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解密 > 正文

北宋末年海上之盟是军事合作盟约吗

2017-03-16 14:01:44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海上之盟背景 发生在金国初期的海上之盟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海上之盟共持续12年,这一事件的发生不仅加快了北宋和辽国的灭亡,同时也

海上之盟背景

发生在金国初期的海上之盟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海上之盟共持续12年,这一事件的发生不仅加快了北宋和辽国的灭亡,同时也使金国变得强大起来。海上之盟是由北宋最先提出的,北宋之所以会提出这一结盟政策,是与海上之盟背景息息相关。

北宋地图

北宋在中原建国后,一直担心辽国会对自己形成威胁。当时辽国十分强大,并位于北宋的北方,时常侵犯北宋领土。长此以往,北宋和辽国形成了敌对局面,北宋一直将辽国看成心腹之患,而辽国也一心想要吞并北宋。

公元1004年,宋真宗赵恒与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因为北宋和辽国都不具备灭掉对方的能力,所以只能通过盟约来约束对方。澶渊之盟签订之后,两国维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公元1115年,位于辽国东北方向的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率兵反抗辽国,并建立了金国。此时宋徽宗认为辽国国势迅速下滑,北宋和金国联盟必定能灭掉辽国。

在蔡京等人的主持下,北宋向金国主动示好,宋徽宗想要借助和完颜打骨打合作的机会收回被辽国占领的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位于长城以南,常年被辽国所控制,从地理位置来说,燕云十六州十分重要,所以这也成为北宋提出建立海上之盟背景之一。在北宋努力之下,宋金两国签订了海上之盟。海上之盟签订后,宋金两国合作灭掉了辽国,但是不幸的是宋朝也迎来了末路。

海上之盟过程

宋金海上之盟,是指北宋末年,北宋与金国之间缔结的的共同夹攻辽国的军事合作盟约。盟约签订之时因宋金双方在地理上受辽国阻隔而无法进行陆上接触,所以需要在海上往来,故因此而得名。据说签订海上之盟过程十分繁复,当时,因两国朝野均存在反对之声而导致谈判过程非常艰苦,然而此盟约的历史影响亦十分显著,当被后世所铭记。

海上之盟图

具体来说,签订海上之盟过程主要分为三步,而率先抛出橄榄枝的,乃是当时的北宋统治者——宋徽宗赵佶。

公元1118年,适逢北宋的重元年,在享受了澶渊之盟带来的战争福利多年之后,辽国已现颓势,精明的宋主看到了辽弱金强的国际形势后,萌生了联金灭辽的军事构想,遂派使臣从海陆前往金国,与金国君主密谋军事联合事宜。至此之后,金宋之间的外事活动日益频繁起来,双方围绕这个核心战略思想进行了多次私下会谈,基本确立了双方的“合作”意向。

由此可见,海上之盟过程的第一步,进行得很顺利,在共同的利益面前,两国形成战略同盟的构想,获得了双方的首肯。

然而此时,宋朝朝野之中以太宰郑居中为首的反对派的声音却日渐高涨,致使谈判一度陷入了僵局。公元1120年,宋徽宗命赵良嗣再次使金,商议盟约事宜,依然未果。数年后几经周折,才算完成了整个海上之盟的签订过程。

海上之盟签订后,金宋虽然合力消灭辽国,然而这对北宋来说仅仅是悲剧的开始。

辽国一亡,北宋唇亡齿寒。强大的金国随即发兵征宋,终于酿成靖康之祸,继而将北宋推向了灭亡的境地。

海上之盟结果

海上之盟,是指北宋末年,宋徽宗为灭辽国,主动与金国签订的联金灭辽军事盟约。海上之盟结果固然导致了辽国的覆灭,然而也为北宋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实为北宋决策者的一项重大的对外政策失误。

海上之盟剧照

宋徽宗眼见辽国日渐衰落,遂兴起了趁火打劫的念头,想要借由金国的兵力一举将宿敌辽国永远从地图上抹去。于是,自重和元年起,宋徽宗便多次派口才出众的使节马植远渡重洋与金国相谈灭辽事宜,甚至不顾朝中诸多有识之士反对的声音,一意孤行。至宣和二年,海上之盟结果是签订了,细节也谈妥了,随即便是双方出兵,夹攻辽国,通过惨烈的战争,果然达到了一举消灭辽国的战略目的。

据说此一战,金兵势如破竹,在攻打中京的战斗中取得了大捷,而宋军却遭遇了惨败,致使宋军战斗力弱的情况被金国洞悉,金国在消灭了北宋的天然屏障——辽国之后,立刻挥师南下。宋徽宗猝不及防间,北宋已遭灭顶之灾。

以后世的眼光来看,海上之盟缔结之前,宋、金、辽三国的关系正处在特殊而微妙的时期,尤其是宋辽之间,更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这三者的关系若能处理好,宋国完全有可能当一回得利渔翁。然而这份荣耀却注定不可能属于宋徽宗这等智慧的君主,因此,海上之盟结果尽管如他所愿,后果却绝对出乎其意料之外。

本将联金灭辽定为国策,极力排除众议促成海上之盟的宋徽宗,在算计他人之余全然忘记了“唇亡齿寒”的古训,最终还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海上之盟的影响

公元1120年,一纸“海上之盟”的缔结帮助北宋完成了联金灭辽的军事战略,同时,也导致本已岌岌可危的北宋王朝滑向灭亡的深渊。数百年后,宋金海上之盟的影响依旧,它的历史教训,令后代史学家们开始思考一个课题:两国军事结盟的过程中,机遇与实力到底哪个重要?

海上之盟图

其实,对宋徽宗而言,海上之盟的最初构想是完美的,也符合当时北宋的利益。

辽国雄踞北方多年,时刻威胁着宋国边境。虽然,澶渊之盟的缔结能起到偏安一时的作用,却终非长治久安之计。如何将辽国这个眼中钉一举拔除,恐怕是宋徽宗做梦都在想的问题。

至公元1180年,机会终于来了。宋徽宗眼见辽国日渐衰落,终于决定将长期酝酿的联金灭辽大计付诸实践,于是迫不及待地派遣使节漂洋过海至金国与金国国王密谈,双方一拍即合。

不过,也许连宋徽宗本人也没想到,海上之盟的影响如此之大,竟令宋国朝野上下一片哗然,有不少反对的声音跳出来组织这一“荒唐”的条约。

此刻,一门心思为灭辽大计而飞蛾扑火的宋徽宗哪里还听得进反对的意见,居然力排众议,还是在宣和二年完成了海上之盟的整个签署过程。

条约缔结后,终于如宋徽宗所愿,强敌辽国灰飞烟灭。失去了辽国的阻隔,宋金国土接壤,不久之后,金国的铁骑如排山倒海般直捣汴京,宋国遭遇“靖康之耻”的厄运。宋徽宗这才如梦初醒,可以已然来不及挽救北宋的国运了。

海上之盟的影响,到此刻已然明了,两国军事结盟,必然以势均力敌为大前提,实力不均衡,则合作有风险。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