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明万历帝对自己老师张居正的后代大肆抄家杀戮?

2017-05-11 22:56:21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每个人都有自尊的空间,这个空间根据个人的承受能力而异。因此,在人与人交往时,要特别照顾到这点儿,如果做不好,轻者生意失利,官场丢官

每个人都有自尊的空间,这个空间根据个人的承受能力而异。因此,在人与人交往时,要特别照顾到这点儿,如果做不好,轻者生意失利,官场丢官,重者会危及生命。明朝著名宰相张居正就吃了照顾不到别人自尊的亏,以致在死后被万历皇帝朱翊钧抄家,大儿子死于非命,全家饿死十余口,自己差点儿落个挖墓鞭尸的下场。

明朝隆庆皇帝穆宗临死时,下诏让高拱、高仪、张居正、冯保四人作为顾命大臣辅佐万历小皇帝朱翊钧。后来高拱贬回老家,高仪病死。朝中剩下张居正和冯保两人继续辅佐万历皇帝,冯保主外,张居正主内,因此,万历皇帝朱翊钧特别信任张居正,大事小事也没有专过权,对张居正是言听计从,每逢有事,从没有直呼过张居正的名字,都称张居正为“元辅”,但是,张居正死后,为什么要对张居正的家人下那么大的狠手呢?万历皇帝朱翊钧这仇恨从哪里来的呢?当时身居高位的达官贵人都也搞不清楚,只是互相的猜测,却没有谁能解开其中的奥秘。

抄张居正的家时,张居正的心腹家人张三居然侥幸逃脱,后来一直在人间隐名埋姓,躲过了这一劫。许多年以后,就在张三快要寿终正寝时,朝中某位重臣,不知从何渠道,打听到了张三的下落。从张三的嘴里,发现张居正被抄家原因的一些蛛丝马迹……

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这事居然和一个叫艾自修的进士有关。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明朝万历年间,朝廷举行科举考试,全国十几万举子云集京城来争四百名进士的位置。一时间,北京城人满为患。开考后,举子们经过几次考试,尘埃落定,十几万人中有四百名举子荣等龙虎榜。举子们看过榜后,有人兴高采烈,有人垂头丧气,还有人摩拳擦掌,准备下年在战,不登龙虎榜誓不罢休。

举子艾自修荣登龙虎榜最后一名。他看完榜后叹了口气说:“唉,最后一名就最后一名吧,总算过了,侥幸侥幸。”说是说,比起落榜的千千万万个举人来说,艾自修算是一个幸运儿,但是比起龙虎榜上前面的三百九十九人来说,艾自修总觉得矮人一等。每逢同年聚会,别人都高谈阔论,兴高采烈,唯独他沉默寡言,恐怕别人提及他是最后一名进士。就像一个人头上长了流脓的疮,不愿摘掉帽子是一个道理。

既然是中了进士,都要拜当朝宰相为师,尽管这个人没有教诲过自己一句话或教育自己做一件事。据说,这是当时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也是考中进士能够走向官场必走的一条路——通过巴结宰相,为今后做官铺平道路。艾自修家境颇富,也按照规矩,备了一份厚礼,送给了当朝宰相张居正。张居正收到礼后,也着实鼓励了一番。

没过多久,朝廷举行琼林宴,在太和殿大宴新科状元举人。张居正作为老师,当然要亲临道贺。让艾自修感到羞耻的是,举人们是按照考中的名次排列座位。艾自修中的是第四百名,自然坐在了最末一位。

皇帝和张居正端着酒,从状元、榜元、探花开始,挨个敬酒。皇帝和张居正对诸位进士敬酒时都说了一些什么话,没有史官记载,估计是一些道贺鼓励这类的套话。当敬酒敬到艾自修面前时,张居正已喝得面红耳赤,有些醉了。他看了一下坐在末位的艾自修,知道他是最后一名进士,忽然突发奇想,想调侃一下他,顺便也卖弄一下自己的文采,以助酒兴。于是出口成章,对艾自修说:

“艾自修,自修不自修,白面书生背虎榜。”

皇帝和文武百官诸位进士听到张居正调侃的话,都是“哈哈”大笑,宴请进士的热闹场面达到了高峰。本来艾自修坐在末位就已尴尬无比,加上张居正调侃说辞,更令艾自修无地自容,恨不得地上有个地缝让他马上钻进去。

虽然是句笑话,张居正死后却让全家付出了血的代价。

张居正非常好色,在万历朝已是公开的秘密。张居正到了晚年,就是天气非常寒冷也绝不带帽子,就是他经常吞服春药,以致虚火上升,带上帽子就会烦躁不已。可是张居正同万历皇帝生母私通的事,就鲜为人知了。

作为四位顾命大臣之一的张居正,在万历皇帝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辅佐朝政,朝中有许多事情都要与万历帝的母后商量。万历帝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孝顺皇帝,对母后非常尊重,每天都要亲自过问母后的饮食起居,身体状况。皇后寡居多年,虽然是半老徐娘,但风韵犹存,对于风流倜傥知识渊博的张居正关爱有加,经常送张居正一些小礼物,以示关怀。久而久之,就产生了爱慕之心。张居正虽然是顾命大臣,但相比高拱,高仪及冯保三位老臣来说,从资格上就差一大截了。张居正要保住自己在朝中的地位,还得广开渠道,使出浑身解数。皇后对他眉来眼去,精明的张居正早就心知肚明了。所以就顺水推舟,投桃报李,不久就发展成了同居的关系。正是这个时候,皇宫中后花园重修,张居正就利用这个机会,密令工匠从假山旁修一条暗道,直达后宫,供自己同皇后偷欢使用。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