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考古发现13座古墓 首现星象图案墓底砖

2017-03-19 16:10:02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为配合铁路宁波南站改造工程周边配套项目建设,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祖关山南郊盆景园区域进行的为期近两个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日前结束。

为配合铁路宁波南站改造工程周边配套项目建设,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祖关山南郊盆景园区域进行的为期近两个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日前结束。考古人员在8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了13座上至唐代下至明、清的古墓和1座水井,并首次发现了吉祥纹饰和星象图案墓砖。

十三座古墓 年代从唐代一直到清代

据本次考古发掘项目领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宁介绍,本次考古从2010年11月20日至2011年1月15日,主要是对南郊盆景园区域进行抢救性发掘。

在前期拉网式的考古勘探基础上,考古人员最终从3万多平方米的勘探面积中圈定800平方米作为抢救性考古发掘区域,并发现了上至唐代,下至明、清的13座古墓。

在这个墓葬群中,不同年代的墓葬出现了“叠压打破”的现象,“就是说,新的墓葬建在年代更早的墓葬之上,互相叠压。而新的墓葬在建造过程中,原先下面的那个墓葬被挖掉了一部分。”李永宁介绍,被现场考古人员标为8号的唐代穿形墓葬,就被标号为4、5、6的三座明代墓葬打破,而这三座明代墓又被标号为7的清代墓葬打破。

墓中有人骨 是一年龄为40多岁的男子

据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罗鹏介绍,从墓地的分布来说,挤在一处、叠压在唐墓之上的4号、5号和6号三座明代墓葬极有可能为家族墓葬。此外,9号清代墓葬边上还发现了一块写有“符姓界”的立柱石碑,“我们据此推测,此处在当时可能是符姓的家族墓地。”

“13座古墓葬已经全部被盗,墓室内几乎没有发现陪葬品。”李永宁介绍,考古人员在7号清代墓葬中发现了刻有“福禄寿”三字的墓砖及部分青花瓷的碎片。

此外,考古人员在3号、4号墓葬中均发现了人骨。被认定为晚清墓葬的3号墓葬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考古人员发现该墓尽管棺木已朽,仅余棺钉,但人骨保存相对完整。根据人骨长度、骨盆大小及牙齿磨损程度,考古人员推测其为男性,身高在1.65米左右,去世时年龄在40至45岁之间。4号明代墓葬,则因年代久远仅剩部分骨骸。

首次发现 吉祥纹饰和星象图案墓底砖

“此次考古发掘的最大价值,是发现了吉祥纹饰和星象图案墓砖。”李永宁告诉记者,这种墓底铺吉祥纹饰砖的现象在宁波尚属首次发现,对于研究明代宁波地区的墓葬习俗、形制等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两种墓砖都是在6号明代墓葬中发现的。这是一个夫妻合葬墓,考古人员在左边的墓穴底部发现了6块排列整齐的吉祥纹饰砖,在右边墓穴底部发现了由12块墓砖组成的星象图案,“表达了墓主人死后希望升天和保佑子孙后代富贵平安的美好愿望。”罗鹏介绍。

在考古工地的传达室,记者见到了这两样宝贝。6块吉祥纹饰砖,每块的图案都不同,分别是由3个菱形组成的传统方胜图案,万字纹、宝瓶纹、银锭纹、法螺纹和金钱纹。而星象图案则像极了我们常见的北斗七星,只不过,它比北斗七星多了4颗星,“每一种图案都代表不同的美好期待,这也证明墓主人生前有宗教信仰,吉祥纹饰的很多图案都来自佛教,而星象图案则更多地体现了道教信仰。”

近20年来 祖关山区域已发现近30座古墓葬

考古人员在前期的现场勘探及发掘过程中,陆续在地表和地层内发现了年代从宋代一直到清代的韩瓶、菊花纹瓦当、碗、灯盏、墓砖、屋脊砖等建筑构件的残片,其中瓷器主要为越窑青瓷,也有磁窑、龙泉窑、汝窑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名窑瓷片,“这证明,此地从唐代到清代都是宁波有名的墓葬区,而且附近人口也较密集。”罗鹏推测。

据悉,此次考古发掘也是祖关山区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进行的第3次抢救性考古发掘。1996年7月和2003年8月分别为配合南郊公园和宁波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建设工程,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两次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了14座墓葬,墓葬群大体可分为泥墙墓、砖室墓和土坑墓3种类型,其中最早的为六朝古墓。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