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