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刘瑾玩弄权术手段高明却落得凌迟下场
说起刘瑾这个人,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因为在不少电视剧里都有这一角色,其中包括《少年张三丰》、《正德演义》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电视节目。
刘瑾是明朝人,他出生在陕西省,是现在的陕西兴平人。刘瑾六岁的时候被人收养了,收养他的人,他称之为义父。刘瑾的义父是当时宫中的太监刘顺。其实刘瑾本来也不姓刘,他姓谈,被刘顺义父收养之后,就跟随其姓了。不仅姓跟了刘顺,连职业也跟随了刘顺,刘瑾也进宫当了太监。他这个职业可谓是让他赚的盆满钵满,甚至有人说刘瑾,应该算得上是那个时期的世界首富了。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刘瑾是个智商和情商都很高的人,他懂得察言观色,深得明朝皇帝喜欢。他每天变着法的引导皇上出去游玩,又是歌舞,又是摔跤的,节目花样层出不穷,皇帝被他的这些节目哄得乐不可支,就必然对刘瑾这个人重用有佳。受到重用的刘瑾,不仅被皇帝调进了内官监,还担任总督团营。
当时朝堂之上不乏对刘瑾的讨伐之声,但是皇上却充耳不闻,继续与刘瑾等八人奢靡享乐。但是,千百年来,都有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就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刘瑾的恶行,已经让当时的百姓受尽磨难,终于在1510年,有人揭竿而起,发起反抗,虽然这次起义,很快被平定,但因此皇帝也认清了刘瑾的丑恶嘴脸,将其几个月后处死,这个机关算尽的人,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
刘瑾变法
随着自身势力的不断壮大,刘瑾对于权力的欲望也在不断膨胀。但是,他又并非只是我们从电视电影中所看到的,一个十恶不赦,贪赃枉法的大恶徒。刘瑾其实对于当时明朝的发展也起到过一些积极正面的作用,只不过在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史料记载中,对于太监善于政绩的记录少之又少。
刘瑾当权期间,施行了一系列的变法制度。这些变法内容涉及到百姓的生活、官员制度,乃至军事方面等等。他号召建立内行厂,目的就是为了铅制住当时的东厂和西厂的权力。因为,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只要听到东厂和西厂的名号,都会闻风丧胆,六魂无主。刘瑾设立内行厂就有效的削弱了东厂和西厂的势力,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的不正之气。
在刘瑾的变法内容里还包括减轻农民赋税。特别是那些受灾地区的赋税,刘瑾要求当地官员要及时把灾情上报给朝廷,及时将朝廷派送的补给分发到灾民手中,如果发现有官员贪赃枉法、中饱私囊,就会给予一定处罚。
除此之外,刘瑾还在军事方面进行改革。他仍在军队中设立文职,用以截至镇、巡以下的军队力量。对于以屯为单位的边防,刘瑾要求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整顿清楚不合法度的为乱之事。
刘瑾虽为宦官,但也算得上是一个有着才能和谋略的宦官,他知道治国齐家并不是小孩过家家,应该慎重,并遵守法度。
刘瑾怎么死的
明朝正德年间,刘瑾是一位权倾朝野的大宦官。刘瑾手上握有重大的军事和行政权力,朝廷上下都十分惧惮他的权势。刘瑾受到皇帝的宠信,便利用职位之便,在朝廷之上玩弄权术。
除此之外,他偷取了东厂和西厂的权力,使自己集大权于一身,被人讽称为“刘皇帝”。刘瑾窃取权力之后,在朝野之中,勾结黑暗势力,将朝廷正直的官员一一陷害;利用权力和职位之便,疯狂进行敛财和非法活动,使明朝廷笼罩在一片乌云之下,很多官员都深知刘瑾的可恶行径,但是刘瑾大权在握,加上朱厚照还很年幼,如果对刘瑾进行揭发,有可能会引火上身,所以,很多官员都不敢贸然行动。
一次,张永和叶良辅在一起饮酒,说到了太监刘瑾专权的事,叶良辅认为,如果明朝不杀掉刘瑾,那么刘瑾将把明朝廷弄垮。俩人在一起商量了一个好计策,决定借机向皇上揭发刘瑾的罪行。1510年,张永打赢了胜仗,向皇上进献俘虏。结束后,皇帝准备饭菜犒劳张永等人。刚开始,刘瑾在皇上身边,张永无法向皇上揭露刘瑾的罪行,过了一会儿,刘瑾离开了,张永赶紧跪趴在地上,向皇上陈述刘瑾的罪状,声称刘瑾想借机造反。皇上十分生气,下令士兵抄收刘瑾的家,果然找到了弓箭等物品,除此之外,在刘瑾随身携带的扇子中,发现了一把锋利的匕首。皇上下令抓捕刘瑾,并且满门抄斩,刘瑾被处以极刑,行刑者将刘瑾千刀万剐,据说刺了三千多刀,刘瑾在行刑三天后才去世。
刘瑾魏忠贤
明朝时期,宦官当道,出现了许多有代表性的宦官,魏忠贤算一个,刘瑾也算一个。所以也有很多人好奇,这两位在得势时期谁的权利比较大。其实这个是没办法具体比较的,有句古话叫做“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个皇帝上位之后,都会培养自己的心腹大臣,也是这个时代和机遇,创造了这两个权倾一时的宦官。但是如果真要比较的话,刘瑾和魏忠贤之间还是能够有一些依据判断高下的。
刘瑾是明德年间的宦官,六岁的时候被另一位太监刘顺收养,因此净身进宫当差。刘瑾巧言令色,深得武宗的喜爱,常常进贡给武宗一些新奇的玩乐用的东西,哄的武宗非常的高兴,他也因此得到了升迁,一直做到了司礼监的掌印太监。而从这里我们可以有一个比较,魏忠贤当时是坐到了司礼监秉笔太监的职位,掌印太监是司礼监的主管,所以秉笔太监是掌印太监的下属。用这样的方法比较,刘瑾权利还是要比魏忠贤大一些的。
但是魏忠贤除了做这个秉笔太监,他还是东厂的领导者。东厂作为皇帝直接管辖的特务机关,在当时的权利可以说是非常大的。而且魏忠贤做秉笔太监时的掌印太监王体乾,索然比魏忠贤的权位更高,但是还是忌惮于魏忠贤的势力,听命于魏忠贤,是魏忠贤的爪牙。这样看来,刘瑾倒也不如魏忠贤了。而且魏忠贤全盛时期,被称为“九千岁”,朝中上下“只知忠贤,不知皇帝”,足见魏忠贤的权势之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