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历史上为什么周朝可以维持800多年?

2017-03-16 18:59:09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另一说是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另一说是868年,两者相差近一百年,问题在于周朝的建国之年一直无法确认。

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

首先,所谓的周朝应该将西周和东周分开讲。

周朝国祚绵长,西周和东周前后八百年国运,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应该归功于西周初年政治家武王和周公的制度设计。西周之前的殷商和目前尚存在于文献中的夏朝,夏商两代是中国王权的初创时代,夏王和商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共主,整个华夏世界的政治格局是各自独立、各自为政的方国体制。西周之所以能从西部小邦而灭掉大邑商,与这种松散的方国体制有着密切关系。

西周灭商之后,采取了基于宗法制的分封制,全国领土被分封制联系在一起,诸侯国家与周天子有着一系列复杂的义务-权利关系,这是以往所没有的创制,宗法分封制对周王朝政权的巩固有着关键的作用。作为周天子与诸侯国之间的经济纽带——井田制,同样也有利于王权的巩固。

第二,周公制礼作乐,也是周朝国祚绵长的重要原因。西周初年,周公损益夏商旧制,制定了一整套的西周的礼乐制度,从天子到庶人都必须遵守。礼乐制度是周朝统治的文化基础,在平民以上的阶层都形成了一种文化共识,这种共识无疑有利于加强整个国族对于周王朝统治合法性的认同。

第三,周公及时在东方区域建立政治和军事存在,为日后的迁都奠定了基础。西周初年,周公为了防备东方的殷顽民反抗,营建了洛邑,也就是所谓的成周。成周的营建,为周王朝提供了缓冲的余地,日后,犬戎攻破镐京,周王室得以东迁,到洛邑继续延续国祚。

第四,周天子并不强大的王权,使得虚君成为可能,也使得任何一个诸侯不会轻易去篡夺中央王权。西周初年建立的宗法分封制,各个诸侯国有着很大的自主权,这看上去好像是周天子没有强力控制能力,但是实际上这种制度恰好有利于政治的稳定。在周天子强大时,他对诸侯国有很大的约束能力。

到了东周时代,也就是春秋战国时代,周天子势力衰微,但是他仍然是宗法分封制的核心,是诸侯的大家长,这种近乎虚置的君权却没有人有能力去篡夺,如果哪个诸侯有野心篡夺这个似乎已经不强大的君权,势必遭致别的诸侯群起而攻。所以,春秋时代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很有市场,而楚国的问鼎轻重则会遭致群攻!

周朝能够延续国运800年,源自落后的生产力,道德至上以及分封制度。

生产和制造工艺集中在中央

周朝时期的最高生产力基本上都集中在周朝中央,甚至诸侯国都不具有。中央,诸侯,民众,三者之间的生产力对比相当于现在的美国,中国,非洲原始部落。生产力最直接的体现在青铜器的制造。中央掌握了最精美的青铜器制造工艺,并把这种工艺上升到神受。各个诸侯国朝贡或做出重大贡献的时候,赏赐精美的青铜器是最重要的当时。生产和制造工艺集中在中央是周朝国运长久的重要原因。

尊崇周朝中央的道德至上

周朝分东西。西周灭亡,周平王迁都,东周开始的原因,不是由于平民或奴隶起义,也不是由于各诸侯国造反,而是因为西戎攻击了国都。虽然中间有申候的原因。但主力在于西戎。楚庄王曾向中央问鼎,被王孙满以诸侯不可问鼎,周朝天命未绝,便将楚庄王逼走了。如果放在后世任何一个朝代,不打过不分高低,怎么可能一句天命未绝酒退兵。

分封诸侯国巩固了中央

武王发周灭商之后,分封有功之臣,同姓王族自己五帝后人。其中以同姓王族最多。中央一方面掌握了最先进的生产制造工艺,一方面加深王权神话思想。各个诸侯国对于中央的感情不同,有亲有疏,为了利息,以尊崇中央的目的相互牵制。春秋五霸时期,每一个霸主的出现,都需要中央形式上的认可。齐桓公在具有了称霸实力之后,由中央赐予方伯称号,才真正称霸。最不把中央放在眼里的秦朝也多次获得祭肉的赏赐。在春秋乃至战国前期,各大诸侯国由于实力相近,以尊崇中央的名义,各国不敢轻举妄动,因此东周可以获得生存。战国后期,实力平衡被打破,秦国通过商鞅变法一家独大,最终灭掉了东周。周朝灭亡。

事实上,西周末期,各大诸侯国就已经从实力上超越了中央。几百年的尊崇中央思想深入民心和分封国的相互牵制,延续了周朝几百年国运。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