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清朝为何将江南省一分为二?方便管辖?

2017-05-11 21:26:49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清朝入关后顺治帝将应天府改为江宁府取江南安宁之意,设江南省。我们都知道明朝的应天府是包括今江苏、上海、安徽等地的。清朝中期将江南省

清朝入关后顺治帝将应天府改为江宁府取江南安宁之意,设江南省。我们都知道明朝的应天府是包括今江苏、上海、安徽等地的。清朝中期将江南省一分为二,把安徽和江苏分开。这种行政划分是出于何种考量呢?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大一统王朝,也是影响世界的蒙古帝国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元朝对于中国后世的历史影响深远,其中一种制度资源,我们至今还在继承,那就是行省制度。

所谓行省,全称应为“行中书省”,意思是在地方行使中书省的权力,原意是中央机构派驻地方的代表。久而久之,行中书省也变成一级地方政府,规模和权力远远超过汉唐旧制度体系中的州、郡、县。

朱元璋反元成功,建立明朝之后,考虑到行省制度可能形成尾大不掉的藩镇。所以,朱皇帝废除了行省制度,在地方设立直属于中央的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这就是垂直管理的所谓三司。

地方一级,久而久之必须要有一个整合综理的主官,所以后来设于战时的巡抚、总督制度也渐渐常态化。

明朝开始建都南京,后来燕王朱棣造反成功,成为成祖皇帝之后,迁都北京。国都北迁之后,旧都南京及其周边仍然很重要,故而被明王朝设为所谓南直隶地区,其范围包括今日的江苏、安徽、上海等地。

清朝入关,取代明朝之后,行政区划设置上做了一定的变革。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占领南京后,立马把明朝的南直隶为江南省,改应天府为江宁府。当年朱元璋将此地定名为应天府,意思是大明朝顺应天命,而清朝改名江宁,则是江南安宁,从此被征服的意思。

清朝将江南省的省府设在的江宁府,设江南布政使司左、右布政使各一人,开始行政治理。根据《清实录》记载:

顺治二年七月壬子,南京着改为江南省,应天府着改为江宁府,设知府,不设府尹,掌印指挥管屯指挥暂留,余指挥俱裁去,其卫所改为州县。

清廷不仅设立新的新江南省,还裁撤了原先南京周边的军事性质的卫所,足见清廷抑制江南的用意。江南省是当时帝国最为富庶,也是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的地区。

所以,清廷不仅设立一个江南省,还设立了一个更为重要的职位——两江总督。

江南设省不久,清廷又设立两江总督,管辖江南、江西两省,驻节江宁。江南省面积较大,政务繁重,所以顺治初年又曾经设置过管理江北政务的淮扬总督,不久又裁撤。后来,又设立管理明朝中都凤阳及庐州的凤庐安徽巡抚,不久亦裁撤。

从这段反反复复的行政区划改革中,我们可以看出,清朝初年,清廷中枢对江南分省而治已有考虑,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改革又戛然而止。

清朝略定江南初期,一切行政事务以厉行军政统治,政权稳固是最重要的目标,所以作为省制的安徽尚未出现。

顺治三年(1646),由安庐池太巡抚改称来的安庐巡抚一度,又称安徽巡抚,虽然说这是作为治理区域事务的“安徽”一词最早出现了,但是此安徽巡抚与后来作为专理省级行政事务官员的安徽巡抚,不仅管理职能不同,管理区域大小也不同,相同的仅仅是名称。

江南省的分治,以及安徽省的设立,最后是在康熙时代完成的。康熙四年,清廷把裁撤的凤阳巡抚属地凤阳府、庐州府和滁州、和州归属新设的安徽巡抚,把淮安、扬州二府及徐州划归江苏巡抚,安徽与江苏两大省行政区划分割特征凸显。其中,安徽巡抚驻安庆,江苏巡抚驻苏州。

所谓安徽省,其得名来自于省内的安庆府和徽州府;江苏省则因省内有江宁府和苏州府。如今,原先的徽州已经改名为黄山,而江宁府早已复其本名南京了。

清廷将江南省分为安徽和江苏两省,是有其战略考量的,以两江总督辖管江苏、安徽、江西三省,以江西牵制拥有大别山、汉水的湖北省;东西二分后的江苏、安徽,各具其古人眼中所谓的形胜关隘,省域内淮北江南贫瘠富裕,又能相互搭配。

晚清时代著名学者魏源在其著作《圣武记》中有一段精妙议论:

今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今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今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今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江之险失;淮东淮西,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

作为昔日一个行政区域之内的江苏和安徽两省,分省而治,至今已经数百年。两省在经济发展上目前有点差距,江苏是国内发达省份,而安徽还处于奋力赶上的阶段。

近些年来,一直有一种重新划省的议论在民间盛行,有人希望按照地理位置和风俗习惯、文化,重新调整安徽和江苏两省设置,不知道这种方案是否可行呢?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