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声烛影”之宋太祖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对于他的死因历史上众说纷纭,这也是宋朝建国之初最大的疑案。对于宋太祖的死各种史书上的记载五花八门,莫衷一是。宫闱密事,玄机重重,未能躬逢其事的后人只有通过各种史料记载及细节的分析,才能拨开重重迷雾,一解历史疑团。
首先看看《宋史》的记载:“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寥寥数笔,至于死因,只字未提。
再看文莹和尚所写《续湘山野录》中的记载:当天天气突变,雪雹骤降,太祖召见了晋王赵光义。两人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女也全在外面,但是他们却看到蜡烛下,赵光义时而走动、时而坐下,太祖拿着斧子擢雪,并对光义说“好做”“好做”!遂解衣睡了。由于外面的雪大,光义留宿。五更的时候皇帝已经死了。这就是斧声烛影的由来。
而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的《涑水记闻》记述了太祖死后,太宗皇帝赵光义即位的有关情况:“四更的时候,孝章皇后突然叫太监王继隆去召秦王赵德芳,但他没有去找秦王,而直接去找晋王赵光义。只见长于医术的左押衙程德玄坐在王府门口,便问其缘故。德玄说:“二更时分,有人叫门说晋王召,出门却不见人影。如此情况,先后三次。我恐怕晋王真有病,所以赶来。”继恩感到怪异,便告以宫中大事,共同入见光义。光义大惊,犹豫不行,声称要与家人商议,继恩催促道:“时间一长,将为他人所有了。”三人便踏着大雪,步行入宫。继恩欲让光义在直庐等待,自己好去通报。德玄说:“直接进去,何待之有?”三人俱至寝殿。宋皇后听到继恩的声音,便问:“德芳来了吗?”继恩说:“晋王到了。”宋皇后见到光义,不禁愕然失色,马上改口喊官家,说:“我们母子性命都交给官家了。”光义回答:“共保富贵,别怕别怕。”第二天,光义就即了皇帝位,是为宋太宗。
后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载,基本是糅合了《湘山野录》与《涑水记闻》中内容而成,但是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
通过各类史料的对比及赵光义登基后的一些做法,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斧声烛影这事可信度不高,宋太祖应该不是被亲弟弟赵光义以暴力手段所杀。那赵光义是清白的吗,他的皇位来的名正言顺吗?非也,非也。从事件的几点诡异之处,来仔细分析一二。
一、宋太宗赵光义登基之初,绝对是舆情危疑,众口悠悠之际,而他却没有宣读传位遗诏以杜众口之疑。如果宋太祖有传位诏书,《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书中必然会记载。而且宋太宗对《宋史》中《太祖实录》部分又亲自审改,但凡有诏书绝不会没有任何记载。
二、看看宋太宗登基前几名亲信的表现。善医术的程德玄半夜三更不睡觉,大冷天待在晋王府门口,怀疑赵光义有病确不敲门进去,这绝对是不正常的。内宫太监王继恩在奉皇后召命去请赵德芳时,直接去了晋王府找赵光义,并且在赵光义久久不出的时候直接陈述厉害关系。试想一下,如果他和赵光义没有密约,一个太监在这种关键时刻他敢擅自做主吗?万一赵光义真的不想当皇帝,不去接帝位,王继恩还不得满门抄斩?而且在赵光义进宫后,王继恩说要去通报,程德玄竟然说“直接进去就是”,要是没有预谋,一个开封府的押衙哪来的胆子在皇宫大内这么嚣张?而赵光义竟然听从了他的话,直接闯入内宫。
三、宋皇后听说赵光义来了大惊失色,作为宋朝皇后对政治还是懂一些的,立马明白了其中的奥秘,赵光义敢来必然做了充足的准备,已无力回天,也只好保命要紧。赵光义听了宋皇后的乞求,知道皇位已到手,就故作姿态说“共享富贵”。
四、根据宋史记载赵光义即位以后,对王继恩和程德玄恩宠有加。这二人在太祖死这件事上,应该做了拿不上台面的事,或者说这两个人密谋参与了赵光义的夺位机划。 五赵光义即位后刻意打压残害太祖的旧臣,如李继勋、杨信和党进等人。与此同时,他大力提拔自己的亲信。这正反两方面的情况说明什么,恐怕不言自明了。
五、《太祖实录》所谓“金匮预盟”的可信度存疑,《宋史》是这样记载的:杜太后病危前,她把赵匡胤和丞相赵普叫到床前,留下了匪夷所思的“遗嘱”。太后认为,赵宋之所以能获取后周的江山,就是因为一个小孩子当皇帝,如果是一位壮年君主,就不会出现“陈桥兵变”。为了不让历史重演,为了赵宋社稷,太后让赵匡胤必须选择一位“长君”做接班人。赵匡胤竟然答应了。遂命赵普记录下来,并把这份政治遗嘱珍藏在黄金宝柜里。但是《太祖实录》第一次编修的时候,对这件重大事件没有任何记载。而且“金匮预盟”是赵光义登基5年后,赵普才密奏,才昭告天下。
赵光义虽没有亲自砍杀了自己的亲哥哥宋太祖,但也绝对逃脱不了干系。他的皇位来路是明不正言不顺,所谓的“金匮之盟”可信度不高。种种迹象表明,宋太宗赵光义“害兄篡位”的可能性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