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溥仪是“汉奸”吗?溥仪为什么会选择退位?

2017-04-12 09:30:02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溥仪全名爱新觉罗·溥仪,乳名“午格”,字耀之,号浩然,年号为“宣统”,公元1906年出生于醇亲王府,公元1967年去世,享年61岁。溥仪是清

溥仪全名爱新觉罗·溥仪,乳名“午格”,字耀之,号浩然,年号为“宣统”,公元1906年出生于醇亲王府,公元1967年去世,享年61岁。溥仪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同时也是中国封建帝制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退位,不仅仅是代表着清朝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在中国大地上,牢牢占据了两千多年历史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清朝的后几位皇帝都无嗣,基本都由慈禧太后指定,从皇室宗亲处过继袭位。光绪三十四年,光绪帝病重,年幼的溥仪被慈禧太后下令抱入宫中抚养,准备继承光绪帝帝统。谕令传来的时候,整个醇亲王府愁云惨淡,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这个年幼的子孙,走上了和他叔叔光绪皇帝一样的悲惨道路。但是慈禧太后的旨意不可抗拒,再多的不愿也只能压在心底,就这样送走了嚎哭不止的孩子。

溥仪在光绪帝去世之后,登基为帝,年号宣统。但他只当了三年的皇帝,便爆发了著名的辛亥革命,在各方人士的压力下,隆裕太后代溥仪下定了逊位诏书。这之后溥仪还进行了短暂的帝制复辟,不过均以失败告终。后来到了1932年,日本企图以东三省为基本,进而征服全中国,便策划了一个伪满洲政府。在日本的策划扶持下,溥仪就任了伪满洲国的“皇帝”,年号“康德”,又称康德皇帝。因为溥仪有这么一个特殊的时期,很多人有了一个疑问,那便是溥仪是汉奸吗?

首先给个定义,在《辞海》中,对于汉奸的解释是“原指汉族的败类,现泛指中华民族中投靠外国侵略者,甘心受其驱使,或引诱外国入侵中国,出卖祖国利益的人”。

首先从民族属性上来看,溥仪为满族人,构不成出卖汉族利益一说。而若是说出卖中国利益,又实在太过严重。当时的日本人建立伪满洲政府,实际上是为了转移东北人民的仇恨目光。就连溥仪自己都在《回銮训民诏书》中说:“当时日本人只是积极地要利用我这汉奸头子的地位,借以转移一下东北人民对于日寇憎恨的目光,用来麻痹人心,使国人在‘一心一德’的骗人烟幕下迷失民族的方向。等到敌伪罪恶统治的基础一旦巩固下来,他们便可以放心大胆的摘下伪善的面具,露出侵略者本来的凶狠面貌,来作他们那‘鲸吞虎噬’的如意打算了。”溥仪对日本政府的做法心知肚明,当时之所以接受日本政府的安排,应当是顺其自然,想要借日本人的手,恢复清朝政府吧!所以说,他到底是不是汉奸,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界限,需要自己去判断。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溥仪退位。当时全国各地要求清帝逊位的呼声越来越高,隆裕太后召集庆亲王奕劻、袁世凯等王公贵族和国务大臣共商国是。她最后表态说:“顷见庆王等,他们都说没有主意,要问你们,我全交与你们办,你们办得好,我自然感激,即使办不好,我亦不怨你们。皇上现在年纪小,将来大了也必不怨你们,都是我的主意。”说到这里她放声大哭,袁世凯等王公大臣也一同大哭。哭过之后,隆裕太后进一步表示:“我并不是说我家里的事,只要天下平安就好。”可见当时的退位,是迫于形势所逼的。

其实溥仪的退位是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的,毕竟当时的中国,若是还维持着传统的封建制度,根本不能战胜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皆为资本主义制度之下,封建主义制度的消亡,已成了历史必然。再加上腐朽的清政府,已经让整个中华大地破败不堪,人们再不堪忍受外国侵扰,迫切需要一个有作为的政府出面,带领中国走下富足平安。可以说退位已成了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