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秦国平阳城遗址出土 疑是秦武公墓葬

2017-03-24 17:48:14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考古人员在距离大墓百米开外的地方,曾经发现了一处乐器祭祀坑,出土了青铜钟5件、青铜镈3件,是祭祀用的礼器。专家根据上面的铭文推断,墓

考古人员在距离大墓百米开外的地方,曾经发现了一处乐器祭祀坑,出土了青铜钟5件、青铜镈3件,是祭祀用的礼器。专家根据上面的铭文推断,墓主人很可能就是秦武公。而今又发现了大墓,可能性就更大了。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了一个消息,考古人员发现了秦九处都邑中的第五处城址——平阳城,这个地方就在陕西宝鸡陈仓区。

与此同时,考古专家还发现了一座东西长110米的秦公大墓。秦人频繁迁都,曾历经九都八迁,从西犬丘开始,到秦邑、汧邑、汧渭之会、平阳、雍城、泾阳、栎阳、咸阳。其实,秦人有个传统——陵随都迁,也就是说,都城建在哪里,陵园就会迁到哪里。

平阳城是秦宪公建的,他自己没葬在里头,这里先后葬了4位秦公:武公、德公、宣公和成公。但目前只发现了一座墓,究竟是谁的?西北大学教授徐卫民说,如今专家推测秦武公的可能性最大。什么原因,请听他细细说来。

平阳是秦营建的第五座都城,也是迁入关中后营建的第三座都城,一共使用了36年。这座城什么样,历史记载很少,徐卫民说,在秦迁到后一个都城雍城之前,平阳算是规模比较大的,有城墙。九都八迁,秦人的迁都方向很明确,自西向东,最终回归东方。但为什么这么频繁?

徐卫民说,雍城以前的陇东地区秦都城,还处在探索阶段,秦当时的国力弱小,都城的规模,只有一两个宫殿或宗庙而已,搬家很方便。此外,他们并非出自外族威胁或者其他外部原因的干扰,完全是自愿,而向东走,也是因为东方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都比西方好的缘故。从实际结果看,八百里秦川,都城的地形越来越开阔,土地、交通都发达了起来。

那为什么城址旁的大墓,主人最可能是秦武公?首先,1978年发现的几样东西,在36年后的今天得到了验证。

那时,考古人员在距离大墓百米开外的地方,曾经发现了一处乐器祭祀坑,出土了青铜钟5件、青铜镈3件,是祭祀用的礼器。专家根据上面的铭文推断,墓主人很可能就是秦武公。而今又发现了大墓,可能性就更大了。在徐卫民看来,武公、德公、宣公和成公,秦武公的实力最强,也可以作为一个推断原因。

关于武公的历史记载不多,但谥号为“武”,就知道不简单。我们先跟着司马迁补脑一下。秦武公有两个弟弟:秦出子和秦德公,三个人都是秦宪公的儿子。作为长子,武公自然是太子首选,但勾心斗角的故事,总是一再上演,三位权臣弗忌、威垒、三父废掉太子,拥立当时只有5岁的秦出子(还是庶出)为王。

出子没有笑到最后,他只做了6年秦君,就被权臣杀了,他们又重新恢复武公的王位。

究竟是什么原因,司马迁没有说。此时的武公,只有十四五岁。但他的头脑,不比秦始皇弱。那六年,他是怎么过来的,我们无从得知,但可以想象,武公即位后,他表面对三位权臣言听计从,实际上心里已有了长远之际。他默默巩固江山三年,才不动声色杀了弗忌一伙人,而且用的是“夷三族”的手段,这是秦国发明的很残忍的刑法,“三族”并不是实数,总之是杀了跟犯罪者有血亲关系的所有人。

而后,这位霸气少年一发不可收拾。他即位当年,打到了渭北,接近晋境,最后直接打到了华山脚下。这次行动的规模相当可观,把秦的势力向东推进了一大步,远远超过了前代所达到的范围。

专家推测的另一个原因,是它的形制,呈“中”字型,和曾经轰动一时的秦公一号大墓形制相同,那座墓的主人是秦景公,地方在陕西凤翔,墓里发现186具殉人,这是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所谓殉人,就是殉葬。这在秦,是个蛮值得研究的话题。哪些人有资格陪主子一起死?

有的是主人生前指定,比如秦宣太后宠爱魏丑夫,死前下令他陪葬。这位指定款明显是被迫的,居然托人说服宣太后改变了主意。但大部分人没这么幸运,秦始皇死后,秦二世就命令没生子女的妃嫔都要陪葬。而司马迁在讲到秦武公二十年死时,提到了一句很关键的话: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

也就是说,用活人殉葬的首创者,是秦武公。但是,徐卫民却否定了这一“史实”。因为有物证——甘肃礼县曾经发现秦公陵园,学界多认为是秦襄公和秦文公墓,而这两座墓都存在人殉现象,最重要的是,它的时代要比秦武公早。

看得出,司马迁对秦国的“从死”现象很关注。不仅交代了此事的起始,还交代了终止,止于秦献公元年。徐卫民认为,武公之前,从死现象肯定已经存在,但并不突出。当时的从死现象不是很突出,没有形成制度。而到了秦武公时代,人数上升为66人,在他之后,从死之风盛行,秦穆公葬了177人,秦景公186人。

所以司马迁说的“初”,意味着从死的制度化,具有了统治集团倡导的意义。如今,大墓还在继续发掘中,专家的分析准不准,日后可见分晓。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