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国曹魏权臣司马懿是怎样统一三国的
司马懿统一三国
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曹操、诸葛亮、司马懿、周瑜等都是鼎鼎有名的将才谋士。在三国未统一之前,曹魏政权、蜀汉政权、东吴政权各自三分天下。但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后来统一三国的并不是曹魏政权,也不是东吴政权,而是司马家族。
司马懿剧照
那么司马懿怎么统一三国的呢。在记载司马懿生平经历的书籍中,大多讲述了司马懿怎么统一三国的。具体来说,统一三国的人是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但是司马炎之所以能统一三国,建立晋朝政权,这与司马懿的贡献是分不开的。所以,从某一方面来说,如果要说三国是司马懿统一的,这一点也是无可厚非的。众所周知,司马懿非常聪明,他可以称得上是曹操麾下最有智谋的谋士。曹操在世时,司马懿毕恭毕敬,在曹操眼里,司马懿是一个有能力,并且忠顺与曹魏政权的僚属。
在曹丕面前,司马懿是一个智谋双全的谋臣,因此曹丕十分信任司马懿。等到明帝曹睿上位后,司马懿已经成为国家首屈一指的重臣。当时,三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乱,只要涉及到朝政问题,明帝曹睿都会让司马懿主持军政大事。司马懿眼见曹室政权在曹丕、曹睿时期非常稳定,为了司马家族以后能够夺得政权,司马懿在世时,经常借用曹室之手来铲除异己。等到孙子司马炎夺取政权时,司马懿已经铲除了所以的阻碍势力。等到司马炎登基上位后,司马家族便逐步统一了三国。
曹操和司马懿谁比较厉害
一个敢做敢为,敢与全天下为敌,实属古今少见。一个不敢得罪任何人,把自己藏得极深,甚至在临死前都在向魏表忠诚,没有人真正看明白司马懿哪句是真话。那么曹操和司马懿谁厉害呢?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曹操和司马懿谁厉害。
这两个人没有可比性,性格也完全不同。曹操雄霸一方,天下三分之时,司马懿还刚出生。司马懿是极其地怕曹操的,如果曹操在世时就杀了他的话,司马一家就不会坐拥天下了。
从两个人的智谋上来比较的话,我比较喜欢曹操。曹操虽是奸雄,但是他敢与天下做对。他能靠自己的智谋在天下分裂之时占得一席之地,天下能胜过他曹操的没有几个人。司马懿早年一直隐晦,直到曹操死后才大显身手。平定了几次大的战役,可以看出司马懿确实有治军之才。但后期群雄大都死去,那个时候能胜过司马懿的人不多。后期天下差不多已定,谁能熬到最后,谁就是赢家。
司马懿赢了,赢在时间上。倘若曹操在世,绝对没有他坐拥天下的机会。司马懿赢在隐忍上,在曹操这个大奸雄面前都能逃过曹操的怀疑,不得不说他在隐忍上面的功夫。
人们喜欢用司马懿窃了天下来描述他,也喜欢用阴险之徒来描写他。他与曹操的阴险是完全不同的:曹操阴而狠,但这是摸得着看得见的;司马懿的阴险是无形的,他在做坏人,你有可能还会说他好。如果把司马懿放在现代这个社会的话,他可以当个总裁。但在那个纷乱的年代,就需要曹操这种阴狠毒辣才能成就霸业。
解密张角和司马懿什么关系
张角和司马懿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为何三国杀把他们两人扯到一起了呢?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张角和司马懿什么关系。
张角发动了黄巾起义后就死了,起义的时候是184年。张角用他的太平教钻了封建社会弊端的空子,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教徒遍布全国各地,人数多达几十万人,是历史上罕有的民间自发规模如此之大的教派。由张角带头发动的起义实则是为了推翻当时的东汉,起义的发生给一批有志向的人创造了机会。曹操、刘备等人就是利用这个机会迅速地扩展自己的兵马。
黄巾起义的时候,他司马仲达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娃娃头,两人风马牛不相及。再看司马懿的祖父和父亲均在朝为官,跟民间的太平教扯不上任何关系。他们两人出生在完全不同的两个环境,没有任何关系。
在三国杀中,他们两人都属于神棍,但是还是有所区别的。总的来说司马懿胜过张角:从鬼才和鬼道来看,懿比张略胜一筹,懿可以改主的乐;懿是全花色改判,张是全装备改判;所以懿更适合做忠臣。其次,懿的防御能力比张角好些,所以很多人比较看好司马懿。三国杀是一个游戏,但它让更多的人不忘历史人物。
本来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人因为是时局的造势者而被后人放在一起评说。司马懿是曹魏过度到晋的关键人物,而张角仅凭一个思想和言论就闹得东汉鸡犬不宁。
司马懿和诸葛亮才能对比
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同时期护主的臣子,那么司马懿和诸葛亮有什么不同呢?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司马懿和诸葛亮。
司马懿,生于179年,是统治者中比较长寿的一个,他的长寿与他大智若愚和平静的心态有关。诸葛亮,生于181年,享年53岁,他在很多方面都很有成就。
两人年纪相仿,但是从忠诚上来比较的话,比诸葛亮还要衷心的人没有几个,为人臣子应当向诸葛亮学习。如果按照现代的企业招聘员工的标准来衡量的话,司马懿这样的人绝对不能用,把他养肥了、翅膀硬了,就会像狼一样咬你一口。司马懿是一代奸臣,这是古今一直以来对他的评价。
如果比较两个人的军事才能的话,我认为是旗鼓相当的。这可以从他们三次的对弈中看出。第一次两军对战,司马懿看出诸葛亮军中缺粮,就从时间上耗诸葛亮。司马懿同时料到诸葛亮会退军,并设下埋伏,并把司马懿的人马打得落荒而逃。第一次对战,两人不分胜负。
第二次对战基于第一次战役隔了三年,司马懿料到诸葛亮会在三年后准备充足粮草进攻,也料到诸葛亮会走五丈原。而诸葛亮看出司马懿不想出战,诸葛亮甚至屡次讥讽司马懿不敢出战。司马懿卡住诸葛亮的进军线路后无论诸葛亮怎么讥讽都不出战,两军对峙于五丈原,直到诸葛亮病死于军中,蜀军才撤退。从以上两个对战可以看出两个人在军事上的才华是不分上下的。
孔明智退司马懿经过
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的对战历来备受瞩目,诸葛亮是公认的智多星,足智多谋,决断果敢。而司马懿也不差,屡次立下赫赫战功。所以,他们之间的对战便是智慧和决断的对决。而历史上有名的“空城计”便是发生在两人之间的一次经典的对决。有文言文《孔明智退司马懿》记载了这场精彩的对决。
孔明和司马懿对战是兵力不如司马懿,所以这场战役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案例。足以显示出孔明的足智多谋和对人心的揣测之准确。对战之时,孔明一方兵力只剩二千左右,而司马懿的兵力却有十五万。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使得其他人都开始慌乱,唯有诸葛亮不慌不忙地安排应对作战。他让军士扮作百姓打扫街道,让剩余的人躲起来不可擅自乱动和高声喧哗,并且打开四面的城门迎接司马懿到来。同时他又让两个小童带着一张琴上到城楼之上,焚香操琴。
当司马懿带兵到达城楼之下时,就看到孔明在城楼上闲坐弹琴,左右各有一个小童。而城门却大开,城里没有任何士兵的影子,看到的只有在悠闲地打扫街道的百姓。司马懿于是心生怀疑,下令退兵。当其子司马昭问到原因时,司马懿回答说是因为不符合孔明平时谨慎的性格,如此冒险,城中必定有诈,所以才下令退兵。也因此使得孔明能够获得战争的胜利。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兵家一直信奉的道理。但是兵行诡道,谁也说不准自己面对的敌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时候也正是因为自己太相信自己对于敌人的了解和判断,才会使战争失败。也正是由于这样才使得孔明能够智退司马懿。
司马懿的孙子是什么人
司马懿的孙子当中最出息的算是司马炎了,他当皇帝了。我想当司马懿在天上了的时候,他在想,自己儿子很牛,是晋王,封王了,结果孙子更牛了,直接当皇帝了。于是儿子追封他为宣王,孙子就直接把他追尊为宣皇帝,司马炎真是光耀门楣。
司马炎,晋朝开国皇帝,也叫晋武帝,在位二十多年,活了五十多年。他一开始是承袭父亲爵位,就是晋王,不过司马炎显然对做晋王一点没兴趣,没多久就逼皇帝让位给自己了。这样看来,当年曹操看司马懿,说是看出了帝王之相,这也算是看对了,爷爷没完成的任务,孙子完美的完成了。
他一开始还是一个好皇帝,灭了吴国,统一之后采取很多措施来鼓励经济发展,毕竟战乱年代,统治国家不容易。开始还是一个踏实肯干的好皇帝,结果没多久,皇帝生活太享受了,他就腐败了。
不过,纵观他的政治生涯,他也是一位仁慈的皇帝,他为了打压豪强,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比如,不允许豪强之间联姻,他就让那些人家的女儿都选进宫,这样也算是巩固皇家地位。不过在他的后半段政治生涯中,卖官,宫里妻妾成群,官吏斗富,不处理政事,国家一开始的点点滴滴的繁荣景象一下子就都消耗了。
司马懿的这位孙子,有功有过,也算是实现了他爷爷的理想,当上了皇帝,统一了天下,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