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王夺嫡 谁把康熙逼得走投无路?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文治武功,载在史册,在中国历史上,对康熙的评价一向很高,在民间的口碑也一向很好。谈起康熙,除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三征噶尔丹,签订《尼布楚条约》,减免赋税,治理黄河,开博学鸿儒科,组织编写《康熙字典》,我的天啦,反正就是好皇帝中的标本和典范。很多研究者都认为,康熙辉煌的一生最大的败笔就是废太子,而康熙废太子是由于太子不争气。真实的历史往往与人们的想象相去甚远。事实是,到了清朝,君权高度集中,皇帝的权力与储君的权力空前激化,无论是谁,都注定不可能在太子的位子上待太久。胤礽能够当三十年的太子已经是奇迹了。
太子的被废,归根结底一句话,那就是储君的势力已经对皇权产生了严重威胁,不得不废。康熙四十七年,皇帝与太子之间的矛盾激烈爆发,胤礽为掌控父亲动态,深夜潜至父亲床边窥测,康熙惊醒后,太子马上溜之大吉,但康熙还是凭借背影和姿态判断出是胤礽。这件事让康熙吓出一身冷汗,胤礽既然能深夜悄无声息的靠近自己身边,那当年隋文帝在仁寿宫中的惨剧就不难再次上演。于是,他下定决心,不等回到北京,就在承德避暑山庄诏告天下,废黜太子胤礽。
康熙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与太子之间的矛盾并非个人的矛盾,而是皇位和储位的矛盾。他废了胤礽,势必还要立储,只要储君存在,他就不得安宁。当年朱元璋很清楚的意识到,相权和皇权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于是他借胡惟庸案直接干掉了延续了千余年的丞相制度。就这一点而言,康熙不对皇位继承制度下刀子,这一矛盾不可能得到缓解。
果然,废太子后,一股更大的力量崛起了,这就是康熙朝末年储位之争中实力最强劲的一支力量——皇八子胤禩集团。
皇八子胤禩,良妃卫氏所生,在他22岁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胤礽的太子地位不稳,自己有机可乘,他联手20岁的弟弟胤禟,广泛争取支持,制造舆论,开始为夺嫡作准备。他稳扎稳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的伯父福全,在病重之际,向康熙极力推荐胤禩。他专门派人到南方结交文人雅士,购买书籍,得到了很多儒士的交口称赞,说他极是好学,极是好王子。他到处博取好名声,在朝中人气无人可及。胤禩的迅速崛起,令胤礽惊恐不已,为了保住储位,更加举动失常,手足无措。从某种意义上说,兄弟们积极进取的威胁加速了太子胤礽的倒台。
问题是,太子在的时候,胤禩的上窜下跳没有引起康熙的过分注意,太子一倒,胤禩多年蓄积形成的强大实力突然暴露出来,令康熙始料未及,非常被动。特别是储位虚悬,朝臣期盼康熙迅速选定新太子以固国本,康熙也下旨,明确指出,众意谁属,朕即从之。皇帝旨意,自然是金口玉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大臣们不疑有他,自然看行情押宝,此次立储,按道理不可能再有变故,站队至关重要,私下串联在所难免,一串联,大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那就是新太子非八爷莫属。
按照康熙旨意,在京四品以上,地方二品以上,皆可推举新太子,投票结果出来以后,康熙震惊了,几乎众口一词,都选了胤禩。这个太不正常了,也太可怕了,如果说胤礽对皇权的威胁已经令康熙不安的话,那人气如此惊人的胤禩一旦被立为储君,就会迅速架空皇帝,这是明摆着的。康熙心里清楚,胤禩比胤礽危险一百倍,一定不能选择胤禩,否则就会骑虎难下。但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难以收回,既然说了众意谁属,朕即从之,那就必须给大家一个交待,此时的康熙,惊恐的发现,自己被胤禩逼到了墙角。
康熙意识到,不耍流氓就活不了了,只能把自己说话当放屁了。耍流氓也是要讲套路的,皇帝要说话不算话,必须要拿个说的出来的理由。立储是一定的,胤禩是一定不能选的,当时能够拿出来压倒胤禩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刚刚被废的太子。毕竟胤礽是三十年的太子,只有找个理由,再把胤礽放出来,形成复立之态势,方能挡住胤禩,转危为安。康熙被逼到没有办法了,借口太子被大阿哥陷害,遭受邪术侵害,现在真凶查出,太子逐渐恢复正常,那自然还是要恢复他的太子之位。
消息传出,朝野一片哗然,推举过八王的大臣自然沮丧愤怒。康熙也是从来没有如此难堪,他把所有的帐都算在了胤禩头上,从此父子反目成仇,胤禩也永远失去了成为皇帝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