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奇闻 颐和园之八大不可思议事件
不可思议一:颐和园曾经高楼林立
当年的文昌阁与今天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当年的文昌阁是三层建筑,而且旁边小亭子有两层檐。原始的文昌阁比现存的文昌阁高出一大截,而且装饰更为精美,上面还有一座西洋大钟。可以看出在清漪园时代的文昌阁整个建筑都是比较独特的。现在我们看到的颐和园是慈禧重修后的景象,因为当时的财政原因,将三层的文昌阁修成两层,这样整体的形象和感觉就比清漪园时代矮了好多。
其实不只文昌阁,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慈禧重修过的颐和园,许多建筑都比之前矮了很多,比如两层的昙花阁变成单层的景福阁,三层的香岩宗印之阁也变成了单层,还有许多完全消失的高层建筑,如西堤上的景明楼,湖中心的治镜阁、凤凰墩,后山构虚轩、花承阁等。
文昌阁一方面是颐和园的陆地关口,另一方面在建筑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里面讲究对称。当年的文昌阁里供奉着文昌帝君,管文的。而与之相对的就是西面的宿云檐,那上面供奉的是关圣帝君。一文一武,遥相呼应。
不可思议二:看不见的警戒线
文昌阁旁边最美丽的风景,莫过于宽阔的昆明湖。早在明朝的时候,这里就是北京地区最有名的风景区了,每年三四月,到这里来踏春已经成为当地百姓的风俗。后来,乾隆看上这块风水宝地,修了皇家园林,那就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来的了。可要是派重兵把守呢,又破坏了这里的景致。据说,有人就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修了一条看不见的“警戒线”。您知道这警戒线在哪儿吗?
在历史上,尤其是慈禧之前,颐和园内的廓如亭是一个欣赏风景的地方,因为在廓如亭东南面以前是一片稻田,清晰的时候,甚至可以看见西直门城楼。而且最早颐和园的东南方是没有墙的,那么廓如亭就成为最东南的一个大型建筑了,站在廓如亭里面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稻田。为什么要在这里建个亭子看稻田呢?这有说道了,要知道,咱中国是以农耕为主要生产资料的一个国家,如果粮食丰收了,那这年国家基本就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了,国泰自然就民安了,所以乾隆皇帝最喜欢在这儿欣赏老百姓种粮食的情景,每当这时候他心里就有国家富强的感觉,那叫一个踏实啊。这叫什么?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啊,只要粮食够了,有吃有喝了那咱们一切就都有了。
可是这当皇帝的站在颐和园内欣赏风景,他能看到外面,那外面的人也自然能看到他啊。得,皇帝在园子里看丰收,老百姓在田里看皇上,这成何体统啊?怎么办?把这片地方用围墙圈起来?不合适啊,为什么?这地方打明朝起就是京城百姓游玩的地方,您为了一己私欲就占为己有,这传出去显得皇帝太不体恤百姓了。那怎么办呢?
直到最后,乾隆也没有用围墙把整个园子都围起来,昆明湖南边是一片稻田,基本上用不着围墙,文昌阁到东宫门这段有围墙,文昌阁以外一直到廓如亭这段都没有围墙,所以老百姓可以到这个地方来。这样既满足了老百姓游玩的意愿,又能减少百姓直接面对龙颜的可能,同时皇帝也能隐隐约约看到昆明湖沿岸的风景。
在嘉庆二十二年的时候,曾经出版了一本书,这个作者叫得硕亭,书的名字叫《草珠一串》。他写的是北京的一些事儿,是用竹枝词这种形式写的,其中里边有一首这样写道,“昆明堤上看铜牛,万顷烟波百样楼。我爱西湖未曾见,自疑身已到杭州”,您看到了吗,人家诗中说了,到昆明湖上去看铜牛,这就证明至少在当时是可以到铜牛身边的,老百姓可以到这里来玩的,但是你可以远看,不能进去。
在乾隆的时候,因为他没有用围墙围起来,所以老百姓也可以到这边来,从绣漪桥那边有一条路可以到青龙桥那边去,就是绕过去。据说有一天就有一个农民喝酒喝醉了,就糊里糊涂走过来了,一直走到十七孔桥上去了,结果被抓起来了,十七孔桥上边是禁区。从这个事例就能看出来,这说明当时这个地方老百姓可以来,另外一个也说明当时这个防卫力量的确是比较薄弱,这么一个老百姓居然就可以上十七孔桥了,基本上也就没什么守卫可言了。
说到这里有人要问了。当时乾隆爷怎么没想过在那修一个围墙呢?其实乾隆当时也是有所顾忌的,原来是老百姓的东西,我现在把它占为私有了,也觉得心中不安。再有,在乾隆时期,清漪园的主要功效是用来游玩的,而皇帝的日常起居、办公多数是不在这里的,因此乾隆在清漪园中呆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守卫也就相对弱了许多。
文昌阁在乾隆时期是具有防卫作用的关卡,不过,城关南面老百姓可以游览观望,守卫并不森严。看来皇帝也有开放的心态。据说整个园子的保卫人员才60人。从文昌阁往南,过十七孔桥就是南湖岛,岛上过去有一座和武汉黄鹤楼一模一样的建筑。您可别小看这座建筑,当年这可是皇帝登高赏月的地儿,它还有个响亮的名字,叫望蟾阁。没错,就是咱们今天看到的涵虚堂所在地。您一定奇怪了,这楼也不高,怎么能赏月呢?据说啊,原来这楼可不这样,那造型大小,和黄鹤楼差不多。历史上真是这样吗?这座高挺的楼阁是不是也因为慈禧没钱重修而一去不返呢?
不可思议三:北京也有黄鹤楼!
话说在昆明湖的南湖岛上,本来有一个很高的建筑叫做望蟾阁。这个望蟾阁是跟那个万寿山上的佛香阁是南北对应的,但是后来也变矮了,据说在慈禧重修之前,就已经矮了不少,规模也缩小了不少。这又是为什么呢?咱们先从这个望蟾阁的由来说起。
在乾隆的时候,这儿有一个三层的高阁叫望蟾阁。这个阁是怎么来的呢?是在乾隆十五年的时候,有一个叫阿里衮的人,到湖广去做总督,这个湖广包括现在的湖南、湖北。而乾隆十五年时乾隆已经开始修清漪园了,这个阿里衮就想为皇帝做点儿什么,他知道这乾隆爷修园子,希望把全国各地的景色都挪到自己这来,两广地区最有名的当然就是黄鹤楼了,于是他就自己拿钱,在湖北购了些木材,仿照黄鹤楼做了一个建筑。您别小看这建筑,它的大小都是按照1:1的比例做的,做成了以后,再弄到北京来组装,组装以后放在哪儿了?就放在南湖岛上。这就是后来的望蟾阁。
今天的南湖岛上存留的是慈禧后来修建的涵虚堂,这和当初的样子已经是大相径庭了。但实际上,早在乾隆时期最开始修建望蟾阁的时候,这建筑就修得不顺利。由于当初施工的时候是冬天,地面的土都冻了,所以地基打得并不深。当工匠们把这个三层的望蟾阁放上去以后,南湖岛这下面的地基就承受不住了,等到房子修好以后,来年春暖花开了,人们发现地基开始下陷,为此当时乾隆还处罚了一批匠人和一批有关的官员。事先没有进行考察,没测量好,地基都没弄好,就敢在上面修东西,这还了得啊?
到后来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维修,但是毕竟是地基不行,再有乾隆年事已高,也不适合再登高了,这要是把他摔了,谁负得起责任啊,所以后来在嘉庆年间就把望蟾阁拆毁了。拆毁以后就建成了涵虚堂,吸取了上一次地基的教训,这次把它由三层改成了一层,但是1860年的时候涵虚堂也被八国联军烧了,烧了以后,光绪的时候重建,又把它按照嘉庆年间的样子原样重建。等到慈禧太后在昆明湖检阅水师的时候,就是在这个地方检阅的。
所以说实话,慈禧也没见过以前的建筑什么样,还甭说慈禧了,就连咸丰也没见过,道光皇帝恐怕也没见过。所以当时就按照嘉庆时期的样子修建,因此这个建筑不存在以大变小的问题。实际上涵虚堂就是完全按照嘉庆时期,按1860年之前的样子修建的。放眼整个清漪园也只有涵虚堂一个建筑属于这种特殊情况。
站在南湖岛上向北眺望,万寿山上的佛香阁显得君临天下,十分突出,殊不知在乾隆年间,在万寿山左肩上还有一座显赫的高层建筑——昙花阁,阁的四周各有一座高大的牌楼,五光十色,与佛香阁遥相呼应。如今这座楼阁的位置上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单层殿宇——景福阁。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祭牛郎织女、八月十五中秋节赏月、九月初九重阳登高,甚至阴天下雨“过阴天”,慈禧首选的地儿都是这里,可见慈禧对这里的喜爱。这景福阁的前身,就是乾隆时期修建的昙花阁,文献记载,昙花阁的平面是仿照佛经里“六瓣昙花”的形状,内供普贤菩萨,设计精巧无比,这让后人百思不得其解:这座在中国建筑史绝无仅有的楼阁到底是什么样子?
不可思议四:中国最奇特的建筑
世纪之交,中国报刊爆出惊人消息,据说是有人在国外发现了一张圆明园中式建筑老照片。照片的拍摄时间为1860年10月18日,正是圆明园被焚毁的日子。照片上的这座建筑结构奇特,呈六角星形,可是人们遍查圆明园档案,却没有找到它的所在。那么这座神秘建筑到底在哪儿?
关于这座神秘的建筑当时在史学界着实争论了一阵子,最终人们把目光锁定在了圆明园之外的颐和园。像这种老照片,时过境迁,照片的作者早已不在人世,所以人们习惯性地把它归到了圆明园中,这也给后来的辨别工作增加了不少麻烦。不过不管怎么说吧,这张照片最终被确认为颐和园传说中的昙花阁。我们在看到照片后,会很惊奇地发现,昙花阁为二层建筑,阁及台基、外墙均为六角星形,阁周围有四柱四式九楼牌楼六座。
那么昙花阁在哪儿呢?事实上昙花阁就是现在景福阁所在的位置,阁里原来是供佛的。供的什么佛呢?供的是普贤菩萨,是佛教里面一个重要的人物。昙花阁后来被一把大火烧毁了,等到慈禧重修颐和园的时候,对于昙花阁,慈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慈禧喜欢赏月,喜欢看雨景,过去昙花阁的样子显然不适合慈禧的要求,怎么办?就在这儿给她弄一个景福阁,景福阁的意思是什么呢?景福就是大福,景就是大的意思。因为慈禧年老了,她企望的一个是福一个是寿,所以说把这个叫景福阁,而景福阁下面有一个小院,它叫益寿堂。站在万寿山上向昆明湖西南方看,会发现西堤以西的湖水当中有一座孤岛,这里常年封闭,无路可通。冬季有人踩着冰过去,发现岛上有两道高大的城墙,有人传说,这里以前是颐和园的秘密水牢,专门关押不听话的宫女和太监。于是“颐和园中有水牢”的说法不胫而走。据说当年英法联军攻入颐和园的时候,发现岛上有城墙和高台,怀疑这里是清军的岗哨,吓得他们不敢贸然前进,远远地向岛上发射了一通炮弹后,立即撤走了;如今这里早已成为了一片废墟,让一切的传说成为了悬案。那么颐和园中这座最具传奇色彩的孤岛过去究竟什么样?以前真的有水牢吗?
不可思议五:颐和园“水牢”真相
这座孤岛上的建筑叫做治镜阁,这张照片拍摄于1865年前后,从照片的年份来看,治镜阁这个建筑至少没有毁于英法联军之手。因为治境阁是建在湖中孤岛之上,四周都是水,没有陆路连接,因此在八国联军火烧颐和园的时候躲过了一劫。
不过今天如果您有机会登上小岛的话,就会发现,偌大的治境阁早已荡然无存,只留下一堆残垣断壁,那么这么大的一组建筑是如何消失的呢?按照目前的资料推断,这个湖中建筑并非毁于战乱,而是在慈禧重修颐和园时,由于缺少木料,直接将治境阁拆除,将材料挪用到了其他地方,说白了,这建筑没毁于侵略者的手里,反倒是被自己人给拆了。
治镜阁很有特色,它的外层有一个大概五丈高的一个城,里边有一个比外城高一倍的一个城,在这个城台的上边建起三层楼阁,这个三层楼阁按宗教界的说法算是坛城式的建筑。它以汉族的传统建筑形式,表现藏传佛教的宗教理念。过去因为它是禁区,没有人去过,所以人们对这个建筑它究竟是干什么的产生了猜疑,以至于后来有人说这是一个水牢,宫女太监犯了错误就关在里面。其实这是一个误会。
治镜阁在清漪园的时候就是个比较重要的建筑。乾隆年间一个画家叫弘旿,是一个宗室,他画了一幅畿辅水利图,里边就有关于清漪园这部分,从图中能看出治镜阁所占的体量还是相当大的。治境阁的造型是仿造坛城修建的。
坛城,梵文音译“曼陀罗”,是佛教世界的宇宙模型,是藏传佛教密宗修法时陈设和观想的重要道具,治镜阁两道城墙加上高台楼阁的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小坛城,而通过匾联,它又把汉族古典文化融入到西藏佛教建筑中。乾隆对佛教尤其是藏传佛教的造诣颇深,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中处处体现了佛教的含义和象征。
那治镜阁到底是用来干嘛的呢?在清朝的时候,在皇家园林里边的这些建筑物中放些什么东西,譬如说,有些什么家具,家具上放了什么古玩,墙上挂了什么,都有详细的记载。清漪园它有三十六个点,每一个点都有一个陈设清册。按照册中记载,治镜阁有三层,第一层进去有一个平台,是用木头做的,有的叫它地平床,现在故宫、颐和园都有。在这平台上面有皇帝的宝座,宝座的旁边还有两个蓝翎羽扇,这只能是皇帝的东西。另外一个墙上还挂了一口宝剑,您想想,如果是关太监的地方还放个宝剑在里边做什么?绝对不可能。
第二层也有一个宝座,那第二层的宝座是什么样的?是椅式宝座,像个椅子一样的宝座,那说明还是皇帝坐的地方。第三层是什么呢?是供的佛像,一个铜的佛像,这个佛像叫什么?叫无量寿佛。那就是说,这个地方还是一个宗教建筑,但是它也是供皇帝在这儿来游玩、欣赏风景的地方。因此陈设清册来看,这里绝对不可能是关押太监的水牢,也不可能是清朝的军队在那望哨、站岗的地方。
这个地方其实也是给皇帝修身养性用的。您看它现存的遗迹中有一块匾,叫仰观俯察,这仰观俯察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里面是这样说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往上是看天,往下是看地,多有气度啊,难道还能让太监到这儿来仰观俯察啊?绝对不可能了。
历史更迭,颐和园虽然表面上延续了乾隆时期的设计,但是许多建筑已不是当初的设计,尤其是中国古典建筑中极为罕见的高层建筑,损失更大,除了以上几座,还有昆明湖南端的小岛凤凰墩,原先是仿造无锡大运河中的黄埠墩,建有一座精巧的凤凰阁,道光年间,崇信道教的皇帝因为连生了几个女儿,求子心切,以为凤凰阁不利于生子于是命人将其拆除;后山大庙香岩宗印之阁,是仿照西藏桑耶寺设计的金刚宝座神殿,内供二十四臂观音,1860年被毁后也因慈禧重修而改建单层建筑。所幸今天在承德普宁寺还能看到它的姊妹建筑。此外后山三层的构虚轩、花承阁也仅剩遗址。
颐和园高层建筑的损失,有的是因为战火,有的是出于历代皇帝的旨意,有趣的是,虽然整体上颐和园比清漪园变矮了,但慈禧重建的颐和园也有长高的建筑,究竟是什么呢?
不可思议六:颐和园也会长个
其实这颐和园重修后也不是所有的建筑都变矮了,也有增高的,德和园大戏台就是增高的一个。颐和园中大戏台这个地方,原来在清漪园的时候,是一个四合院,是一层的戏台,它名字叫怡春堂。但到慈禧的时候,乐寿堂这儿是慈禧的寝宫。慈禧喜欢看戏,不仅是喜欢看戏,而且还喜欢编戏。所以说,就在离这个乐寿堂不远的地方修了这么一个大戏台,这个原来是一层的房子,变成了三层的大戏楼。这个就是盖高了的,由一层变成三层。
除此之外,颐和园的这个围墙,也是由慈禧来加高的,为什么要加高围墙呢?原来的这个围墙是光绪十四年的时候修的,那时候墙还比较低。到1905年的时候,清政府出台一个预备立宪。但是当时的革命党人就认为,如果清王朝把预备立宪搞起来了,这对革命是不利的。当时清王朝要派五个大臣,以载泽为首,有戴鸿慈、徐世昌、绍英五个人,要出国去进行宪政考察。有个革命党人叫吴樾,就在那一天,在老的北京站,搞了一个自杀性爆炸。他自己死了,另外载泽、戴鸿慈他们两个受了伤。这个事件发生以后,清政府就决定颐和园的墙要增高三尺。所以现在您看颐和园的一些墙,它是两层,两截的,除了有的墙是因为后来塌了再重修的看不出来以外,其他光绪年间留下来的墙,还可以看到它增高的这一部分。
吴樾事件过后,革命党一直以刺杀慈禧为最终目标,而清漪园很多建筑,实际上是为了欣赏远处的景色修建的,例如谐趣园后边有一个地方叫眺远斋,就是看远处的地方。这个眺远斋原来的地基跟墙是平的。这个地方是干什么用的呢?这是慈禧太后用来看庙会的。当年妙峰山的庙会办了以后,这个庙会游行队伍要从那儿经过,她就在眺远斋这个地方看群众的娱乐活动和游行队伍的情况。
所以类似眺远斋这类建筑离围墙都比较近,如果围墙过矮,就很容易暴露慈禧的行踪。当时已经有手榴弹等一些便于投掷的武器了,隔着矮墙向内投掷,成功系数还是很高的,所以必须要把围墙垫高,这样一是保证了皇太后的安全,二是降低了她遭遇刺杀的风险系数。应该说这次工程其实也不小,基本上从北墙到东墙都进行了加高。
在颐和园中转了一大圈,我要问问您了,这颐和园中最有名的建筑是什么啊?您一定会说是佛香阁。没错,要说这颐和园中最有名、最具传奇色彩的,那就得说是佛香阁了。想当年乾隆爷修清漪园的时候,这佛香阁本是仿照杭州六和塔,按照九级浮屠设计的,也就是九层。没成想这塔修到八层时居然倒了。与此同时,北海的琉璃塔工地,也发生火灾。乾乾隆认为这是上天示警,于是改变设计,变成了三层。可要说佛香阁最离奇的事,那还得说是发生在建国后的一次灵异事件……
不可思议七:佛香阁的灵异事件
现在颐和园佛香阁里面的这个佛像,它是怎么来的呢?故事还是比较离奇的。佛香阁从1966年到1989年,一直没有开放,里面的佛像一直是空的。到了1989年的时候,因为当时是建国四十周年大庆,希望把佛香阁开放展现给人民群众,当时佛香阁里面如果没有佛像的话,觉得很别扭,但是时间比较紧,重新铸一个佛像也不太可能。
其次呢,重新铸的佛像到底是恢复慈禧时期泥的呢,还是恢复乾隆时期铜的,也是个争议。而且就算是恢复铜的,重新铸也来不及。当时就有人提议,说能不能找一尊佛像,搁到佛香阁里面,这样的话,一减少成本,其次时间也来得及,同样又恢复了佛香阁作为佛教建筑的一个功能。这时就有人说,好像北京城里头鼓楼西边那边有一个庙,里面有尊佛像,而且佛像的体积、体量及规格,和历史上佛香阁里面的很相像,所以当时就经过寻访找了这个庙。
这个庙当时是一个小学,在学校里找到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佛像,就把这个佛像从北京城里运到了颐和园,当时据说是用直升飞机连夜给运出来的,但是很有意思的是什么呢?这个佛像运到了颐和园之后,发生了一个故事。这个当时从城里运来的佛像并不完整,残缺了一块,在佛像的脑袋顶上少一个盖子,看上去感觉很是别扭。
正当所有人都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有人提出,在20世纪70年代,有人在颐和园昆明湖中游泳的时候,捞起过半个佛头,也是铜的。
当时交到青龙桥革委会,经鉴定不是颐和园的东西,但由于是在昆明湖发现的,所以暂时就放在了颐和园的仓库中,这一放就十几年啊。反正现在也没有合适的东西,不如把那个佛头拿来试试,看能不能放到佛像头上,先应付一下。这么一说大家觉得可以试试,这一试不要紧,不当不正,正好放在佛像上,严丝合缝,看样子这两个东西原本就是一体的。一个是从城中庙里找来的佛像,一个是昆明湖中捞起的佛头,为什么会合到了一起呢?这个谜到今天也没能解开。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焚圆明园,这颐和园也没能幸免于难。从当年的老照片中我们看到,园中许多主体建筑遭到破坏,不过令人惊讶的是,万寿山东部的建筑基本都毁了,可西部以宝云阁为首的很多建筑却丝毫无损,甚至有些木制建筑也是保存完好。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这冥冥中真有天神眷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