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李自成为何最终起义失败?
李自成实行的政策是打击官僚地主阶级、保护农民阶级利益。这种政策在李自成起兵的初期起了很极积的作用,最起码得到了农民阶级的支持,这就是大顺军在初期发展得很快的主要原因。李自成在1643年以前,为了维护农民阶级利益实行了三年免赋,李自成推行的“免赋”政策并不是减免而是全免。“跟了闯王不纳粮”这可不只是口号,李自成确实做到了“不纳粮”。而被打得就剩几百号人的李自成从深山老林里出来,然后很短的时间内东山再起,就是靠“不纳粮”这政策得到了农民阶级的支持。
“不纳粮”之后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李自成的大顺军吃、喝、拉、撒、睡都是要花钱的,打起仗来那就不叫花钱了,那叫烧钱。农民免赋了,那钱从哪里来?这钱是不会从地里长出来的,总得有人出吧。李自成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以“追赃助饷”代替田地的赋税,农民不出钱那就让地主出钱,反正地主有的是钱。这个“追赃助饷”其实就是抄地主、富商、王公、贵族的家,没收他们的所有财产,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没收他们的所有非法所得。
1643年十月孙传庭的部队被大顺军消灭后,明朝官员知道明朝已经不行了,政治态度发生了转变。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把这看成是历史上习以为常的改朝换代,为了自身的利益纷纷归顺李自成。他们会归顺李自成,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切自利益不受损害。
而这时的李自成并没有放弃维护农民阶级利益的基本原则。在“追赃”过程中官僚地主们“非法”得来的家财难以保全,有的官僚地主甚至还要遭受牢狱之灾,这对于归顺大顺政权的官僚地主阶级来说确实是想不到的。官僚地主们之所以会归顺大顺政权,正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然而,整个官僚地主阶级却成了李自成打击的对象,李自成的政策使官僚地主们失望了,彻底失望了。他们在饱尝李自成的铁腕政策之后,不惜愤愤地骂道:这算是什么新朝廷,简直就是一群飞贼,贼性难改呀(岂兴朝之新政哉,依然流贼而已)。
本来这些明朝的官僚地主阶级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才投靠大顺的,没想到自己的利益不但没有得到保护,而且受到了损害,这时投降大顺的前明官僚地主阶级就产生了心理落差,然后满清政府给这些官僚地主阶级点好处,这些官僚地主阶级就会效忠清朝。想一想以前投降大顺的前明将领,在后来基本上清一色地又投降了满清,并不是他们想当汉奸,而是他们认为跟着李自成太没前途了。
官僚地主们归顺大顺政权,正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不惜当汉奸,要知道这些官僚地主阶级是没有政治信仰的,今天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归顺大顺政权,明天他们会因为自身的利益投降清朝政权的,这就看谁给得自己好处大了,而以后的事实证明,清朝在拉拢前明官员上是舍得花血本的。
大顺政权追赃助饷的政策的确是革命性的,它证明李自成虽然已经成了皇帝,他并没有忘自己的出身,并没有忘记天下所有受苦受难的“难兄难弟”们,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要指的一点是李自成称帝后他就是中国最大的地主,如果李自成还打击地主阶级那他就是自己打自己。这时李自成应该从打击地主官僚阶级变为保护地主官僚阶级,毕竟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如果他还想维护农民阶级的利益最多来个“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而“追赃助饷”的打击面太大了。因为“追赃助饷”李自成失去了地主阶级的支持,在古代地主阶级可以称得上是精英阶级,不管大家承认不承认,我都要负责任地说:任何一种政体,任何一种社会,他的统治阶级都是精英阶级。而李自成却失去了精英阶级的支持,这就是李自成失败的主要原因,该争取的没争取,不该打击的却打击了,这就是李自成的战略失误。
当李自成当了中国最大地主的时候,他的思维还是老农思维。因此李自成最后的失败是注定的,而且还被列为千古罪人。这只能说是李自成没有把握好大局,最终将优势变为了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