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揭秘三国曹操将衣袍赐功臣的意义是什么?

2017-03-24 19:07:10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对于“反面典型”,固然要不忌辣手,快刀斩乱麻,同时,对于需要倚重或者立下战功的人,也要及时激励,不吝封赏,这样才能使得人人奋勇争先

对于“反面典型”,固然要不忌辣手,快刀斩乱麻,同时,对于需要倚重或者立下战功的人,也要及时激励,不吝封赏,这样才能使得人人奋勇争先,锁定下一个胜局。

一代枭雄袁世凯手下有个师长叫王怀庆,是直隶宁晋人。他很小的时候就参军入伍,后来投靠了袁世凯,得到了赏识和重用。

民国建立之后,蒙古的各亲王在前清肃亲王的游说、煽动下,纷纷宣布独立,反对共和,企望保住他们的亲王地位。时任大总统的袁世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便委任张绍曾为绥远将军,王怀庆为多伦镇守使,征伐各个独立的蒙古亲王。

经过两个多月的激战,王怀庆率领的军队大获全胜,全歼了蒙古各独立的军队,凯旋回京。按例王怀庆要将这次作战的各项开销列出清单,到国库报销。王怀庆回去统计了一下,一共花费了30万元左右。他想多报些以中饱私囊,但又不敢太过分,就开了张40万元的军费报销单。

第二天,王怀庆拿着报销单亲自送到总统府,让袁大总统过目。袁世凯看完后,将单子往桌子上一扔,说:“太少了,回去重写。”

总统施加恩惠,王怀庆又惊又喜。他回去之后,壮着胆子写了一张80万元的报销单据,谁料到袁世凯看后仍然说太少,让王怀庆拿回去重写。当王怀庆第三次来到袁世凯面前时,手中军费报销单已经虚报到140万元之巨了,袁世凯才提笔批了“准领”两个字。

自此以后,王怀庆对袁世凯更为死心塌地。

当官而不爱钱的人当然有,但在一般情况下,拿出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来收买人心,是最为简单易行的方法。只是当老板的,也不是人人都有拿公款做人情的条件,另外事有缓急,也不是什么情况下都适合重赏。如果亟需的是去除疑虑、安抚人心,精神的关怀则更为紧要。

曹操刚起兵的时候,就有一员猛将典韦投到他的帐下。典韦形貌魁梧,力大无穷,爱用大双戟与长刀等重兵器,有万夫不当之勇。他在家乡陈留为朋友报仇杀了人,逃出去投军,经夏侯惇推荐来见曹操。曹操试典韦武艺,见他刀马娴熟,心中见爱。这时候,一阵狂风卷过,帐下大旗摇摇欲倒,护旗的军士也被吹得东倒西歪。典韦跃下马来,一手执定旗杆,立于风中,岿然不动。曹操赞叹说:“这真不亚于古代的猛将恶来啊!”于是任命典韦为帐前都尉之职,解下身上锦袄,亲手给典韦披在身上。

典韦武艺高强,脾气火爆,能打,也能惹事,事惹大了收不了场,就一直东逃西窜过日子。现在来到曹操帐下,受曹操厚待,心中感激,从此一心为曹操效力。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与张绣对战,曹操被敌军端了老巢,典韦为了掩护曹操脱逃奋力杀敌,终因寡不敌众而牺牲。典韦部下的军士,也全部战死。

曹操初见典韦,就把身上的锦袄脱给他,虽只是一件衣服,却意义非凡。《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解衣推食”的典故。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见韩信占领齐地,就派人去游说韩信,让他脱离汉王,自立为王。韩信拒绝说:“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韩信得汉王刘邦重用不说,汉王更把正穿着的衣服脱下给他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他吃,对他关怀备至,无论如何,韩信都不可能背叛汉王。

衣食本非多么了不得的事,代表的却是领导者与属下联为一体、共历艰险、共享荣华。对于那些有大本领而自视甚高的人,越是从细微处体现出来的关怀与欣赏,越可能打动他们的心。这其中的奥妙,曹操懂得,他的敌对者刘备,同样深谙此道。

老将严颜本是刘璋部下,与张飞交战,战败被俘,感张飞之义气,情愿归降。与张飞兵合一路,去接应刘备。这时刘备打益州遭遇张任。刘备兵败逃走,张任随后追赶,誓要活捉刘备。正在危急中,张飞、严颜正好赶来,救刘备脱身。对于张飞来得这般迅捷,刘备很是吃惊。张飞表示,沿途虽然关卡众多,但守将多是严颜旧部,见严颜降蜀,就一起跟过来了。所以两人兵不血刃就赶到了这里。严颜刚一归降,就立下大功,如何安抚奖赏呢?刘备立即脱下身上黄金锁子甲,赐予严颜。这种关怀荣耀,即使是刘备的老部下也很少享受得到,至此严颜才完全定下心来。

对待部下,必须恩威并重、刚柔相济。一味的高压政策难以让人心服,恰到好处的关怀体贴才能使人感激敬佩。有时候,一件特别的礼物,一次私人的宴请,一番诚恳的表扬,一句推心置腹的话,都可能引发出人意料的正面连锁反应,与切切实实的升职加薪互为补充,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