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揭撒哈拉深埋千年文明 曾是生命的绿洲

2017-03-19 11:51:27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这是一个从南撒哈拉沙漠一直延伸到广袤而干旱的萨赫勒地区的世界。他们作为游牧民族生养于斯,不断地为牛群寻找水源与草原。每年成百的沃达

这是一个从南撒哈拉沙漠一直延伸到广袤而干旱的萨赫勒地区的世界。他们作为游牧民族生养于斯,不断地为牛群寻找水源与草原。每年成百的沃达贝人都会聚集一次。

期间,他们举行七天的格莱沃尔节(Gerewol),以庆祝给贫瘠的西非平原带来短暂绿色和肥沃的雨季的结束。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总面积超过900万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1/3,差不多与我国国土面积相当。

这片壮阔孤傲的大漠和古老的非洲大陆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绽放过繁荣昌盛的远古文明的光芒。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盟军在此击败“沙漠之狐”隆美尔,从而遏制了纳粹德国的攻势;台湾已故着名女作家三毛也曾以此为背景,演绎出令人荡气回肠的《撒哈拉的故事》。

芝加哥大学的保罗·塞来诺博士在尼日尔北部Agadez地区发现似鳄龙(Suchomimus),其体长接近12米,体重超过4吨,是巨大的肉食恐龙,属于棘龙科重爪龙亚科。似鳄龙的帆状物在臀部最高,但是也只有60厘米左右。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保罗·塞来诺和他的同事们在非洲国家尼日尔境内的撒哈拉沙漠中寻找恐龙化石时,在素有“沙漠中的沙漠”称号的泰内雷沙漠中,发现了3具5000多年前的人类骨骼。一位体形娇小的女性和两个孩子躺在一张“花床”上。

两个孩子的胳膊伸向这位女性,三人试图拥抱在一起。发现骨骼的地方被称为格伯托(Gobero)遗址。早在2005年和2006年,科学家们已经在这里发现了200多个人类墓穴。还包括一些动物、大型鱼类和鳄鱼的骨骼。这些动物显然不属于沙漠,它们的存在意味着当地曾经是一个湖泊。

而此次三具骨骼下的用花草做成的床再次显示,当年这一带曾水草丰茂。保罗说:“我们来到了一个绿色的撒哈拉。”当时人们居住在这里的时候,它可能还是一个湖。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不同寻常的墓地提供了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两个文明的线索,他们5000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时候,当时的撒哈拉沙漠还是潮湿的,并且处处显得绿意盎然。这从那三具人类骨骼躺在花做成的床上就可以看出。

这个名为“格伯托(Gobero)”的遗迹完全是撒哈拉的偏远地带,如此偏远甚至骆驼都没有到达过。这里发现有异常完整的人类遗骸、以及鱼类与鳄鱼骨,年代可追溯到约一万年前,当时这个世界最大的沙漠还是一片沼泽地。很难想象这里过去曾是一片绿洲。

科学家发现这位特纳男子的头埋在一个罐里,被形象地称为“罐脑袋”。外一名男性的头则被放在一个海龟壳中埋葬。陪伴他的还有鳄鱼距骨和野猪牙。

通过研究人类骨骼,科学家在这里发现两个不同的人种,存在的时间相差了千年。第一种人被称为基弗人,他们以猎杀野生动物和捕鱼闻名。考古学家推测,他们是10000年到8000年前,撒哈拉最湿润的时候定居在这里的。基弗人非常高大,有的能长到1.8米。

第二种人生活在距今7000年到4500年前,被称为特纳人,他们的身材比基弗人矮小,可能靠打猎、捕鱼及养牲畜为生。腿骨显示基弗人男子有发达的腿部肌肉,这暗示他们的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他们的墓葬中包括很多珠宝和饰品。比如,一个女孩的手臂上戴着用河马獠牙雕刻的手镯。亚利桑纳州立大学考古学家克丽丝·斯托贾威奇说,很难想象两个生物学上差异极大的人种,相隔千年却偏巧生存在同一区域,死后还能够埋在同一个地方。两种文化间隔的1000年可能是一段干旱时期,湖泊消失,生存困难,人们只得转向别处求生。

在尼日尔撒哈拉沙漠的格伯托(Gobero)遗址发现一位6000年历史的特纳人骨架,他的中指放在其嘴里,原因不明。撒哈拉沙漠的这一地区日平均气温高达49摄氏度,来自绿色撒哈拉的这一遥远哭喊发生在4000-9000年前。

通过以上种种迹象,我们可以看出,撒哈拉之前确实是“生命的绿洲”,它埋藏了一段千年的历史文明,希望考古学家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多的证据,揭开这段文明的神秘面纱。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